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道人乃三清之一、盤古正宗,生來便具有大神通,此等根腳已令無數大能神圣羨慕不已,如今又拜道祖鴻鈞為師,得賜鴻蒙紫氣、誅仙劍陣、青萍劍等諸多寶物,有此等際遇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鎮元子與通天道人論道,不覺便被其昂揚之意所引,
心中頹喪之氣漸漸褪去,頭腦漸漸清明,道心也不在動蕩。
待論道結束,鎮元子的精氣神已完全歸位。
鎮元子知道這一切皆是好友刻意為之,他收起手中地書,深深鞠躬道:“鎮元子謝通天道友大恩!”
通天道人收劍歸鞘,
對這一禮坦然受之,大笑道:“你我同在道祖座下聽道,
你若為心劫所困止步不前,
貧道這求道路上豈不是又少了一位良友?”
“咚!”
洪鐘大呂自九天而來,洪荒各地潛藏的大能聞之皆大驚失色,混沌鐘的聲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此鐘一響不知又是哪家遭殃?
通天道人剛與鎮元子論完道,聞此鐘聲不由驚訝,連忙抬頭看去,卻見本該艷陽高照的天空,忽然有烏云升起,接著狂風大作,一片血雨淋漓降落,頃刻便化為瓢潑。
“血雨成河,神圣隕落。繼紅云之后,那妖皇又害了一位大能!”鎮元子攥著拂塵,狠狠地望著天空。
詹余心中有感,
急忙拿出周天星辰圖拓本觀看,
卻見此圖已暗淡無光,
他猛然急切道:“老師,這…?”
通天看向詹余,見其眼中神情便已知其意,他點頭道:“妖族的兩位皇者覬覦紫光夫人星主之位多時,混沌鐘響而血雨落,出手的當是太一。”
詹余一時有些恍然,那段斗姆宮修行的日子又重新浮現在了眼前,妖族勢大,紫光夫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自己這枚暗子終究派上了用場。
他又回想起最后一次與紫光夫人見面,那是在紫府洲的外面,她送出了大量星辰本源,這些星辰本源到現在自己也未完全煉化,還剩不少。
也許那時,紫光夫人已做好了與妖皇決戰的準備。
萬壽山外,通天道人與鎮元大仙相互拜別。
解開心結的鎮元大仙頗有斗志,他立愿道:“如今妖庭勢大,攪得天地間血雨腥風,我鎮元子也不能止步不前,
今日一別之后,貧道亦當閉關修行,
以證己道!”
“那通天便在此恭賀鎮元好友心愿得成!”
“也祝通天好友早日成道,為天地再添一圣!”
通天與鎮元子兩人卻不知今日之言一語成讖,之后兩人皆得償所愿,前者證道成圣,后者成就地仙之祖。
上清一行拜別了鎮元大仙,可捧劍大弟子詹余卻是陷入了沉默,任誰看得出他心事重重。
如今大家已知詹余乃是斗姆宮舊人,其心情低落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
孔宣、無支祁他們皆想相勸,連夔牛都想摻和一腳,開解一下老蛤蟆,可皆被老師通天給勸住了。
通天身為老師,看的最是清楚,自己這位捧劍大弟子起于微末,心智堅韌,非是一事可以擊倒,給些時間,他自然便能走出困境,旁人的勸解反而徒增其煩惱。
話說上清一脈下了萬壽山后,便直接繼續游歷,與此同時洪荒的斗爭也越發劇烈。
那妖族天庭奪得了星主之位后,徹底掃除了后顧之憂,勢力更加龐大,而天庭的老對手紫府純陽東王公見自己最為重要的盟友被滅,知道純陽宮再無更進一步的可能,不由怒火攻心,憤而引紫府大軍襲擊天庭。
紫府大軍與天庭兵將戰于南天門,攝于道祖鴻鈞之威,帝俊也不敢像對付紫光夫人一般與東王公全力開戰,遂派出太一陣前邀戰,以期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
東王公也知這是自己唯一挽回劣勢的途徑,若陣前決戰還不能勝那太一,那便萬事休矣,此世便再無實現心中抱負的機會,遂慨然應戰。
這一戰,東王公與太一戰于混沌之中,前者持后土至寶天地玄黃功德尺,后者手托先天至寶混沌鐘,兩大絕世強者對決自然精彩無比,只可惜此等絕世難求的場面無一人觀看。
一月之后,太一手托混沌鐘歸來,金烏袍已經破爛不堪,身上亦有金色的血液流出,可他的氣勢卻攀升到了極致,一聲怒吼便喝退了紫府大軍。
紫府仙眾見太一獨身而出,不見東王公,知道大勢已去,遂一潰而散。
殺紅云、滅紫光、戰東王公,太一東皇之名威壓寰宇,成為道祖鴻鈞之下的第一大能,妖族天庭聲勢無量再無掣肘,離那一統洪荒的至高果位只剩一步。
值此之時,洪荒大勢進入巫妖二元對立的局面,那因不斷斗爭而生的劫煞之氣亦悄然彌漫開來!
一路上,通天親眼見識到了巫妖勢力的擴張,與這些天地大族相比,昆侖三清的名號雖然響亮,卻有些勢單力薄了。
他心中不由生出一個年頭,若大開昆侖之門,廣納天地英才,會造就怎樣一副景象?
當年鴻鈞老師不也是開紫霄宮納三千聽道客,才有了道祖之名嗎?
這收徒之心一起,便不可遏止的瘋漲起來,于是本就一師、五徒、一騎的上清隊伍開始慢慢膨脹起來。
傳其衣缽乃是收徒的第一要義,于是通天收了多寶道人、無當圣母、金靈圣母、龜靈圣母四位親傳,此四位親傳皆是天賦異稟、根基深厚的修行天才,與孔宣一起,足以傳承上清妙法。
有事弟子服其勞乃收徒的第二要義,于是通天又收了隨侍七仙即金光仙、靈牙仙、虬首仙、烏云仙、毗盧仙、金箍仙、定光仙,這七者皆是實力深厚,得道多年又不愿投靠妖族的大妖,乃是招之即用的良材。
彰顯門第乃收徒的第三要義,于是通天又收了趙公明、三霄、呂岳、羅宣、石磯等一眾天分不凡的弟子…
自此,上清一脈未來開創萬仙來朝盛況的中流砥柱皆已立下。
待到通天道人此番游歷行盡而歸,已是萬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