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偉聽了,自然不會拒絕。
事實上,他一直是這么認為的。不宜奪取城鎮為目標的戰事,其實相對就要簡單很多。
這次攻打錦州,就是要耗掉建虜的兵力,事后立刻撤退,至于錦州城,等到真正要光復遼東的時候再去占領好了。
定好這次的戰役目標之后,張明偉便傳令給山海關的閻應元,讓他收集錦州建虜的消息。京師這邊,則也開始準備了起來。
崇禎十八年六月初的時候,通州到天津港的鐵路也已經修筑完畢,具備了通車的條件。
可以預見,以后從海路南來北往的貨物會更多。
不過有心人卻發現,如今的天津港,卻是水師云集。不但是山海關水師奉令調了過來,還有登萊水師的船只,也陸續到達。
這種種跡象顯示,朝廷應該是要打戰事了。
就在張明偉將要出征之時,東江軍的信使到了。
“好啊,先生,不錯,不錯,真得是算名將了吧?”崇禎皇帝收到消息之后,便喜出望外地對張明偉說道,“建虜布下的這么一個厲害的陷阱,卻還是被東江軍給逃過了。哈哈,真是不錯!”
也難怪他高興,因為在得知建虜的謀劃之后,說真的,京師這邊感覺東江軍是懸了,也對東江軍的全軍覆沒有了心理預期。結果沒想到,最終的結果竟然是全軍得以安全脫險。
可以說,如今崇禎皇帝對這個的喜悅,還要超過上一次騎軍橫掃草原大捷時候的喜悅。
張明偉對此,當然也是高興。
如果被建虜得逞的話,大明不但要損失六千左右的騎軍,兩千多的步軍,東江軍的牽制作用,至少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不會再起到作用的。真要算起來,這一次戰事的成功,確實是非常值得慶祝的。
因此,當崇禎皇帝提出,要給第一時間覺察到建虜的不尋常,在形勢一片大好之下果斷提議撤軍的李過加封平壤伯時,張明偉沒有一點意見。
想到東江軍還完整的存在,后面派出的五千步軍也很快會到東江鎮的情況,張明偉便向崇禎皇帝建議,要加大開中法,讓江南的糧商多運糧草去往東江鎮,以保證東江軍的糧草后勤沒有問題。
另外,兵仗局這邊的攻城火器,也要撥一部分給東江鎮那邊。
張明偉預計,錦州戰事打了之后,建虜的注意力便會被吸引到遼西這邊。如此一來,就方便東江軍在遼東那邊搞事。
總之,山海關這邊和東江軍那邊,兩邊互相配合,左右拳出擊,把建虜的臉打腫,讓建虜疲于奔命,繼續消耗建虜的物資儲備,最為關鍵的是,消耗建虜的人力。
對此,崇禎皇帝開心地大贊不已。
想想以前,感覺對付建虜真得是太難了!屢戰屢敗,就沒有贏的時候。偶爾贏了一場,卻不見一顆首級就是大捷!
可如今,時不時地打一場勝仗,首級就不用說了,俘虜都抓了不知道多少。而且連鑲白旗固山額真這種重量級的建虜也都活抓到京師過的。
這么一對比,讓崇禎皇帝就更是感慨萬千。
也是如此,他雙手緊緊地抓住了張明偉的手,深情地交代道:“先生,錦州戰事,能打則打,不能打就及時回來,安全第一!”
張明偉被他這表白,起了雞皮疙瘩,明白自己對崇禎皇帝的重要性,便立刻點頭道:“放心,陛下,沒事的。我們是去扔錢的!”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的感慨心情,頓時就被他給破壞,變心疼了!
沒錯,這次去錦州,火藥和武器儲備都搬空了,那都不知道多少錢。就這么砸向錦州的建虜,估計夠他們震撼了!
崇禎十八年六月中旬,京師火車站這邊,五城兵馬司的軍卒開始戒嚴。京營的將士,背著燧發槍,整齊地開進了火車站。
如今一共有三列蒸汽火車,全部用來裝運兵力,不過一次也只能運載一千五百人而已。其余的大明將士,便沿著鐵路邊上平行的官道行軍,在哪里遇上返程的火車,就在哪里上車。
遠遠地看到大軍出動,特別是看到興國公的旗號,所有京師這邊的人,便都知道興國公這是要去打建虜了。于是,也不知道是誰起頭的,在那大聲喊著,隨后,只要是聽到的人,看著朝廷官軍的齊整陣容,便都跟著大喊了起來:“大明萬勝!”
這時候,他們對于朝廷官軍的勝利,充滿了信心。
這支京營的將士,是抽調自九邊重鎮。他們在原來的地方當兵的時候,可從來沒有過這種待遇。因此,突然之間聽到京師的百姓,竟然都在向他們喊“大明萬勝”時,不知道為什么,一個個都是不由自主地昂首挺胸,走路都特別有力。
陪同在張明偉身邊的朱媺娖聽了,眼珠子一轉,便立刻向他手下的女兵吩咐了一番。
隨后沒多久,不到兩萬人的京營將士們,便一起唱了起來。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一首改編過的《精忠報國》,頓時嘹亮的響了起來,這個齊聲合唱,頓時讓京師百姓都為之一振。
之前的春晚,在京師已經表演過。他們當然知道,這是軍中坤興公主手下的文藝兵所唱的軍中曲子,不過卻沒聽過這一首。
如今聽著一萬多人的合唱,特別是唱到那“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時,不少年輕人都感覺自己也變得熱血沸騰起來。
如今的大明將士,可不比以前窮得要賣兒賣女。不但軍餉有保證,而且各項待遇也有了明顯提高,很多地方,都有了軍人優先的情況。比如說去大明中央銀行辦事,就有這么一個提示。
更為重要的是,如今很多人已經知道,朝廷很快就要革新戶籍制度,廢除軍戶永遠為軍戶的慣例。根據流傳出來的消息,說軍人退伍之后,重新變為民籍,但是老了之后,還能每個月領軍人補助。就只是這一項,就讓很多人動心了。
還有,如今朝廷屢戰屢勝,戰功卓著的,都是很給力的封賞。君不見,光是這幾年,就因為軍功封賞的,就有好幾個伯爵,甚至還有侯爵的,這在以前可也是沒有過的。
如此種種,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大明軍人,今時不同往日也!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所有的這一切改變,都是興國公帶來的。也因此,興國公在軍中的威信,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不但是他屢戰屢勝的戰績,更有他改變了大明軍人待遇的因素。
為此,“為國公效死”,是軍中的一種默契,雖然不說,卻存在大部分將士的心中。
崇禎十八年七月中旬,在錦州的建虜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收到了探馬回報,頓時就有點怒了。
覺華島的明國水師,一直不消停,真是有完沒完了?
都快半年了,經常動不動就大規模出動,不是南來就是北往,吃水線還極重,結果每次都是玩虛的。
雖然濟爾哈朗知道,明國水師的動作,大概率就是消遣他這邊的。但是,他還是很謹慎,如果不理睬的話,萬一虛則實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并且,這兩個月來,明國夜不收也比以往活躍了不少。
雖然要活捉明國夜不收極難,但是在他下了針對性的命令之后,也總算抓到了幾個,詢問之下卻只能知道,這些夜不收都是奉令加大刺探消息而已,至于更進一步的消息,卻不是這些夜不收所能知道的了。
之前的時候,濟爾哈朗感覺錦州已經成了雞肋,因此秘密向盛京提出了建議,索性撤了錦州的兵馬,增厚遼東腹地的兵力更好一些。但是,這個建議發出之后,一直是石沉大海,沒有一點消息。
相反的,盛京那邊還多派了五千騎軍過來,使得錦州的騎軍兵力達到了上萬之多。濟爾哈朗便知道,盛京那邊,該是不會放棄錦州。
不過對此,他也能理解。
畢竟又沒有明軍進攻,自己主動放棄了錦州重鎮,盛京那邊也不好交代。再者說了,年初的時候吞并了蒙古精騎,讓大清至少多了兩萬多的騎軍。對于遼東腹地那邊的機動策應,也多了不少兵力。
從這方面來說,遼東腹地如今也算是安全,并不需要錦州人馬回撤。
想著這個事情,濟爾哈朗不由得心中又嘆了口氣。蒙古部族的盟友完蛋了,雖然表面上大清的實力得以增強,可實際上,還真不好說。
大清這種吃相太難看了,那些被吞并的蒙古騎軍,不少人的心中都是有怨氣的。
至少在錦州這邊,調撥過來的騎軍中,就有蒙古人找事的。他們不敢向滿洲族人找事,卻能去和漢人、朝鮮人起沖突。
濟爾哈朗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對大清不滿的一種發泄。
對于這種,他也沒有辦法,就希望能通過時間來消耗這種蒙古人和大清之間的裂痕。
這次明國水師又再一次異動,濟爾哈朗給出的答復,是按慣例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