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38章 有趣的文章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閱卷工作一切井然有序,在現在的這種制度下,出錯的概率并不大。

  屋內是整齊排列的桌子,每一排能坐三個人。

  左手邊第一個開始第一遍審閱,然后移交到右手邊第二個人進行復審,最后再給第三個人審核。

  當三個人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時候,則由輔佐的官吏將試卷取回第一個人面前印章進行最終確認。

  然后三個人挨個印章確認,當三個人名章被印上去之后,代表著這份試卷的閱卷工作已經完成了。

  也意味著這張卷子不可能在出現任何的問題了。

  除非上面給的標準答案有錯。

  等這邊審閱完之后,有人開始拿著卷子送去隔壁屋進行另外半頁的閱卷,同時將那邊審閱了一半的卷子拿來這邊審閱。

  兩個屋子交叉審核,一張試卷這才算是審核完成。

  而一張卷子審核完畢之后,則會送去另外的核分處進行最終的核分統計。

  核分同樣需要經過三個人來完成,第一遍核算,第二遍和第三遍為復核。

  更更重要的是,試卷是糊名的。

  也就是說,在最終所有卷子審核完畢之前,沒有人知道哪一份卷子是誰的。

  再一次從制度上杜絕了閱卷作弊的可能性。

  雖然隨機分配已經最大化的避免了這種現象,但凡事總歸是有意外的。

  而現在這種制度下,就拿這次的科舉距離。

  一份完整的卷子一共有八張紙,八張紙單是審核復核就需要四十八個人,核分又需要三個人,加上最后卷子歸納,總分合計三個人。

  也就是說,一份卷子需要經過五十五個人的手。

  單單是后面印著的名字,就有五十五個名字。

  如此復雜嚴格的制度下,更是將出錯的概率降到了最低。

  相比較于其他人的忙碌,陳平,蕭何,灌嬰三人則是稍微清閑了不少。

  他們不需要每一張卷子都去查閱。

  作為主審官,他們三個只需要對評分最高的那些策論卷子進行復審就可以了。

  閑的沒事的話,也可以隨時抽查任何一張卷子。

  當然,按照今年的規矩,他們三個在此次閱卷期間,需要查閱不低于二百份卷子。

  這里面當然也包含了本該他們復核的卷子。

  陳平拿起了一份剛剛經過了三個人審核的卷子,看了眼三位評審給出的分數。

  分別為一審十分,二審十二分,三審十一分。

  三位評審的分歧并不大,相互之間差個一兩分的也很正常,策論這東西不可能給出同樣的分數。

  同樣的,策論后面的兩次審核,并不是主抓一審是不是有失誤的。

  而是策論這東西他確實不太好說,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所以三位評審需要摒棄之前的分數,按照自己的感官給出自己認為合適的分數。

  然后三位評審給出的分數相加,再除以三,得出一個均分。

  這個均分就是這片策論的最終分數。

  畢竟一篇策論也不過二十五分的分值,差個五分,那就等于是五分之一的差距了。

  這要是不進行主審判定,一旦卷子公布出去,必然會引起巨大的爭議。

  看著手中這份被扣掉了十四分的高分策論,陳平也很好奇,不知道這是哪位神仙的作品?

  反正自科舉開創以來,陳平還沒聽說有哪位在策論這個環節中丟分超過一半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那種就是直接的零分了。

  很顯然,策論是一個拿分的重點,想要在科舉當中排列靠前,策論是必須要拿到高分的。

  不說二十五分,起碼也得在二十分靠上才行。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穩定進入下一個環節,甚至是進入到最終的殿試環節。

  陳平先是將目光放在了三位評審給出的結論上面。

  發現三位評審給出的結論竟然出奇的一致,雖然字面不太一樣,但是意思都是一樣的。

  總結一下就是一句話,內容浮躁,缺乏基礎數據,嚴重偏離現實。

  在總結一下,意思就是說。

  這位神仙的策論,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憑空捏造出來的,而且一點也不考慮現實情況,類似于一個人啥也不懂竟在那吹牛逼了一樣。

  當然,真正吸引陳平的,還是最后一句話,思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正是因為這最后一句話的存在,陳平才明白了三位評審為什么在給出了這種評論的時候,還沒有直接給零分的緣故。

  雖然你是在吹牛逼,但我覺得你的思路應該可以借鑒一下,所以給你個安慰分。

  這下陳平更好奇了,于是開始認真的拜讀起了這位神仙的大作。

  策論不長,只有兩張紙,規定也是最多不能超過兩張紙。

  在篇幅被限制的前提下,想要著重突出自己的文章,就必須要做出一定的取舍,同時也必須要對某些部分進行壓縮。

  這就比較考驗一個人的功力了,壓過了會讓文章看起來不太靠譜,壓的太少又會讓人覺得太散,沒有什么干貨。

  然而片刻間的功夫,陳平緊緊皺著眉頭放下了這份策論。

  “二位,我看到一份比較有趣的文章,你們來掌掌眼!”陳平拿著卷子走回主審位置,將手中的卷子遞給了蕭何與灌嬰。

  “剛下去就發現問題了?”蕭何瞥了眼卷子上給出的分數。

  平均分十一分,卻讓陳平說是有趣的文章。

  若是無趣,陳平自然不會將這份卷子拿回來。

  蕭何也不是沒有審過卷子,自然知道,像這種卷子才是最難審的。

  因為今年策論的三位評審,是兩位侍郎加上一位尚書組成的。

  意見可能會有所不和,但三人給出了幾乎同樣的分數,那恐怕還真就說明這份文章是有問題的。

  但這種事情好像也不太應該發生啊。

  三位評審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員,不可能同時迷了眼的。

  陳平微微一笑,道:“看完這片文章你就知道了!”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