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70.劉邦才是逐鹿天下的祖宗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此刻的聊天群內一片歡聲笑語,就連朱棣也一本正經的批判起了李世民和李隆基。

  順帶又抽了兒子一頓,心里簡直不要太爽。

  我朱棣的主職業可是打仗,我的副職業才是做皇帝,我不知道,那是應該的。

  李世民和李隆基不知道,我就看不起你們!

  朱棣這么一想,頓時感覺到神清氣爽,就坐等吃瓜。

  陳通也沒有廢話,直接就開懟。

  陳通:

  “當劉邦面臨抉擇的時候,本來是3選1,可劉邦多聰明啊,他立刻就發現這三種方式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第1種自立為王,那是死得最快的。

  陳勝,田瞻,還有當時的燕王就是自立為王,那被章邯重點打擊,直接一波跪!

  而第2種,擁立他人為王,那也是在鬼門關跟前轉悠。

  項梁,能征慣戰,結果讓章邯直接摁死。

  而其他人也沒有好果子吃,唯一一個活下來的張耳,那也被章邯圍困在城池之中,要不是項羽這個鐵憨憨發動了巨鹿之戰,幫張耳解圍。

  張耳根本就不可能活著出城。

  最有爭議的就是第3種,所有人都覺得第3種最安全。

  但是,安全是安全了,可你要采取了第3種策略,那你就真成了傻逼了!

  為什么呢?

  因為投靠別人,那可是要被別人收編的,就比如說項羽帳下的陳嬰,他帶著2萬人投靠了項家。

  最后呢?

  他就從坐擁2萬人的諸侯,變成了項家手下的一員戰將,他的生死都操之于項家人之手。

  人家想讓他生他就生,人家想讓他死,他就不得不去死!

  因為投靠別人的時候,就失去了兵權。

  亂世之中,沒有兵權,那你不是等死嗎?

  你以為第3種就叫做: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嗎?

  錯了!

  你連自己的老家都沒了,你所有的東西都屬于別人了,你怎么還能高筑墻呢?你積累的糧食那都是別人的。

  你們根本就沒有理解,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真正的含義!

  這個方針使用的時候,可是有一個大前提,你必須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你必須先是一方諸侯!

  而不是別人帳下聽從指揮的將軍和官吏。

  還選第3種?

  選第3種的,那簡直比第1種和第2種更蠢!

  這是進行自我閹割,直接就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資格,過過腦子行嗎?”

  朱棣此刻已經笑得不行了,幸虧自己有兒子,可以用來頂鍋。

  要不然,被噴的這么慘的人必定是自己。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自我閹割,可還行?”

  “李二,你也就這水平了。”

  “也對,你的偶像李世民,不是經常干這種事嗎?”

  “與門閥妥協,從諫如流,然后留下門閥之主作為顧命大臣,這就把自己的兒子都給閹割了,把大唐的未來給閹割了。”

  “就你李二這樣的,還敢質疑李淵開國的能力?”

  “你連亂世爭雄的基本綱領都不懂。”

  “你有啥資格?靠莽嗎?也對,李世民作戰風格跟項羽差不多,就是一個戰績更加離奇的鐵憨憨!”

  “他哪里懂什么叫做,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李世民的臉瞬間變得跟豬肝一樣,他都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這簡直太丟人了。

  但他卻無法反駁,因為在大唐開國的時候,他只是李淵手下的一員戰將,跟李靖,李績,程咬金等人沒什么區別。

  就是完成李淵的戰略目標。

  他根本就不需要從宏觀上考慮戰略的問題。

  沒有實踐就沒有切身的體會。

  李世民又一次感到了自己水平的欠缺。

  逐鹿天下,還太嫩了。

  而李隆基明顯就比李世民臉皮厚得多,他覺得陳通噴的是李世民,關他李隆基什么事?

  這都是他老李家的爛賬,不管是李淵厲害還是李世民厲害,反正都沒他李隆基厲害!

  長生殿主李三郎:

  “陳通,那你說劉邦到底怎么選的?”

  “我看你是不是要雙標!”

  陳通不屑的笑了笑。

  陳通:

  “劉邦三種都沒選,他直接發明創造了另一種形式,那就是:加盟連鎖,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掛靠!

  劉邦發現了第3種形式存在著巨大弊端,但他又不想冒險,在風險可控的程度下,又不想失去逐鹿天下的機會。

  所以他自創了這種方式。

  那就是名義上的投靠,但一般情況下絕對不會去別人的帳下聽令。

  這樣,可以讓秦王朝覺得劉邦只是別人帳下的一員將軍。

  劉邦就不會被做為第1個打擊目標。

  而且劉邦更雞賊的是,要是他打不過對方,無兵無糧了,他又以別人手下的名義跑到那里去借兵,借糧。

  可以說,好處占盡,而且不用擔一點風險。

  反正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如果這個高個子頂不住了,那就再換一個高個子,反正只要壓不死他劉邦就行了。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要是掛靠的人死了,劉邦還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撿尸,收編他們的領地和士兵。”

  朱棣眼睛睜大。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擦,這不是劉備采取的方式嗎?”

  “劉備投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然后又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

  “頂著個皇叔的名義,別人也不好意思收編他,就任由他以這種若即若離的方式合作。”

  “這下我肯定了,劉備絕對是老劉家的種,這簡直把劉邦的祖傳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李淵眼中滿是欽佩。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劉邦才是逐鹿天下的祖宗!”

  “秦始皇統一的過程,那是以強凌弱,而后世,逐鹿天下不會再出現這么大的實力差距。”

  “所以,劉邦才是歷史上真正的以弱勝強,才是日后各個開國之主逐鹿天下的正確姿勢。”

  “這才是劉邦真正可怕的地方。”

  “他沒有歷史可以借鑒,一切都是靠自己創新發明。”

  “看不起的劉邦的人,豈不是自己一生都活在人家的庇護之下,用著人家開創的知識和技能。”

  “劉備,曹操,李淵,楊廣,楊堅,司馬懿,誰沒有用人家劉邦的知識?”

  李世民癱坐在椅子上,一下子就虛了。

  自己的老爹對劉邦的評價這么高嗎?

  他真的跟李淵,劉邦這種開國之主,有這么大的差距嗎?

  漢武帝此刻舒服了,他終于進入了馬邑城,也看到了李世民的真是水平,也就一個將軍而已,跟朱棣的水平差不了多少。

  以前還想李世民比一比,現在,真的沒有興趣了。

  而曹操更是要不遺余力的打擊。

  人妻之友:

  “這下明白劉備和呂布的區別了吧!”

  “劉備投靠的勢力,那比呂布多的多,但為什么沒有人罵劉備是三姓家奴呢?”

  “就是因為劉備跟其他人是屬于合作關系,最多掛靠在別人的名下,他是有著相當自主性的。”

  “劉備不隸屬于他掛靠的人。”

  “而呂布就不一樣了,他就是以別人手下的名義去投靠的,這樣他背叛的時候,那不就成了背主之人嗎?”

  “你聽過有誰罵劉邦是背主之人呢?”

  “沒有吧!”

  “這就叫本事。”

  李隆基心中不甘。

  長生殿主李三郎:

  “劉邦也就投靠過項梁。”

  “也沒見他這個所謂的掛靠有什么好處!”

  “不要把劉邦吹的那么神。”

  陳通立刻就打他的臉。

  陳通:

  “誰給你說劉邦這種方式沒用的?

  劉邦要是不掛靠別的勢力,秦軍不找他的麻煩,他就會先被自己人給干死!

  劉邦真正掛靠的第一個勢力,根本不是項梁,而是當時的‘景駒’!

  知道‘景駒’是誰嗎?

  那是在陳勝死后,陳勝的部下擁立的假楚王。

  劉邦掛靠在他的帳下,就問他借兵借糧。

  你知道‘景駒’最后怎么死的嗎?

  他那是被項梁給弄死了,敢在楚國稱王,沒有項梁的同意,來一個弄死一個。

  你真當亂世爭雄就沒有內斗嗎?

  項梁可是連自己的救命恩人殷通都敢往死弄,他能允許誰在楚國境內,跟他爭奪土楚國的土地和兵力呢?

  當時項梁就派遣英布,一波推平了‘景駒’,甚至連擁立‘景駒’的陳勝舊部都沒有放過,全部給咔嚓了。

  只有劉邦這種若即若離的掛靠方式,那才是最安全的,‘景駒’死后,劉邦立刻就掛靠在項梁門下。

  然后說自己要幫項梁攻打豐邑,幫助項梁開疆拓土,項梁立刻就借給劉邦糧食,戰將以及5000精兵。

  一波收復了豐邑。

  看看,這才叫做生存之道。

  就你這樣的,那絕對在亂世之中活不過一集。

  你連誰是要殺你都不明白,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還敢質疑劉邦?

  就問你,臉呢?”

  李隆基只感覺到一個頭兩個大,他完全不知道項梁竟然還殺楚國內自立為王的人?

  這也太兇殘了吧!

  起義軍不應該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的嗎?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社會很單純,復雜的是人嗎?

  誰能想到,當大家舉起反秦的旗幟時,還有如此嚴重的內斗!

  楚人竟然先對楚人自己開刀。

  尼瑪,這天下誰才是可以信任的人呢?

  這秦末大亂,真是處處都是危機啊!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