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正事,自然就是組裝蒸汽機進行實驗了。
對于街頭巷尾的那些有關新學吹牛的傳聞,最好的反擊方法便是用事實來說話。
雖然顯微鏡也可以,但是擁有的人太少,能通過顯微鏡看到微觀世界的人,也是屈指可數。畢竟這些東西,現在也沒法普及。
還有望遠鏡,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千里眼的證明。可是,就連這,普通人也摸不到。因為玻璃廠打磨出來的那些望遠鏡,都是要先配發給軍隊用的。這也是為什么朝廷官軍這邊,將領能盡量做到人手一個的原因。
如果蒸汽機能組裝成功的,那帶來的效果就絕對不一樣了。擺在那里,動起來,都是可以無數人圍觀的,這就是對那些攻擊新學傳聞的最有力反擊。
而且張明偉要組裝的這個蒸汽機,當然也不可能是按照原本蒸汽機的發展順序一個個從頭來,當然是要挑選成熟的來做。
后世他寫明末小說,無一例外都要攀科技。當初查資料的時候,自然也是去找最成熟地查資料的。
眼下張明偉讓人打造的這些蒸汽機的零部件,就是在原本歷史上,一八零四年時候,由英國特里維西克發明的高壓蒸汽機。
當初他發明出這個高壓蒸汽機的時候,被那個有名的瓦特傳謠言,說高壓蒸汽機容易爆炸,因此導致他的這個蒸汽機壓根沒有銷路。
事實上,特里維西克的這個鍋爐裝有安全塞,也就是鉛鉚釘,溫度太高時會熔化使蒸汽逸出,從而避免造成損害。
后來,他在加的夫作建了一條環形軌道,他的蒸汽機車就在這條環形軌道上開動,并找來喜歡新奇玩意兒的人乘坐,向他們收費。由此,他的這個蒸汽機車便贏得了世界上第一輛利用軌道的機車榮譽,被歷史所銘記。
這一日,大明京師書院的實驗室這邊,就由錦衣衛給戒嚴了。任何人,除非興國公同意或者有崇禎皇帝的旨意,否則都不能入內。
張明偉帶著方以智、宋應星等人,正式開始組裝蒸汽機,或者準確地說,是蒸汽機車。
零部件一共三套,雖然張明偉也給出了游標卡尺,還有零部件的具體大小。但是,畢竟他沒有組裝過,前世所查的資料,到底是不是完整,沒有試驗他也不知道。
因此,就只能是摸著來。
根據張明偉的指點,以圓柱體鍋爐為基點,大齒輪、飛輪、煙囪、曲柄、活塞桿、十字頭桿等等,都開始試著組裝了起來。
真開始動手起來的時候,果然發現了一大堆問題。零部件之間的不契合,擰不動,裝不上等等。
如果三套零部件都沒有適合的,那就有等在邊上的能工巧匠現場開始處理。
有的處理快的,簡單處理下就能安裝上,這一種,主要是零部件過大的那種。而對于零部件過小的,那就沒辦法,只能重新鑄造,再進行人工打磨等等。
一如張明偉當初對崇禎皇帝所說的,要組裝實驗完成蒸汽機,五十萬只是起步而已。
在張明偉等人忙碌這蒸汽機車的時候,有關這里的異常,自然也引發了有心人的關注。
畢竟有錦衣衛戒嚴,一看就知道有事情。
張明偉對于這些八卦的人其實也沒想著隱瞞,甚至主動透露出了消息。
這么一來,京師這邊就轟動了。
興國公在做得東西,真得能日行千里?新學真有那么厲害?
對此,就京師的輿論來說,基于興國公過往種種神奇,至少有一半人是相信興國公會說到做到的。
而當這個范圍再擴大,那相信興國公的人就急劇減少了。
不管相信還是不相信,全都關注著大明京師書院那邊,等著看結果。
就連崇禎皇帝,一開始還忍得住,可等了一些天沒動靜之后,也派了王二彪過去現場看著,然后一天一報。
萬事開頭難,張明偉對此是有預期的,也有耐心耗著,總之,組裝的進度,在一點點地向成功邁進。
與此同時,在遼東盛京崇政殿內,滿清的親王貝勒等等,只要身份夠的,全都在,使得崇政殿都顯得有點小。
這么多人一起議事,很顯然,這個事情非常重要。
珠簾的后面,已經不再是皇太極,而是布木布泰陪著她兒子福臨坐著。對了,此時的福臨,已經登基稱帝,一如原本歷史上,年號順治。
對于珠簾外面的動靜,布木布泰也在關心地聽著,不過她基本上聽不明白,怎么會這樣呢?想不通!
在珠簾外面,主事的是兩名攝政大臣代善和多爾袞。他們兩人,背對珠簾,分左右坐在那里。
就見多爾袞看著面前的一群人,沉聲開口問道:“本王認為,大清當守好錦州為要,寧遠,該放棄便放棄了!”
聽到這話,就聽豪格當即嚷了起來道:“我父皇在世時,何曾有過丟城失地?如此做法,不愧對…”
他的話還沒說完,代善便一聲重哼,打斷了他的話道:“如若不放棄寧遠,派兵多少合適?能保證明軍再來攻打而不丟么?我大清的兵力又有多少?這些,你想過沒有?”
豪格對他們兩個攝政王,一個都不怕,聞聲之下當即看向代善說道:“之前是兵力分散,又沒有防備,才被明狗撿了便宜。說起來,也是鑲白旗的圖爾格無能!如果三萬大軍都在寧遠城駐扎的,明狗還能打得下來?”
這個時候,建虜這邊已經基本上都了解了整個寧遠之戰的經過。知道分布在三座衛城的兵力,基本上是被明軍在最后各個擊破,沒有發揮一點用處。而在寧遠這邊,圖爾格又領兵出城,在城外丟了一萬軍隊。
豪格說得也沒錯,如果這三萬軍隊都在寧遠城的話,明軍來攻的也就三萬來人,就算攻入城內又如何?真要這樣的話,戰爭結果很可能就會改寫。
多鐸聽到豪格攻擊鑲白旗,便冷笑一聲出列說道:“既然你這么厲害,那你領本部人馬去駐守寧遠如何?”
“…”豪格一聽,頓時愣住了。
他的本部人馬,就一個旗的兵力,也不可能全部拉走去寧遠。雖然他不相信會被明軍打敗,可冒那么大的風險,誰傻?
多爾袞看著豪格不動不語,雖然有點惱火,恨不得豪格身首異處最好。可如今這個時候,他還是知道以大局為重。
因此,他便開口再次說道:“放棄寧遠,我大清并沒有多少損失。何人還有異議?”
這一次,豪格都不說話了。因為如果他堅持的話,搞不好就真得如同多鐸所說,讓他去駐守寧遠了!
其他人也都是類似想法,因此,便一個個當了縮頭烏龜。
明國把所有遼東軍民都撤回了關內,寧遠就等于是一座空城,屁的油水都沒有,還有承受被明軍突襲的風險!
沒好處的事情,又有幾個人愿意干?
多爾袞見沒人反對,便轉頭看向代善道:“那此事就這么定了?”
代善聽了,便點點頭。
然后,他們兩人站起來,禮節性地看向珠簾后面。
布木布泰一見,連忙用手捅了下兒子的腰。
順治正在無聊著,被他娘一提醒,便連忙說道:“準奏!”
事先得過提醒,他只需要說這兩個字而已,非常地無聊。
多爾袞和代善聞聲,便重新坐下,繼續議事。
就聽多爾袞繼續發言道:“從種種跡象來看,明國那邊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我們卻一無所知,諸位有何辦法,可查探明國消息?”
這個事情,其實建虜一直在想辦法,可是卻相當棘手。
遼東地處偏僻之地,被山海關阻擋,繞道蒙古草原,又有長城沿線的封鎖。更讓他們覺得無力的是,明國把關外的軍民全部撤回關內,嚴卡關口,想派人混進關內都非常難,甚至不可能。
而且遼東和關內千里迢迢,就算入關了,想要把消息再傳回遼東,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正是因為如此困難,建虜雖然覺得不知道關內消息不妥,卻也沒有多大動作。
可是,這一次被明軍突襲之后,這些建虜頭目便感覺到不了解明軍那邊消息就太吃虧了,便在這崇政殿內提出了這個事情,看看有什么辦法來解決。
然而,多爾袞說完之后,崇政殿內非常地安靜,就沒有一個人說話。
自從明軍突襲寧遠回去之后,罕見地連夜不收都不撒出來,只是守著城池。這讓建虜這邊,更是感到無奈。
多爾袞見此,不由得轉頭看了下代善,發現代善也剛好看向他,彼此之間的臉上,皆是無奈。
這時候,他們非常地想念以前的日子。
沒辦法之下,這次的會議,在商量加強沿海防御之后便只能散會了。
不過多爾袞沒走,而是派人傳來洪承疇。先是親切地慰問了下他,然后便問出了這個問題,期待洪承疇這個曾經的大明高官,能給他出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