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798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無線電子書    穿越之掉崇禎面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那些奧斯曼警戒部隊聞聲,立刻舉起了盾牌,甚至還有鋪著棉絮,用于防護鉛彈的特制大盾牌,而另外的軍卒則伸出長槍,或者火槍來開槍。

  他們的這種防御方式,對于普通火槍和弓箭的話,效果絕對是可以的。大明騎軍一時半會奈何不得他們,那么后續的騎軍和步軍就會增援上來了。

  可誰知,大明騎軍這邊,沖進這些寬敞的壕溝邊時,并沒有集火開槍之類,而是一隊騎卒從隊伍中閃出,往那寬敞的壕溝里丟了東西下去。

  那東西一落到壕溝底下,很快就冒出濃煙和火星,隨即開始旋轉起來。

  那些奧斯曼人舉著盾牌之類東西,是能防住弓箭和鉛彈,但是,這種從未見過的東西,根本就沒法防。濃煙從縫隙中噴進去,只要一呼吸,光是嗆人就夠嗆了。

  下意識地,那些舉著盾牌的奧斯曼人紛紛縮回手,去捂自己的口鼻,拍打噴到頭上,臉上的火星,一時之間,亂成了一團。

  如此一來,那些噴著濃煙和火星的東西便掉到了地上。就在奧斯曼人的腳下,開始旋轉并噴射濃煙和火星,立刻就引起了更大的混亂。

  這種大明的火器,奧斯曼人是第一次嘗到,這就是萬人敵。

  萬人敵最適合的地方就是城墻防守之類,丟到城下,敵人在城墻下面享受毒煙和火的“熏陶”,己方在城墻上頭并不會波及。

  類似的,把萬人敵丟入奧斯曼人自己挖的壕溝內,效果就和守城頭差不多。因此,孫傳庭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破解奧斯曼人這種簡陋攻城之法。

  這不,壕溝內的奧斯曼人被萬人敵給熏得一團亂,誰還舉著盾牌?

  明軍將士們,就在馬背上,扣響了手中的三眼銃、四眼銃、五眼銃的,這種近距離的攻擊,又是這種多眼銃最能發揮威力的。

  就這么的,幾乎是隨著大明騎軍到達這邊,就解決了奧斯曼人的警戒部隊,這還不罷休,騎軍同時也開始屠殺那些挖壕溝的炮灰。

  看著克里米亞韃靼騎兵快要逼近了,才呼嘯一聲回轉巴格達城內,留下了一地的尸體,濃煙未散,從壕溝里冒著,迎接了克里米亞韃靼騎兵的到來。

  遠處的奧斯曼帝國統帥法奇爾用單筒望遠鏡看清楚了戰況,恨得想要摔了那單筒望遠鏡。

  他很想發泄,想罵人,想處置人,可是,就這戰況而言,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增援,并沒有問題,這問題是出在明軍用了一種特別的火器,剛好能克制這種躲壕溝里的戰法!

  “我就不行了!”法奇爾看著巴格達城頭上飄揚的明軍旗幟,惡狠狠地說道,“有本事,那就耗好了,看誰耗得過誰!”

  隨后,他重新調整了部署,命令手下部隊挖多道平行的警戒壕溝,如果明軍攻擊最前面的那道壕溝,則后面壕溝上的部隊就可以用弓箭和火器支援,增加明軍的傷亡。

  不得不說,雙方交鋒就是這樣,見招拆招,對于兩邊都是,最終要看誰棋高一著,笑到最后。

  孫傳庭在看到了法奇爾的新戰法之后,便放棄了派兵出城的打算,沒有想著和奧斯曼人消耗兵力,哪怕是一比三的消耗比例,他也不干。

  不過,如此一來,也增加了奧斯曼人挖壕溝的工程量,時間也被拖延了。

  三天之后,奧斯曼人的壕溝再度挖到了離城墻不到一半弓箭射程的地方。這幾天內,守城明軍并沒有異動,這讓奧斯曼人都以為,明軍是沒有辦法,便都松了口氣。

  甚至還有人向法奇爾拍馬屁,說這一招好,就看準明軍的兵力少,不敢和奧斯曼軍隊對耗,高,實在是高!

  法奇爾對此,也是洋洋得意。當然了,身為奧斯曼帝國的宰相,倒也沒有膚淺地表現出來,只是帶著淡淡地表情,毫不在意地擺擺手,好像一點不在意的樣子。

  可誰知,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就有人驚叫了起來:“看,那是什么?”

  只見有什么東西,是從巴格達城墻的后面飛出,一個非常漂亮的拋物線之后,落到了城外,砸在了壕溝的一側。

  法奇爾一見,頓時大驚,他一下就看出來了,這種不是火炮,而是投石車!

  沒錯,就是投石車,而且是配重式投石車,也就是說,射程可控,精度更高的那種投石車。

  奧斯曼人既然挖了一條條平行的寬敞壕溝來戒備明軍破壞壕溝,那么顯而易見,城外的壕溝多了去,這投石車就剛好可以用上了。

  城頭上的明軍炮手,對于估算投石車的射程最是拿手了。看到第一塊石塊砸落的距離之后,立刻向城里發出休整拋射參數。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城墻那邊,騰空而起了好多石頭,帶著呼嘯聲,砸向了城外的那些屯兵的寬敞壕溝。

  之前的時候,這些奧斯曼警戒部隊,看到那第一塊砸下來的石頭時,就已經膽戰心驚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躲在那壕溝里面,是挨砸的下場。

  然而,波斯皇帝都因為作戰不力被梟首示眾,沒有軍令,他們也不敢往回逃。

  正在猶豫的時候,第一批石頭便砸下來了。

  “啊”

  伴隨著慘叫聲,好些個奧斯曼人被砸在壕溝里,永遠就別上來了。

  其他奧斯曼人一見,那還管軍令不軍令,不逃的話,說不定現在就得死了。一時之間,全都狼狽地逃出壕溝,往回逃去。

  而這個時候,城頭上的火槍,弓箭就開始招呼這些逃出壕溝的“老鼠”。

  “呯呯呯”

  “梆梆梆”

  等到這些動靜都沒了的時候,戰場上就只有受傷未死的奧斯曼人的呻吟聲了。

  巴格達城頭上,響起了明軍的歡呼聲。而城外奧斯曼人,則是安靜地很。

  法奇爾鐵青著臉色,盯著巴格達城頭上那迎風飄揚的明軍旗幟,似乎是想從眼睛中噴出火炬來燒掉那些旗幟。

  這都過去了五六天了,還壓根沒有威脅到巴格達城墻。

  要是再這樣下去,糧食一旦告急,那就危險了!

  這一刻,法奇爾做了決定,不再用什么計策了,既然兵力比明軍多,那就硬耗便是!

  于是,他當即聚將議事,重新部署了作戰策略。

  遠離底格里斯河的那一面,部署重兵,直接攻城。另外的城墻側,則在明軍弓箭火槍的射程外開始挖地道,一直挖到巴格達城下去炸城墻。

  如此雙管齊下,奇正結合,就看明軍怎么應對,就算是耗,也要把明軍的戰力都耗完了!

  第二天,戰鼓聲聲中,列陣而出的奧斯曼軍隊,終于堂堂正正地發起了攻城之戰。

  一隊隊的奧斯曼步軍,或者舉著盾牌,或者拿著弓箭,又或者端著火槍,散落著陣型,開始向巴格達城墻逼近。在他們的后面,是舉著簡易云梯的兵卒。

  而明軍這邊,則是嚴陣以待,沒有人開槍,靜靜地等待奧斯曼軍卒進入射程。

  震天的戰鼓,在這巴格達的上空響起,戰爭的獠牙,已經露了出來。

  奧斯曼人顯然懼怕巴格達城頭上的火炮,大型攻城器械并不敢亮相,甚至連沖鋒的陣型,也不敢密集。既然如此,明軍這邊的火炮,也就一直沒有轟擊。

  “殺啊”城外,奧斯曼人喊著,以壯聲勢。

  城頭上,寂靜無聲,似乎沒有人一般,那嚴陣以待的,好像就是木頭人。

  終于,奧斯曼的攻城部隊開始進入城頭上的火力射程,但是孫傳庭沒有下達開槍命令,城頭上就還是安靜著。

  奧斯曼攻城部隊,越來越近,甚至也到了奧斯曼人的射程,他們一邊沖鋒,一邊開始向城頭上亂射。

  這時候,終于見到城頭上帥旗發出了號令。

  明軍將士們,立刻扣下了扳機。

  “呯呯呯”

  密集的槍聲響起,硝煙彌漫,大規模的攻城戰終于開始了。

  法奇爾陰沉著臉,在遠處用單筒望遠鏡看著戰場。源源不斷地兵力投入,就不信不能給明軍造成大規模殺傷。

  然而,讓他非常意外的是,這戰事并沒有持續多久,他的手下就敗退了回來。

  頓時,法奇爾大怒,這簡直是視他的軍法如兒戲。

  于是,他立刻咆哮著要殺各部將領立威。

  結果,這個稟告道:

  法奇爾聽了,就要下一級的軍官負責,總之,就要殺人立威。

  結果,還是之前的稟告。

  終于,法奇爾回過神來了。明軍這是先狙殺軍官,因此剛才的戰事才會顯得虎頭蛇尾,這么快就敗退下來了!

  想明白了這點,法奇爾的眼睛真得要噴火了!

  眼前這支明軍,為什么這么難對付?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這支大明軍隊從國內一直征戰到了巴格達,所部本土將士,全是有多年戰事的經驗。從線膛燧發槍發明的那個時候開始,在張明偉的主持之下,就挑戰了軍中的神槍手,專門執行斬首戰術的。

  在這種守城戰下,有城墻的掩護,明軍中的神槍手就更能從容地射殺攻城敵人中的軍官。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無線電子書    穿越之掉崇禎面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