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一十章 朱由榔的心意

  朱由榔近些日子心情很是不錯。因為皇太子朱慈煊的病情趨于穩定之后已經近乎痊愈了。

  雖然在這個時代得了肺癆之后很難做到真的除根,但只要將養的好不發病,和平常人還是沒有太大的區別的。

  朱由榔總算是長松了一口氣。

  畢竟他長成的皇子中只有朱慈煊一人,如果中年喪子對朱由榔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現在朱由榔至少不用再擔心接班人的問題,可以一心把精力放到北伐上。

  就在昨日他剛剛接到從山東前線發來的捷報。

  鄭成功、鄭經父子兩路大捷,先是鄭成功迅速拿下兗州,隨即鄭經率領水師奇襲登州,拿下了登州水城。

  這兩處州府雖然都處于外圍,但地理位置都很重要。

  明軍把這兩府控制在手中,進可攻退可守,占據了絕對的主動。

  對此朱由榔自然要大加獎賞,絕不能讓將士們寒心。

  只是有一點朱由榔有些為難,那就是如何定每個人的封賞規格。

  鄭成功和鄭經是父子,但若論功勞,鄭經的功勞絲毫不在鄭成功之下。

  朱由榔如果對鄭經刻意打壓以凸顯鄭成功的功績,那追隨鄭經的將士們會不會心生不服?

  這些看似不重要,但只要有一處處理的不妥當,就會引起很大的波動。

  北伐關鍵時期,朱由榔可不希望生變。

  但如果朱由榔一碗水端平,那鄭成功就會有些端不住了。

  做老子的比不過當兒子的,怎么也說不過去。

  這個分寸的拿捏,難啊。

  為此,朱由榔刻意喚來了張煌言問策。

  張煌言已經入閣一年多了,雖無首輔之名卻有首輔之實。如今文安之已經徹底退居二線,整日怡兒弄孫輕易不會過問朝政。

  朱由榔也希望文安之可以安享晚年,便刻意把擔子壓在了張煌言的肩膀上。

  拋開這些不談,就說封賞鄭家父子這件事,沒有人比張煌言更適合問策的了。

  畢竟張煌言曾經跟鄭成功朝夕相處,并肩作戰。

  對鄭經,張煌言也是世叔世伯一般的存在。

  由張煌言來評斷鄭家家務事是再合適不過了。

  卻說張煌言入宮之后,朱由榔便帶著他到御花園散步。

走到一處亭子前,朱由榔停下腳步背負雙手道:“朕召張閣老入宮,是有一件事問詢。山東大捷,忠王和忠王世子當屬首功,不  過該如何封賞朕還沒有想好。不知張閣老怎么看。”

  張煌言還以為天子找他來是為了什么事,見是為這事犯難,便和聲道:“回陛下的話,君為君,臣為臣。父為父,子為子。君臣綱常不可廢。以臣愚見,陛下若是封賞有功將士,忠王是一定要在忠王世子之前的。”

  朱由榔點了點頭道:“朕也覺得應該封賞忠王多一些。何況他們本就是父子,是一家人。封賞了忠王,也等于封賞了忠王世子。當然,忠王世子朕也會封賞,不然他麾下的將士們恐怕不會服氣。”

  朱由榔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鄭成功一家,還有依附于鄭成功一系的所有將士。

  “這件事就這樣吧。對于夔東十三家進攻河南遲遲沒有結果,張閣老怎么看?”

  朱由榔刻意把李定國、李來亨、鄭成功三人分派三個方向北伐,就是為了讓三人互相比較,相互競爭。

  唯有如此,他們才會有動力。

  如今李定國、鄭成功都送來了捷報,唯獨李來亨為首的夔東十三家沒有動靜。

  這實在有些反常,也說不過去。

  “陛下,這確實不太尋常。唯一的解釋是臨國公不想做出頭鳥,他想先看看別家立功后朝廷的態度。”

  張煌言思忖再三還是決定對朱由榔實話實說。

  畢竟李來亨等人原先是賊,且逼得烈皇殉國。

  雖然當今天子曾經不止一次的公開表示不會對原先的闖營追究,但李來亨他們心里沒底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李定國,雖然曾經也是西賊,但畢竟對當今天子有救駕之功,遠不是李來亨等人可比的。

  如果表現的太積極,功勞拿的太多,天子心里會不會不舒服?

  功高蓋主對于皇帝的心腹而言都是大忌諱,更不用說李來亨這樣的外人了。

  其中道理細細一想就能明白。

  朱由榔聞言陷入了沉默,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只是他一直都不愿意往這方面去想罷了。

  但換位思考,如果朱由榔在李來亨的位置,恐怕一樣會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生怕踏錯一步跌入萬丈深淵。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絕不是說說玩的。

  這方面,即便朱由榔一再表態,怕是李來亨還是心里沒底。

  沒底的情況下,他既不能表現的太出色,也不能不作為。

  不然就會落人口實,被人攻訐。

到時彈劾的奏疏捅到朱由榔那里,朱由榔即便不想理會怕是  都不行。

  “臨國公也太謹慎了吧。”

  朱由榔苦笑一聲道:“朕都沒想那么多,他倒是把事情都考慮到了。”

  “陛下其實這件事也好解決。只要陛下封賞了晉王和忠王,大體上臨國公就放心了。”

  朱由榔點了點頭道:“這件事就這么辦好了。還別說,看著前線捷報連連,朕心里有些發癢,想要御駕親征了。”

  張煌言聞言連忙勸道:“陛下可不能沖動啊。您現在就是大明的定海神針。若是您御駕親征,那朝中的諸多政務該由誰處理。太子殿下剛剛痊愈,可是受不得累啊。”

  朱由榔嘆了一聲道:“朕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朕也是隨口說說,過把癮。”

  如今大明重奪半壁江山,朱由榔自然不能再像兩年前那樣次次御駕親征,鼓舞士氣。

  那樣過癮是過癮了,但風險同樣是巨大的。

  萬一朱由榔有個什么意外,大明好不容易得來的局面就會毀于一旦。

  朱由榔不可能去冒這個險。

  太子還是太年輕了,稚嫩的雙肩擔不起天下這副重擔。

  十年,太子至少還需要十年的時間成長、歷練。

  在這個時期,朱由榔絕不會揠苗助長。

  三五第一_

無線電子書    南明第一狠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