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659.將帥之爭,誰才是真正的主導者?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戀上你看書網,

  陳通用資源的角度闡釋了戰爭,又把前方和后方的作用都說了出來,瞬間,整個大會堂內都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用驚愕的眼神看著陳通,他們感覺大腦像是被原子轟動了一樣,瞬間就產生了質變。

  什么叫頭腦風暴,這才是!

  家長們都從彼此的眼神中,讀到了那來自于靈魂中的驚愕與震撼。

  半晌過后,安靜的大禮堂內,終于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家長們異常激動,彼此之間熱烈的討論:

  “陳通這種解讀戰爭的方式,簡直神了。”

  “我一下子就清楚了什么叫做戰術層面,什么叫做戰略層面。”

  “戰爭拼的可不就是資源消耗嗎?”

  “這讓我們想起了玩戰略游戲,紅警,魔獸爭霸,星際......我突然想起了曾經的歲月呀。”

  “爺的青春又回來了!”

  這些家長們想起了電子游戲剛剛風靡的時,那個時候的網絡游戲那還是戰略游戲稱霸的時代。

  這可都是曾經男兒的夢想,他們也想到了自己的青春歲月。

  更加可怕的就是,陳通的說法讓他們瞬間就懂得了什么是戰爭,戰爭中‘前方’和‘后方’的重要性。

  這比看孫子兵法那種解讀更加具有現代目光。

  此刻就連學生們也都討論起來,畢竟是學霸,他們觸類旁通的能力那可是非常強的,一個個冷靜的分析道:

  “用陳通這種資源的觀點看待戰爭,其實后方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強,因為后方主要負責,生產資源,管理資源,調度資源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后方生產資源的能力會越來越強,生產出來的資源對于戰爭影響的權重會越來越大。”

  “甚至大到了一個武器,就可以影響一場戰爭的走向。”

  “這個體系簡直太天才了。”

  學生們用自己的邏輯思維進行著發散思考,把現在的知識帶入到陳通的觀點中,那就越來越感覺到陳通這個觀點的實用性。

  當他們想到核武的時候,就更加明白‘后方’對于戰爭的影響有多大。

  他們也瞬間明白了,為什么有的武器叫做戰略性武器。

  張教授等人都不由得一陣唏噓,他們再一次感覺到了多學科思維的恐怖,他們只是研究歷史,其實對軍事政治經濟中都不太了解。

  但只有綜合的學科,才能還原出一個真正的歷史。

  這一刻,教授們都對陳通贊嘆不已。

  “這才是真正的做學術研究,就是要推陳出新,只有這樣,學問才會不斷向前演進。”

  聊天群里,皇帝們這一刻真的動容了。

  曹操拍掌大笑,這感覺就跟人做朋友一樣開心。

  人妻之友:

  “陳通的這個理論竟然還是一套完整的體系。”

  “從資源的角度去解讀戰爭,更適合于那些初學者呀。”

  “化繁為簡,另辟蹊徑,陳通的戰爭理論已經到了開宗立派的程度。”

  “我們老曹家的人就是好樣的。”

  朱棣此刻也對陳通佩服不已。

  誅你十族:

  “用陳通的觀點去理解戰爭,去理解戰略和戰術,那簡直不要太輕松。”

  “戰略層次,廟算型的統帥,他的主要能力就是經營后方,可以生產出源源不斷的資源,可以不斷的累積優勢。”

  “戰術層次,他就是在消耗資源,不能累積優勢。”

  “這才是兩種統帥最大的區別,這也是為什么廟算型統帥可以百戰百輸,而戰術型的統帥卻要追求更高的勝率。”

  此刻的小萌新崇禎都連連點頭。

  自掛東南枝:

  “我都能聽懂了。”

  “我現在都能從資源的角度去分析各種戰爭的,這簡直太簡單實用了。”

  “幾乎每一場戰爭,都可以從資源的角度來分析,當某一個維度的資源耗空的時候,其實就是戰爭結束之日。”

  “有時候是把糧食打空了,有時候是把兵馬打空了,有時候是把錢財打空了。”

  “我這下終于明白了,孫子兵法中說的什么叫做上戰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伐謀和伐交那都屬于后方的運作,就是不斷的積累資源。”

  “而伐兵和攻城那就屬于戰術層次,不管怎么樣,都是在消耗資源。”

  “能在戰略層次解決的問題,那就不要拖在戰術層次去解決。”

  “我去,陳通的觀點竟然還能反過來解釋孫子兵法。”

  “原來這就叫做殊途同歸!”

  崇禎此刻感覺自己的腦回路都被打通了一樣,瞬間就沒有了堵塞,思路一下子暢通無阻。

  很多不理解的東西或者模糊的東西,在這一刻全都理順了。

  當用陳通的觀點再去解讀孫子兵法時,很多東西都會豁然開朗。

  陳通的觀點就相當于一個工具一樣,它可以讓晦澀難懂的戰爭理論,變得簡單易懂。

  此刻的崇禎都想讓陳通當帝王之師了。

  武則天此刻也是滿臉的震驚。

  幻海之心:

  “我本來以為陳通已經夠能給我驚喜了。”

  “可我沒想到我還是低估了陳通。”

  “王莽,這回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陳通的軍事能力直接甩你18條街啊。”

  王莽現在也是腦瓜嗡嗡的,他感覺自己好像被雷劈了一樣,整個人都不好了。

  陳通的理論對他的打擊才是最大的。

  他自認為是當世圣人,堪比周公。

  他覺得他才是炎黃歷史中最偉大的存在。

  可卻沒有想到,陳通的一套理論,竟然完美的解釋了戰爭,竟然還可以讓人更好的理解孫子兵法。

  這可是屬于宗師的層次了。

  這要是放在百家爭鳴的時代,那也可以在另一個輝煌燦爛的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他王莽為什么就做不到呢?

  天道如此不公啊!

  王莽不經意仰天長嘆,只感覺如此聰慧的大腦給了陳通,這就是暴殄天物!

  禮堂中,史憶感覺已經被整個世界所拋棄,他看著那些家長們對陳通贊嘆不絕,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燒。

  這種情況不對呀!

  站在眾人中央,受到別人的贊譽,接受鮮花和掌聲,難道不應該是他這個高材生嗎?

  陳通只不過是一個二流大學的學生,他憑什么跟自己爭呢?

  史憶想要吶喊,史憶想要反抗,史憶想要戳穿陳通的謊言,可是他悲哀的發現,陳通的這套理論無懈可擊。

  起碼以他的本事無法找出漏洞。

  而且他按照陳通的思路一想,竟然也有種明悟的感覺,這就很難受了。

  而此刻眾人投向史憶的目光中,竟然還帶著一絲憐憫,好像在說:你太可憐了,你這種水平為什么要去招惹陳通呢?

  那種輕視和蔑視,讓史憶感受到了小時候因為貧窮而受到別人的歧視,那種從小的心理陰影就在腦海中不斷的盤旋。

  他甚至都不由自主的想喊一聲媽媽,想要尋求保護和溫暖。

  而陳通此刻看向了史憶,輕輕的彈著手指,淡淡的道:“史同學,現在你還覺得沒有韓信,劉邦就不會贏嗎?”

  “我!”史憶張了張嘴,他發現自己竟然無法反駁。

  他以前想好的所有借口,所有推論,所有邏輯,竟然在陳通的這種理論體系下,不戰而敗!

  他根本就無法說開口,因為感覺說出來就是笑話。

  而周圍的師兄姐們,都輕輕的搖頭,感慨道:

  “這一場辯論到此已經結束。”

  “陳通解釋的已經很清楚了,劉邦是主要經營后方的,那是廟算型的統帥,他在戰略層面已經鎖定了勝局。”

  “只要項羽等人攻不破潼關,打不到劉邦的后方,那么劉邦就會立于不敗之地。”

  “有沒有韓信,對整個戰局都沒有任何影響,韓信的作用只是加速了項羽的滅亡,加速了各個諸侯王的滅亡。”

  “而且劉邦最可怕的還是,他始終把戰場放在了其他諸侯王的地盤,更加快速的消耗著其他諸侯王的資源。”

  “資源耗盡,這些諸侯王就是滅亡之日。”

  史憶的師兄姐們終于開口了,他們直指要害,一下子就讓史憶的臉色都變綠了。

  而此刻,那些剛剛考入清北大學的學生們,也都興致勃勃的分析起來,這可是一次實踐的好機會呀:

  “其實從陳通的觀點就可以看出,劉邦根本就沒有想著在前方戰勝項羽,或者說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夠在前方打敗項羽。”

  “就是韓信也不行。”

  “項羽太強了。”

  “所以劉邦從始至終主要針對的就是項羽的后方,消耗項羽的資源,破壞項羽生產資源的能力。”

  “彭城之戰就是對項羽的最大消耗,而之后的滎陽會戰,劉邦也重點打擊項羽的補給線,企圖快速的消耗項羽的糧食資源。”

  “原來戰爭有時候并不需要跟對方正面交戰,只要打垮對方的后方,那一樣可以獲得勝利。”

  “而且這種勝利來得更加穩妥!”

  “這種打法根本上就是無解的。”

  “我瞬間想到了很多戰爭,其實都是主要攻擊對方后方,破壞對方生產資源的能力,讓對方耗盡資源。”

  “所以才出現了以空間換時間,盡量拖長對方的補給線,這種戰略思想。”

  “原來這才叫做真正的戰爭。”

  “真正的戰略大師,真正的戰爭天才,他從一開始就要鎖定勝利。”

  “從而真正的主宰整個戰爭的走向。”

  這些學生們很多都是軍事迷,畢竟人在年輕的時候,哪個不是熱血當頭?

  他們也都研究過很多國內外著名的戰爭,結果發現,在那些曠日持久的大戰中,其實主要針對的還是后方。

  他們以前對于有些人的戰略思想不太了解,心想著為什么不能去拼一把呢?

  可陳通用資源的角度以闡釋戰爭,他們瞬間就明白了,那些戰略大師其實就是在攻擊敵人的后方,斬斷敵人生產資源的能力。

  這才能夠真正的獲得戰爭的勝利。

  一時的勝利不算什么,讓敵人全面崩潰那才可怕。

  隨著大家議論越來越多,討論也越來越充分,史憶的臉色就越來越難看,他感覺別人看待他的目光越來越憐憫。

  陳通哈哈大笑,這就叫做理不辯不明。

  人都不是傻子,當你的理論和觀點能夠解決現實問題時,那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肯定。

  陳通補充道:

  “說實在的,韓信的軍事能力和劉邦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韓信的功勞也沒有吹的那么大。”

  “在漢初的時候,所有的漢朝名臣都對功勞有了一個準確的定義,那就是蕭何才是那個功勞最大的人!”

  “為什么呢?”

  “因為蕭何就是在幫助劉邦管理后方的。”

  “前方戰爭所有用到的一切資源,糧食,軍士,衣物,藥品,那都是蕭何給你提供的。”

  “劉邦沒有韓信可以,就算沒有韓信,劉邦還有曹參,劉邦還有韓王信,代王張耳,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還有周勃,灌嬰,王陵,樊噲。”

  “還有縱橫大家酈食其。”

  “哪一個不是當世英杰?”

  “這些人加在一起還不如一個韓信嗎?”

  “少了韓信,劉邦就會死嗎?”

  “那你把劉邦集團想的也太簡單了。”

  “劉邦失去這里面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對劉邦產生多大的影響。”

  “但唯獨蕭何不同。”

  “蕭何,那可是經營著劉邦的大后方。”

  “所以劉邦才說,蕭何是漢初的第一功臣,這從整個漢王朝的建立過程中來說,那是絕對沒錯的!”

  “而劉邦的作用那就更大了。”

  “劉邦和張良才是整個戰略思想的提出者,是他們兩個制定了漢朝真正的戰略框架。”

  “后人總是說韓信如何如何,這完全就是無視了古代對于軍功的分配!”

  “古代人那可是把后方的功勞也會算到軍功里面,只有一些不懂戰爭的人,才會完全無視后方。”

  “這就是真正的外行!”

  聊天群中,漢武帝非常認同陳通的觀點。

  雖遠必誅:

  “我最看不得那些吹韓信的,好像失去了韓信,劉邦就要垮臺一樣!”

  “豈不知真正構建劉邦集團的三個人,那分別就是:劉邦,張良以及蕭何。”

  “張良提出大的戰略方針,劉邦是做決定并招攬人才的人,蕭何則是在后方為劉邦守住基業,不斷發展的那個人。”

  “劉邦推行的可是郡縣制,只要占領一個地方,那就會迅速的把這個地方納入到中央集權,從而形成強而有力的管理,積累優勢。”

  “而蕭何就是具體實施這種戰略的人。”

  “劉邦集團會一點一點的蠶食別人的勢力,然后吸收轉化為自己的地方,這種戰略方針之下,贏得天下那是遲早的事。”

  “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劉邦統一天下的步伐。”

  “韓信不是那個不可替代的人,相反,張良和蕭何才有可能是不可替代的人。”

  李淵此刻也表示贊同。

  平平無奇李家主:

  “這就跟唐初的開國之戰一樣。”

  “所有人都覺得李世民有多了不起,可李世民打仗還不是靠李淵后方的支持嗎?”

  “沒有李淵帶領的關隴門閥積累的大量糧食資源,李世民憑什么跟別人拼糧食消耗?”

  “沒有李淵帶領的關隴門閥掌握最大最先進的武器,李世民憑什么能組建玄甲重騎兵?”

  “不知道這些玄甲重騎兵是最燒錢的嗎?”

  “你們這些忽略后方功勞的人,好像覺得前方打仗他不吃糧,他不費錢,他射出去的弓箭好像是無限發射的一樣!”

  “為什么李世民有玄甲重騎兵,而竇建德等人沒有呢?”

  “為什么李世民總是兵精糧足,而其他人卻不是呢?”

  “怎么沒人考慮這個問題呢?”

  “都是一些不懂戰爭的人,喜歡逼逼什么將軍厲害,真正厲害的永遠都是后方的統帥!”

  “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分不清楚嗎?”

  “這些將軍只不過是后方統帥伸出去的一只長矛而已,統帥不用這個將軍,那這個將軍屁都不是!”

  “這就跟漢武帝不用李廣一樣,你李廣再有能耐,你也封不了侯!”

  “漢武帝要提拔衛青,那衛青才能成為千古名將,而之后漢武帝要提拔霍去病,打壓衛青,那霍去病才有可能封狼居胥!”

  “這里面的因果關系都搞不懂,還重談什么歷史,簡直貽笑大方!”

  曹操也不得不補充了,作為統帥的他,也是非常反感,沒有那個將軍,他曹操就是廢物,這就是典型的瞎吹。

  人妻之友:

  “為什么古代要分將帥呢?”

  “那就是因為將軍是負責前方,而統帥不僅要負責前方,他更要負責后方,進行總體的規劃和調度。”

  “真正厲害的統帥,那永遠是居于后方調度,一般輕易不會去前線打仗,因為不需要!”

  “如果一個統帥要自己披掛上陣,那就說明戰爭已經打到了白熱化,戰局已經在某個程度失去了統帥的控制。”

  “此刻的統帥,已經要進行最后的決戰,這就是要賭上所有的資源,一把定勝負了!梭哈了。”

  崇禎此刻奮筆疾書,不停的在記知識點。

  他現在對于統帥和將軍這兩種職業,又有了重新的認識。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