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章 順者昌,逆者亡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是夜,太守府,書房內。

  李滿正在秉燭夜讀,手上捧著一卷簡牘,看的津津有味。

  福伯來到書房外,輕聲通報道:“主公,長公子求見。”

  “進來。”

  李楊應聲入內。

  與李滿見禮之后,李楊便恭立于一旁,并未急著開口。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

  正當李楊為油燈添置油脂之時。李滿十分突兀的開口,道:“吾兒有事?”

  李滿突然開口,并且故意提高了音量,一來是父子間的惡趣味,李滿想嚇嚇自己的兒子,二來,他想以此來測試一下長子的心性。

  李楊聞言微微頷首,不慌不忙的添置好油脂之后,來至案前,躬身行禮,道:“兒子有一事相求,懇請父親應允。”

  “何事?”,李滿暗暗點頭。

  心性沉穩,不驕不躁,李滿對長子的表現十分的滿意!

  “兒子已到了習武的年紀,兒子厚顏,想請父親指點一二。”

  李楊并未提及李虎與韓豹也想習武的事情,在李楊看來,若是父親答應自己所請,并且愿意親自教授自己的話,那么李虎與韓豹習武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李楊之言,令李滿感到十分的意外,在李滿的印象里,李楊是一個非常安靜的人,他沒有同齡人的焦慮,他耐得住寂寞,他喜歡看書,更喜歡寫字,他寫得一手好字,李楊的字,任誰見了都得贊上一聲“好”,他常給人留下彬彬有禮的印象。

  而擁有此等心性之人,卻忽然與自己說想習武,在李滿看來,此事絕不簡單,長子恐怕有事在瞞著自己。

  李楊猜到了李滿的心思,于是,他將日間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娓娓道出,言罷,李楊微微嘆口氣,深感無力道:“未能保護好兩位弟弟,兒子慚愧至極。”

  李滿聞言點頭哦了一聲,面露恍然之色,道:“此事怪不得你,你才多大的年紀?”,言罷,李滿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片刻之后,看向李楊,道:“只是....為父與你母親均盼著你能在文事上有所進益,而非武事啊。”

  “父親大可放心,兒子只想學一身傍身的武藝,屆時,也可用以保護家人,兒子定不會棄文事于不顧的。”

  李楊忽然覺得,沒將那些前世臨摹過的字體提前拿出來是十分正確的選擇,否則,習武之事定然沒戲。

  見李滿有松口之意,李楊趕忙再接再厲道:“父親乃當世罕有的文武全才,兒子作為您的長子,豈能只通文墨,不曉武事?”

  李滿聞言一怔,繼而朗聲大笑道:“吾兒所言甚是,此事就此說定,自明日起,便由為父親自教導汝等武藝,為父相信,假以時日之后,汝等定會一鳴驚人,令世人刮目相看。”

  李楊聞言,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深深揖禮道:“兒子必不會令父親與母親失望。”

  李滿聞言滿意的點點頭,挑眉笑道:“今日早些歇息,明日辰時,隨王福前往城中校場,為父在校場靜候吾兒的大駕。”

  李楊難得見父親與自己說上一句玩笑,于是他學著武人的模樣,與之抱拳行禮道:“敢不從命。”

  李滿見狀哈哈大笑,道:“好,好,好。”

  自打長子出生以來,李滿臉上的笑容也隨之增加了許多,任誰都看得出來,李滿對長子十分的寵溺,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程度。

  在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情況下,李楊非但沒有變成被寵壞了的廢物敗家子,反而成為了一名遠近聞名的天才神童。

  眾人見之,無不感慨:當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虎父犬子之類的說辭,在李家父子的身上怎就不靈驗了呢?

  起碼在眾人看來,以李滿與楊氏對李楊的寵愛程度來說,李楊應該長成一名紈绔子弟才是。

  自書房而出,李楊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時間尚早,于是徑直向坐落于后宅的虎豹閣走去。

  虎豹閣,顧名思義,這里是李虎與韓豹生活居住的地方,這是一棟二層閣樓,高達三丈余,占地近三畝。

  漢朝時,六尺(一尺23厘米)為一步,寬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一大畝,寬一步,長百步為一小畝。

  一小畝=100步=192平米(后世)。

  一大畝=240步=461平米(后世)。

  漢朝時,墾田數以小畝表示,除此之外,均以大畝來表示,比如說,房宅的面積便是以大畝來表示。

  也就是說,年僅七歲的李虎與韓豹,所居住的虎豹閣,占地面積將近一千四百平米。

  一千四百平米,聽著挺唬人,但在遼東郡,還真算不得什么。

  遼東郡,地處邊關,與烏桓等異族比鄰,冬季漫長,且異常寒冷,因此,遼東郡是典型的人少地多,整個遼東郡的人口加起來也不到十五萬,而遼東郡的占地面積卻相當于后世N個地級市的面積總和,由此可見,遼東郡的土地是有多么的不值錢了。

  遼東郡的惠民政策十分的優渥,朝廷免費發放土地的同時,還會為其減免一部分的稅賦,饒是如此,仍然沒人愿意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十余年前,遼東郡的人口尚不足八萬,自打李滿于建寧元年(168年)上任遼東太守以來,在李滿的精心治理下,遼東郡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遼東百姓亦從中看到了盼頭與希望。

  外御異族,內修政理,薦賢納才,勤政愛民,李滿在短短數年的時間里,做了別人幾十年都未能做到的事情。

  李滿是典型的文武全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說的便是李滿這種人。

  在對待異族的問題上,李滿采取的是胡蘿卜加大棒的政治策略。

  李滿在遼東郡以北增設胡市,每月開市一次,由市緣與郡兵共同管理,軍隊在外維持秩序,市緣在內核收市租,開市期間,允許胡商前往市集,與本地商家、百姓互通有無。

  李滿規定,每支胡人商隊不得超過三十人,每次開市,僅限十支胡人商隊前往胡市參與貿易,余者,殺無赦。

  市集內,允許交易馬匹,但胡人必須在距胡市一里外下馬,胡商不許攜帶兵器,弓弩入市,違者,格殺勿論。

  起初,胡人多有不服,紛紛叫囂、反抗。

  結果,李滿用手中的瀝血破城槊好好的給他們上了一課,這一節課的名字就叫:順者昌,逆者亡。

  胡市的設立,為兩地百姓帶來諸多實惠的同時,亦為遼東郡贏得了來之不易的和平與休養生息的時間。

  李滿相信,假以時日,遼東郡定可與中原諸郡相媲美,甚至超越之。

無線電子書    漢末文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