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88.陳勝是貴族,因為有名有姓還有字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聊天群中,皇帝們都在等待著陳通的回答,看看陳通有什么證據說陳勝吳廣起義不農民起義。

  尤其是秦始皇,他也不相信秦朝才二世,就有了農民起義。

  陳通:

  “我的第一個證據,陳勝根本就不是農民,非但不是農民。”

  “他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貴族。”

  “一個由貴族引導的起義,能叫農民起義嗎?”

  “這應該叫做叛亂才對!”

  秦始皇眼神大亮,心中一顆石頭總算落地了,原來陳勝根本就不是農民,他當時就覺得很奇怪,陳勝怎么可能是農民呢?

  這名字也不像啊!

  可是架不住所有人都在說。

  他也就沒好意思去反駁,畢竟,他可是秦皇,這樣就有點為秦二世洗脫的嫌疑。

  項羽和李隆基當時就怒了。

  尤其是李隆基,他感覺自己的智商像是受到了侮辱一樣。

  長生殿主李三郎:

  “開什么玩笑,自古以來大家都知道陳勝、吳廣是農民,你現在竟然跟我說他們不是農民?”

  “你憑什么這么說?”

  “你可知道,陳勝當時有多窮,他可是當過雇工,耕過田的,這都不是農民嗎?”

  朱棣撓了撓頭,他現在也很迷茫,在明朝的話,那耕田的肯定是農民啊!

  不過他現在沒有發出任何質疑,只是靜靜的看著。

  而劉邦此刻則是嗤笑一聲,滿眼的鄙夷。

  他卻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也是當事人,并不想去談論這件事,漢武帝劉徹可是經常夸陳通,他也想看看陳通到底有幾分本事。

  憑什么就一定認為陳勝是貴族呢?

  陳通根本就不用思考,這個問題他研究的太多了。

  陳通:

  “首先,單看名字,陳勝根本就不可能是底層的農民。”

  “因為陳勝是有名有姓,還有字。”

  “陳勝,字涉。”

  李隆基當時郁悶的想吐血。

  長生殿主第三郎:

  “就因為陳勝有名字,有姓氏,你就說他不是農民?”

  “照你這么說的話,那天底下就沒有農民了!”

  “誰不是有名有姓的?”

  李隆基此言一出,秦始皇就看出問題了。

  劉邦更是扶額,已經沒有跟李隆基這種人辯論的興趣了,因為自己說的話,他肯定是不懂的!

  李世民朱棣等人此刻也是眉頭緊皺,有名有姓,能說明什么問題呢?

  陳通:

  “現在的人,有名有姓,那不代表著什么。

  但是在秦朝的時候,有名有姓,那基本上都是貴族。

  因為,姓氏那就是貴族的專利。

  這就跟西方的血統制度一樣,有爵位的高貴血統,在以前,他們的名字中是會有代表貴族血統的中間字符,就是用來區別于普通人。

  而炎黃古代,最為久遠的時期,姓氏,那代表的就是貴族。

  秦朝80以上的人,那都是沒有姓的。

  姓是怎么來的?要么是傳承于上古的家族,就是他的身份在當代極為尊貴,被賜予了封地,往往是自己封地在哪里,他就姓什么。

  比如說商鞅。

  其實商鞅以前根本不姓商,而是姓衛,叫做衛鞅。

  這就表明了商鞅本來是衛國的王族公子,之后商鞅變法,有大功于秦,秦孝公封他為商洛之主,把他稱為商君!

  而這個商姓,比他原本的衛姓更為高貴,所以商鞅把自己的姓氏從‘衛’改為了‘商’。

  這就是古代姓氏的基本來源。

  所以,有姓的人,要不血脈高貴,祖上擁有封地,要不他自己立有大功,顯貴一世。

  除此之外,其他人就不配擁有姓氏!

  比如說,黑夫,這就是一個無姓氏的人。

  這才是底層百姓的現狀,你沒有高貴的血統繼承,你沒有自己的封地,用于彰顯身份,何來姓氏?”

  朱棣愕然不已。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去,一個姓氏竟然還有這么大的學問?”

  “陳勝這下真的騙不了人了。”

  “陳也不是小姓啊。”

  李世民此刻也是心驚不已。

  陳通帶給他的震撼簡直太多了。

  這就是所謂的研究歷史,要考證當時的社會背景嗎?

  果然,知道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一些事情就無所遁形!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看來,陳勝還真未必是百姓!”

  “秦朝的底層百姓不是這樣的。”

  李隆基郁悶不已。

  竟然唐朝的皇帝都叛變了,要不是李世民是他祖宗,李隆基當時就能把李世民罵的狗血噴頭。

  到底誰才是你孫子啊?

  長生殿主李三郎:

  “有姓氏的就不是百姓?”

  “這也太武斷了吧!”

  “世界上沒有這么絕對的事情。”

  陳通笑了。

  陳通:

  “擁有姓氏就算是貴族,這的確太過于武斷!”

  “但是,我說的是有名有姓,還有字。”

  “我們再看‘名’,在古代,很多人身份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就是他們沒有自己的名字!”

  “比如說朱元璋,他原本叫做朱重八。就是因為朱元璋出生的家里非常低微,他的名字只能用數字來命名。”

  “而在秦朝,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因為身份不高,沒有名字,也是用數字來命名。”

  “比如劉邦,其實他原本就不叫劉邦,而是叫做劉季。”

  “季,就是老三的意思。”

  “所以說劉邦是無名之人,他是在自己事業有成后,才給自己起的劉邦這個名字。”

  “而劉邦的父親叫做劉太公,這也是一個無名之人,當時把年齡大的人,通通都叫做公。”

  “而劉邦的母親叫做劉媼,這又是一個無名之人,意思就是劉大媽的意思。”

  “就劉邦這樣身為泗水亭長,他都是無名之輩,足可見,有名有姓,是有多么難得。”

  “更更可怕的是,劉邦最后成了皇帝,他父母還是無名之人,都不能在史書上有一個名字,足可見名字多么難得。”

  “你可以翻看一下秦始皇的祖宗幾代,哪一個不是有名有姓?”

  “你看誰用贏公,誰用贏媼?”

  “這就是貴族!”

  秦始皇點點頭。

  大秦真龍:

  “的確,秦始皇的祖宗是誰,記載的清清楚楚。”

  “貴族和平民,還是分的很清楚的。”

  “這就是當時的社會背景。”

  陳通繼續攻擊。

  陳通:

  “而中國古代也有一句話,要說一個人沒有地位,就說他:沒名沒姓。”

  “這句諺語,其實也反映了姓和名對于一個人身份的劃定。”

  “再來看陳勝,不但有姓有名,他還有‘字’。”

  “字,起源于商朝,在周朝時已成為禮俗,直到漢朝,取字仍然是上層社會的專屬。”

  “禮記中就句話: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大概意思就是,這個人已經成年,不能再用小時候的乳名、小名等稱呼,應有一個尊稱來表示地位和尊重,這就是取字。”

  “就是蕭何韓信,他都沒有字。”

  “所以,在秦朝的時候,一個人有名有姓又有字,按照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社會上對于取名字的禮法而言。”

  “這個人絕對就是貴族!”

  “至于貴族為什么會去給人當雇工,并且去耕地?”

  “這就是因為秦朝時期,始皇一統天下,徹底打亂了整個社會的結構,讓很多貴族沒有了存身立命的根基。”

  “所以他們不得不從事底層人民的勞動。”

  “因為他們的家被滅了,國被亡了,貴族存在的根基被鏟了。”

  “而陳勝,就是這一類貴族的后裔。”

  “而這類后裔也很多,楚王的后裔,義帝熊心,隱在民間時,還不是給人家放羊?”

  “你能說楚王的后裔不是貴族嗎?”

無線電子書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