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說大唐之內,這長安城中,最有毅力,最有德行的人,不是玄奘,而是他!”
玄奘的心中帶著幾分悲憤和決絕,指著站在自己右邊的法海。
“師侄你…”
法海一臉懵逼。
我的傻師侄呦,你在搞什么雞毛!
其他人也都是有些驚訝地看著玄奘。
“這個和尚長得好俊美啊!他是誰呀,很出名嗎,怎么玄奘法師都說自己不如他!”
“好像聽說,是來自杭州城金山寺的和尚!幾天前的那個‘千名青倌送佛僧’的消息聽過沒有?說的就是他!”
“什么?就是他?他不是在杭州城內嗎,怎么會來到這里?”
“應該也是想要過來參加這一次的法會!不過重點是,為什么玄奘法師竟然說他是最有毅力,最有德行的人?難道玄奘法師沒有聽說過那些關于他的傳聞嗎?”
“聽他們互相稱呼師叔侄,想來,應該是了解吧?”
“玄奘法師這是糊涂啊!觀音菩薩既然讓他去西天求取那三藏真經,這可是大功德啊!他怎么一再地推辭?”
“怕是這其中有什么隱情…”
周圍,城中百姓和其他寺廟的僧眾,小聲地議論著。
上空云端站著的觀音和木吒,也是有些沒有看懂玄奘的這個操作。
你還有沒有一點佛子轉世的樣子了?
讓你去取真經,你推三阻四,杜撰出一門什么胡攪蠻纏的“路在腳下”的大道。
現在,竟然還拿別人當擋箭牌?
是真的不把我佛放在眼里啊!
“師侄,莫要糊涂!”
旁邊的法海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上空越來越重的威壓,忙是低聲喝道,“這取經之路,非你莫屬!取經之路,也同樣是路在腳下,一步一個腳印,方能成就正果!也是在普度眾生!你莫要在自誤了,如果還有其他的顧慮,之后了,師叔可以陪著你一起去,現在,還是趕快答應菩薩!”
玄奘沒有看他。
心中卻是冷哼。
現在騙了我答應,到時候,你一個人偷跑出去逍遙自在,追求大道了,誰能擋住?
這邊又逼著我一個人去取經,我找誰哭去?
他抬頭看著蓮花寶座上坐著的觀音,繼續說道:“菩薩所說,那大西天天竺國的三藏大乘佛法真經,需要我大唐國最有德行的高僧去求取。同時,距離十萬八千里,非有大毅力之輩,能夠取得。
其實,玄奘心中也曾有幻想,想要爭一爭這取經人之位。”
法海:“…”
就你剛才那樣,是想要“爭一爭取經人之位”的態度?
玄奘卻是繼續說道:“這是大功德,這是為天下人取經。奈何,若真要撒謊,竊取這等大功德,玄奘真的做不到。因為玄奘知道,真正有資格去取經的人,不是玄奘,而是眼前這位,玄奘的師叔,法海法師啊!”
“啊?”
周圍頓時一片驚疑。
那些不明白其中原因的長安民眾和佛僧們,都是訝然。
沒想到,被唐王親自選為最德行高僧,開著一場水陸大會的玄奘法師,竟然這般謙虛嗎?
要將這樣的位置,讓給一個無惡不作的人?
“諸位且聽玄奘說。”
玄奘卻是繼續說道,“關于法海師叔的傳聞,想來大家都聽說過一些。但是,玄奘可以告訴大家,那些都不是真實的!這一點,魏征大人可以作證!”
說著,他看向那邊和李世民還在那里跪坐著的魏征。
魏征無奈,沒想到,玄奘最終還是要把這些事情捅出去,看了看旁邊的李世民,然后點點頭。
“什么?那些傳聞竟然是假的?”
眾人都是一愣。
“過去五年的時間,大唐國,中州,涿州,杭州,多有天災人禍。是法海師叔用腳丈量土地,在大唐國江南之地,多次拯救災患之中的百姓。甚至不惜冒風險,闖兇惡之地,為災民們取來生機的種子,救千千萬萬的災民!”
玄奘說道,“三年前那次中州大旱,致使數萬難民受困,是師叔出手,橫渡大海,在兇險荒蠻之地,找到了生機的種子,使得難民的得以種植地果,不至于餓死。隨后,更是踏遍了數千里的中州大地,打出了兩千三百二十七口井,最終解決了中州大旱!”
“什么?”
“中州那一次大旱,竟然是那個叫做法海的法師解決的?怎么可能!”
“確實是有一種叫做土豆的地果,就是從那一次,開始在大唐內流傳!現在,中州的地井,也是一項大工程,中州古來天旱,種不活糧食,正是因為那數千口的泉井,才使得整個中州枯黃之地,現在綠植茵茵!”
“對對對,好像在中州,之前確實是有這么個說法!是一個頭戴斗篷,如同佛子一般的僧人的突然出現,帶來了那土豆還有倔井之術!不過,因為那僧人從沒有以真面目示人,所以,沒人知道他是誰!都道是上天顯靈,降下來佛子來普度眾生的!”
“那個佛子,真的是眼前這個法海法師嗎?”
“不錯,就是他!”
玄奘說道,“不過是三年前那一次中州大旱,另有多達十幾次的天災人禍,都有師叔的出手,才得以讓得百姓受到的傷害和損失,降到了最小!這些,在朝廷的卷宗之中都有記載,魏征大人也可以給玄奘作證!”
“此外,想來大家也都知道,這幾年,江南之地,農業,以及一些巧工的交易非常興盛,這其中,都是有師叔的參與和引導。在杭州城,有一處以前殺人如麻,劫道的山匪,在師叔的點化之下,如今,自給自足,種了滿山的各種植物,也開始經營一些巧工,甚至,開始給州縣長官納糧交稅。”
“還有之前傳的關于青樓青倌的消息,這個也是大家對于師叔的誤解。師叔行的是‘路在腳下’之道,是要到百姓之中去,所以,他教人從善,教人生存的本領,從來不看身份。山匪,囚徒,他會點化,青樓青倌依舊不避諱。”
“三個月前的那一次杭州城外,之所以有上千青倌出城相送,是因為她們感念師叔的幫助。而師叔這一次去長安城,其中路途遙遠,多有虎豹野獸,危險重重,所以,才不舍相送。”
玄奘在那里,一句一句,把法海以前的那些事情抖了出來。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
李世民卻是心中無奈,終究,這些事情,還是被爆了出來。
不過,這已經無所謂了,現在連觀音菩薩都出來了,今天要如何收場,他還感覺到有些頭疼。
“玄奘法師,你說了這么多消息,可是,以前,為什么沒有聽說過呢?反而傳得都是對于法海法師的惡言惡語?”
有人忽然問道。
“那是因為,師叔低調!”
玄奘不禁說道,“師叔他太低調了,在外面行善,都是頭戴斗篷,不以真面目示人。他只愿意助人,不求回報,甚至愿意助那些深陷泥潭之人。他做好事不留名,但是終究還是有一些人得到他的恩惠,想要回報他。那杭州城的青樓女子,就是這般!師叔教她們識字,教她們手工,她們自然是見過師叔的真面目。所以,自然是后來多有機會當面感謝師叔。誰知,外人不知道這其中的究由,便瞎傳了很多閑話。”
“原來是這樣!”
眾人恍然大悟。
說到這,一切都說通了!
那些在中州之地傳的天將佛子,江南之地的富庶,杭州城一絕的青樓歌舞,再到那三個月前的‘千名青倌送佛僧’,串起來了!
這位法海法師,竟然是這般的高德!
救難民于水火,卻絲毫不在乎名氣!
甚至,不在乎那些惡名,寧愿被天下人誤會,也不改初心!
實在是大德高僧啊!
“阿彌陀佛!”
這個時候,洪福寺的懸空大師忽然低聲唱了一句佛號。
后面,洪福寺一眾了字輩僧人,也是齊齊唱著佛號。
他們實際上也早知道了關于法海的事情。
現在公之于眾,也算是了結了這個心結!
“阿彌陀佛!”
寺院內的數千僧人,也都是齊齊地唱著。
就連那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觀音也是低頭捻了個蘭花指,默默念著佛號。
而在所有人的矚目中,那跌坐在那里,臉上帶著無奈,焦急,臉色有些漲紅的法海法師,又被認作了是心中太善,背負了這多的詆毀,還有些不適應這般的贊譽。
甚至讓人感覺到心疼。
而正午陽光落下,落在他那白色的佛衣上面,熠熠生輝,那俊美的容顏,那無私的善行,讓得所有人都感覺到敬仰。
多年以后,每當提起貞觀十三年,九月初九這天化生寺的這道身影,那些長安城民眾和僧人的臉上,還是帶著一些懷念而又溫柔的笑意。
雖然眼前的師叔很不道德,但是,他確實是真正的“路在腳下”的大道的踐行者,他的這些善行,不應該被埋沒。
說出了這些,玄奘心中,自然是也是舒服,繼而說道:“三個月前,師叔離開杭州城金山寺,行數千里,翻山越嶺,來到長安城,就是想要參加這一次的水陸大會。奈何,因為時間的緣故,最后,反倒是玄奘成了這一次水陸的大會的主持者。一直以來,玄奘心中是惴惴不安,也是多次提出讓師叔來做這個主持者,但是都被師叔給拒絕,實在是讓得玄奘心中慚愧。而現在,今天,有這般去往西天天竺國,求取真經的機會,玄奘自然是不能再自私自利,竊取這等天大的功德!”
說到這,玄奘心中也是微微松了口氣。
繞了半天,終于是繞回來了。
雖然他的心中是早有所屬,對于觀音菩薩說的那三藏上乘真經并不感冒,但是沒辦法,為了能不被坑上這條路,自己也只能真話反說。
“說到大功德,師叔這些年來,救了不知道多少民眾,造福了天下,自然是玄奘遠遠比不得!說到大毅力,這么多年來,師叔背負罵名,依舊是不改初心,還有誰比他有毅力?所以,玄奘認為,這個取經的功德,自然是由師叔來取!”
說到這,玄奘發現,自己都有些被自己說服了。
師叔都這么厲害的,自然是上西天,取個真經不是問題,是該有這么一分功德啊。
至于自己,沒有了師叔,那就秉承師叔遺志…啊不,志向,繼續走“路在腳下”的大道了!
嗯,小僧果然機智!
“奧!原來是這樣!”
這個時候,周圍眾人又是悟了。
原來,玄奘法師之前那般推脫,竟然是這個原因。
即便是面對這樣的大功德的誘惑,甚至頂著觀音菩薩的威嚴,他也能不失本心。
也確實是不愧是大德高僧,能夠成為水陸大法會的主持者!
“如此說來,那確實是應該由法海法師去取這真經了!”
“是啊,法海法師為我大唐人民做了這么多,該有這份功德!”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就讓法海法師去取真經吧!”
聽到周圍其他人的議論,法海有些哭笑不得。
這到底是怎么了。
一場好好的取經人儀式,被自己這個師侄搞成了這般模樣!
且不說,那取經的活,本就艱辛,哪像是玄奘說的這么容易,就好像是該得的獎勵一樣,就說那邊人家佛祖的意思,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讓自己的弟子回到自己身邊,更是有著其他的一些安排。
取經什么,實際上倒是其次。
現在可倒好,玄奘生生地把這個取經人的位置要讓出來。
佛祖不得被氣死?
而自己,簡直是兩頭都不是人啊!
不去吧,顯得自己傲嬌,大唐這么多人看著呢!
去吧…這特么敢去嗎?
他抬頭,看了看云端的觀音。
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和靈山的那邊的佛祖溝通。
不過,以佛祖的力量,想來一定已經知道這里發生的事情了吧。
想到這,法海斟酌一番,說道:“貧僧這里倒是沒問題,不過,這取經之事重大,一切還是要看佛祖的安排。如果貧僧有此機緣,一定不負厚望,同時,也會帶上我這師侄,一起前往西天,不取真經誓不回!”
法海的意思很明白。
菩薩你和佛祖開會研究研究。
既然大家這么期望,我當然也愿意去。
同時,也不讓你們為難,我走的時候,也盡量會帶上你們內定的這個轉世的金蟬子。
這也算是兩全其美的辦法,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