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718.楊諒VS楊廣,水平高下立判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聊天群中,朱棣異常同情崇禎,這孩子能傻成這樣,也真是難為你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連我都知道制定戰略目標,那肯定只能是一個目標,而且還要清晰明確。”

  “這樣才不會讓你的手下感到迷茫和彷徨。”

  “他們才會對這個準確的目標充滿希望和憧憬,這樣才能夠動員到該動員的那些人。”

  “你怎么可能一會兒想著要全面造反,一會兒又做著割據自立?”

  “這不就是猶豫不定嗎?”

  “作為一個主帥,你都猶豫不定?”

  “那么下面的人還能好好的打仗嗎?”

  “他們是不是也想著:進可攻退可守?”

  “他們是不是覺得:我要是打不過的話,我就可以投降了?”

  “這其實跟圍城一樣,為什么圍城的時候講究三面圍城,而不是四面圍城呢?”

  “那就是要給敵方一條生路,讓對方覺得死守城池不是唯一的選擇,他們還可以逃跑。”

  “這樣的話,攻城的時候受到的阻力就會變小,就是要讓敵人在死守和逃跑中,猶豫不定。”

  “為什么項羽要破釜沉舟?為什么韓信要背水一戰?”

  “這就是要斬斷所有后路,統一戰斗思想,讓所有人知道你們只能這么干,沒有第2條路可選了。”

  “這樣才能讓所有的兵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

  崇禎被朱棣訓的垂下了頭,他此刻也感覺到自己太蠢了。

  這把事實想的太簡單了。

  想要做到兩全其美,可真不是那么簡單的。

  但此刻的朱溫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不良人:

  “陳通不是說了嘛,方法總比困難多!”

  “難道這就無法協調嗎?”

  陳通搖搖頭。

  陳通:

  “這個還真沒有辦法協調。

  這不僅僅是戰爭層面的東西,你要讓所有人選擇一套戰略方案,這是統一軍心的過程。

  而楊諒造反,他還有一個政治層面的東西。

  比如這兩套方案,要么全面造反,進攻京城。

  要么退守北齊故地,割據自立。

  這兩種方案可不僅僅是戰斗方案,他更牽扯到了楊諒麾下兩股勢力集團的利益。

  楊諒麾下主要分為兩股勢力,一股是關隴門閥的人,一股就是山東門閥的人。

  關隴門閥的人是隋文帝派給楊諒的,他們是來輔佐楊諒的,他們的核心利益,當然是要攻入關中,否則他們的妻兒老小怎么辦?

  他們可不想跟著楊諒割據自立。

  人家要割據自立,還不如去投靠楊廣呢。

  而另一方面就是北齊故地的人,這些屬于山東門閥。

  他們對割據自立比較看好,因為他們本來就想讓北齊故地脫離隋朝的統治。

  對于他們來說,打入關中未必比現在過得好。

  因為他們就算進入到關中,那也無法跟關隴門閥抗衡,還不是為他人做嫁衣?

  所以,這不僅僅是戰爭層面的攻擊還是防守。

  而且更牽扯到政治利益層面上的考量,楊諒這個時候應該重用哪個集團的人?

  你要么就重用關隴門閥的這些人,要么你就得重用北齊故地山東門閥的這些人。

  這就是真正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這你怎么協調呢?

  而漢王楊諒身邊最重要的謀臣‘王頍’,還提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用哪里的兵去打仗。

  你要去選擇第1套方案全面造反,攻擊京城,你這就得用函谷關以西的兵。

  因為這些人的妻兒父母都在關中腹地。

  他們這些人造反,那肯定是急于攻到自己的故鄉,保護自己的妻兒父母,那作戰一定是勇武無比。

  而如果選擇第2套方案割據自立,那你的軍隊構成就應該主要是函谷關以東的兵。

  因為他們打仗就是為了守家護土,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用他們來防守自己的領土,那他們的戰斗積極性就會很高。

  你看,從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要做出一個選擇,那就必須有所取舍。

  你如果想要好處都占,那絕對是兩邊好處都沒有。”

  我去!

  朱棣真是被陳通給打敗了,他完全沒有想到,就光楊諒造反這一件事,竟然可以從這么多的層面去分析。

  而他竟然考慮的只是戰爭層面。

  朱棣萬萬沒有想到,還有更加復雜的政治利益層面,尤其是,連軍隊里面士兵的構成,竟然都有講究。

  他這是不擅長這些。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能想到這些的都是怪物呀。”

  “這要是一個問題沒有考慮到,那就會對戰力有巨大的影響。”

  “果然,打仗是要靠腦子的。”

  “不是靠無腦莽。”

  李淵作為廟算型的統帥,他最看不起的就是朱棣這種實戰型,你們想的太簡單了。

  你們不考慮復雜的政治局勢,不考慮錯綜復雜的利益得失,你們拿肯定是越打越累。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孫子兵法早就說過,上戰伐謀,上戰伐謀!”

  “打仗之前不考慮這些問題,那在戰爭的過程中,那就有可能受到這些問題的掣肘。”

  “為什么總有人不聽呢?”

  “你們還真以為:打仗就是拉上一票人上到戰場上亂砍就行了嗎?”

  “這樣打仗的話,那基本上就是組團送人頭的!”

  崇禎張大了嘴巴,整個腦子都是亂的,他之前聽到朱棣分析戰爭層面,那已經覺得自己太蠢了。

  可聽到陳通在分析政治層面,再分析軍隊構成層面,如此一層層的分析下來。

  崇禎簡直被自己的無知都給蠢到了。

  這么多的東西,他竟然都沒有考慮到。

  這要是出了問題,那不是等著軍隊嘩變嗎?

  那不是等著被自己身后的門閥給捅刀子嗎?

  “原來漢王楊諒跟我一樣蠢啊!”

  “就這樣的水平,怎么能夠當皇帝呢?”

  “他連當皇帝的資格都沒有吧。”

  朱溫十分郁悶,你說的我咋越來越不懂了?

  不過總感覺到不明覺厲。

  朱溫煩躁地抓了抓頭發,不想繼續糾結這個問題,他不擅長這個。

  不良人:

  “你分析了這么多,那到底漢王楊諒有沒有干這種事?”

  “人家要是沒做的話,你不是就等于白說了嗎?”

  “我覺得漢王楊諒雖然在戰略層面可能猶豫不定,但真正打起來的話,那他就應該一條道走到黑。”

  “是個人都應該知道怎么辦。”

  “形勢也不允許他左右搖擺。”

  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不斷的點頭,覺得朱溫這話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比如有的人欠債越來越多,你讓他別欠債了,他已經無法回頭,只能拆了東墻補西墻。

  這就是被形勢所迫。

  漢王楊諒雖然在戰略層面上有了巨大的偏差,可能會搖擺不定,想著既要全面造反,又想割據自立。

  但真正到了實施層面,應該情勢就逼得他不得不選擇一種路。

  然而下一刻,陳通的話直接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陳通:

  “其實正常人都知道,想歸想,做歸做。

  真要把人逼到了那一步,牙一咬也就把事給做了。

  可這個漢王楊諒他不是一般人,這腦子真是不知道被哪頭驢給踢了。

  他沒有采取自己謀臣王頍的建議也就罷了,他竟然在自己的大軍將要渡過黃河的時候,突然停止了全面造反。

  然后就命令自己的大軍砍斷黃河浮橋,從全面戰爭直接改成了割據自立。

  就在楊亮要暢通無阻的進入關中之前,人家不打了!

  哎,就是玩。

  最關鍵的是,你們以為楊諒遇到阻力了嗎?

  根本就沒有,楊諒造反那是出乎楊廣的意料,因為楊廣覺得應該可以把楊諒騙回來,所以他根本沒有做任何防范。

  楊諒造反的時候一路勢如破竹,直接就攻打到了黃河沿岸,只要渡過黃河,那就可以長驅直入,兵臨關中。

  就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楊諒就改變了戰略思路,從全面造反直接變成割據自立。

  這差點能把他的謀臣王頍給氣死。

  這就叫做爛泥扶不上墻。

  早知這樣的話你還不如別造反,直接割據自立算了。”

  尼瑪!

  此刻的朱溫都想跳起來罵娘了,這就是一個廢物呀。

  你30萬大軍兵臨城下,還怕楊廣嗎?

  楊廣現在還在弒父的陰影中無法自拔,你竟然都不敢孤注一擲?

  你還能干啥?

  人才!

  朱棣是徹底無語了。

  搞了半天,這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倒霉孩子,真是讓我看到了智商的下限。”

  “他造反都能把人急死。”

  “我就不相信30萬精兵大兵壓境,就不能跟楊廣打了?”

  “要是我有30萬精兵,要是我有這么大的優勢,我一波就把楊廣給推平了。”

  此刻就連崇禎也在鄙視這個漢王楊諒。

  “這也太慫了吧。”

  “要是我的話,我哪怕知道此戰必死,但開弓已沒回頭箭,我絕對是要干上去的。”

  “大不了以身殉國就行。”

  “這瞻前顧后,真是一個小女人。”

  朱棣覺得這話聽起來順耳,崇禎再怎么蠢萌,那還是有點男人氣概的,起碼那是敢去死的。

  就是蠢了點。

  朱棣真想說一句:你就不知道好好活著,然后逆風翻盤嗎?

  此刻的隋文帝楊堅一拍額頭,他此刻都想揍一頓小兒子楊諒了,你這也太廢物了吧!

  你有30萬精兵,你二哥才10萬,關鍵是你二哥的10萬兵力,他還不能全部調出來。

  而且你二哥那邊還陷入弒父的大麻煩中,很多人都蠢蠢欲動。

  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那都在你這一邊。

  你竟然慫了?

  你還是我楊堅的兒子嗎?

  我能有這么慫的兒子嗎?

  咱家的專業技能可是造反啊,你真是羞先人。

  果然,孩子不能太嬌慣,直接把他扔到戰場上散養著,那一個個出來都是英雄好漢。

  此刻的隋文帝覺得,自己對兒子的溺愛害了兒子,小兒子根本就沒有打過仗,這完完全全就是個門外漢呀。

  陳通看到這段歷史,也被楊諒給驚到了,你就差一哆嗦了,你竟然縮了?

  陳通:

  “看完了漢王楊諒的騷操作,你再來看看楊廣的應對策略。

  你就可以明白兩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楊廣得知楊諒起兵造反之后,而且還是打的清君側的旗號,更是說楊素是亂臣賊子。

  楊廣就直接派楊素出征,給了楊素4萬軍隊。

  從這一點上,你就看出楊廣的厲害了吧!”

  此刻的崇禎真想說一句,我完全看不出啊。

  就這么一個信息,怎么就看出楊廣厲害呢?

  “那個,能不能說的更明白一點?”

  曹操嘴角抽了抽,他發現見識不在一個層面上,這相互對話都很困難。

  我們說的你聽不懂,你這還怎么玩?

  不過鑒于小蠢萌還是非常上進的,曹操又好為人師,決定好好的教導一下小蠢萌,畢竟他還想著,以后能不能把陳圓圓給要過來。

  人妻之友:

  “小蠢萌,你看啊,楊廣派楊素,這第一層的考慮是什么?”

  “這就是針對于楊諒提出的‘清君側’的口號。”

  “你不是說我身邊有奸臣楊素嗎?”

  “我還就用楊素,我要向所有人證明,楊素不是亂臣賊子,這一下不就讓清君側的旗號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嗎?”

  “第二,你用清君測的旗號,不就是想挑撥皇帝和臣子的關系嗎?”

  “不就是想讓楊廣內部陷于精神不和嗎?”

  “而楊廣重用楊素,又把這個層面的謠言給攻破了,我們內部還是很團結的,你是不是感到失望?”

  “這是不是又讓楊諒沒有想到呢?”

  “楊諒明確的指出這個奸臣是楊素,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他非常懼怕楊素,不想在戰場上看到楊素。”

  “卻萬萬沒有想到,在流言滿天飛的時候,楊廣竟然敢用楊素,這一下子就讓楊諒軍心不穩。”

  “再看第3個層面,楊廣給楊素了4萬軍隊。”

  “這個數字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楊廣此刻只有10萬軍隊,他給了楊素4萬,這是既用又防。”

  “他讓楊素領軍出征,就是對楊素的信任。”

  “但他卻留下了6萬軍隊鎮守皇城,這就是怕楊素領兵自重,然后殺一個回馬槍。”

  “然后提醒楊素,你不要亂來,我不是沒有防備的傻子,你要想清楚背叛我的后果。”

  “這就是帝王的用人之道,恩威并重。”

  “要讓臣子永遠感覺到他能力再高,那也翻不過皇帝手中的五指山,這才能夠讓臣子沒有其他想法,也不敢有其他想法。”

  “這一下看出楊廣的帝王之道了嗎?”

  “這才叫做高手啊!”

  崇禎懊惱的捶了捶腦袋,自己怎么沒有想到呢?

  這當皇帝可真難呀。

  “這里面的門道可太多了。”

  “這可比所謂的儒家經典難學得多。”

  “我必須好好記下來。”

  崇禎奮筆疾書,要把所有知識點都寫在紙上,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他要以后慢慢揣摩,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跟楊廣一樣,就我一個真正的皇帝。

  此刻的隋文帝楊堅聽得是連連點頭,他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二兒子楊廣能力還是非常厲害的。

  這一步步棋走下來,每一步都妙到毫巔。

  先是想用假詔書把漢王楊諒框入京城,這就是想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當事情敗露之后,楊廣就派楊素出軍征討,這既用又防,可以看出楊廣在任何時候,那都沉著冷靜。

  并沒有因為敵方30萬大軍壓境,他就投鼠忌器,手忙腳亂。

  這才是帝王該有的城府。

  這才叫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隋文帝楊堅甚至想到了楊廣死的時候,那還從容淡定,要以君王的禮節去慷慨赴死。

  這才是那個驕傲自信的兒子嗎?

  到此刻,隋文帝其實在心里面已經認同了這個兒子。

  如果換成其他兒子,還真不如楊廣。

  寵妻狂魔:

  “現在,還有誰覺得,漢王楊諒比楊廣強呢?”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