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05章 朕對不起你啊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如果說非要讓王不餓從所有大臣中挑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那一定是陳鐵山。

  永遠都是任勞任怨,永遠都不會去跟別人爭搶什么。

  更不會心生不滿,也不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這一次依舊是這樣,當王不餓說出打算安排他去別的地方搞一搞的時候。

  陳鐵山竟然連問都沒問一句,更沒有表現出對這里的不舍,直接就應了下來。

  很多時候,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擁有一個這樣的手下,是會讓自己感到一些內疚的。

  身居高位是不假,可正是因為身居高位,才更顯得這種服從性的可貴。

  “如果是西域呢?”王不餓繼續說道。

  “不論是哪,只要是陛下安排的,臣絕不違抗!”陳鐵山恭恭敬敬的回應著。

  “你越是這樣,朕就越是覺得對不起你!”王不餓心中暗暗的嘆了口氣。

  人心都是肉長的,一次兩次,三次四次,誰都會被觸動的。

  “每到一個地方,剛剛穩定下來朕就把你調去新的地方,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這些年你所經歷的難處,朕都看著呢!”

  “當年跟著朕一起打江山的弟兄們,現在哪一個過的不舒服?哪一個還沒徹底的穩定下來?”

  “但是朕先前與趙佗有過約定,現在他完成了對朕的承諾,朕也要兌現當初給他的許諾。”

  “可是西域已經成為了大漢的領土,足有整個諸夏那么大的面積,人口雖然不多,但治理起來一點也不容易。”

  “朕去的時候就在想,回來的時候還是在想,可這想來想去的,除了你以外,朕好像也想不到誰能比你更合適的了。”

  王不餓巴拉巴拉的說道著,雖然不需要跟陳鐵山說這么多理由。

  但有些時候,收買人心還是很重要的。

  不能因為人家覺悟高,不能因為人家任勞任怨,不能因為人家太聽話了你就不考慮人家的感受。

  忠誠也是有個度量的,即便是君臣,也不能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的。

  “陛下能夠在這個時候想到臣,臣心中便已經很高興了,至少證明臣還是有些用的,別的什么臣也不敢跟陛下保證,但是臣會盡心盡力,盡量讓西域穩定下來的。”陳鐵山沒有去接王不餓的話,而是直接表態。

  皇帝拿出了該拿的姿態,作為手下,你不能順著桿子往上爬,那樣會顯得太不懂事。

  一次兩次的或許不要緊,但是三次五次的,終究是會惹人煩的。

  “這次要去那么遠的地方,你的家人呢?帶著一起去吧,到那邊修一座大一些的經略使府,多少也能解一些思鄉之苦。”越說下去,王不餓就覺得越是愧疚。

  “陛下,萬萬不可!”陳鐵砂連忙制止。

  又言道:“朝廷有明令規定,為官者,家有兄弟,不可攜親赴任。臣身為二品官員,又怎能破壞朝廷的規矩呢?這樣的話,將來以后其他官員便有了先例可循,大家都不遵守這項規定了,那國家還怎么治理?”

  異地為官的條令并不是表面上看著的那么簡單的。

  為了保證官員不在任地內亂搞,或者說為了保證不讓他們的家屬亂搞。

  對于很多方面都是有很明確的要求的。

  例如說家中有兄長或者弟弟的,可以將父母托付給兄弟來照顧。

  這一點并非不講人情,恰恰相反,這是講人情的體現。

  異地為官的要求最近也是幾百里,基本上不會在本郡任職,而吏部在安排的時候,也是盡量挑著遠一些的地方去安排。

  所以現在大漢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所有官員,在洛陽的除外,基本上都是在距離家鄉八百里以外的地方任職的。

  這么遠的距離,這個年代,即便是赴任,最多也就是一臺馬車。

  現在這么糟糕的路況,就算是有馬車,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也是巨大的折騰。

  甚至這折騰這一路之后,整個人的身體就毀了。

  所以,讓他們待在家中,恰恰是對人文的一種關懷。

  只有家中沒有兄弟,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不得不帶著父母妻兒一起赴任。

  而遇上這種情況,吏部那邊也是有備案的,在安排的時候,也是盡量安排的距離近一些,讓老人少一些折騰。

  但這次去西域不同,一去就是四五千里,往來一回就得大半年的時間,消息更加閉塞。

  去了以后,基本上不會接到家中什么消息了。

  說句不好聽的,按照現在家書的傳遞速度,若是陳鐵山的父母去世了,等消息傳到西域,在等陳鐵山交代完公務返回家中,老人的一周年都過了。

  同樣的,現在的漢朝也是有丁憂制度的,那么三年又該怎么算?

  按照這個路程,基本上回來一年去一年,在家待一年?

  那不就完全成了形式主義了嘛。

  所以王不餓才想讓陳鐵山帶著整個家族都過去了,雖然不可能都去,但總有愿意跟著去的。

  身邊都是親人,哪怕距離遠一些,也不會太過于思鄉的。

  “十年!最多十年,朕調你回洛陽!到時候朕親自到洛陽城外迎接你回來!”王不餓感動的說道。

  五年為一任,但西域那個地方五年也就是剛剛捋清楚而已,想要起步,至少也得十年起,甚至十年的時間都不夠。

  陳鐵山是王不餓信得過的人,但是接下來,他也得為陳鐵山考慮一個繼任者才行。

  十年,今年的陳鐵山剛剛三十八歲,十年之后四十八,不說正值當年,起碼也不算太老。

  這些年王不餓也又搞清楚了一個問題,壽命低的,多在基層。

  過多的夭折,拉低了整個時代的平均年齡。

  如果去掉那些夭折的孩子,其實大漢的人均壽命并不低,差不多有五十多歲那個樣子。

  而富貴人家的壽命會更高一些,因為他們不缺吃穿,身體不缺太多的營養成份,身體器官不需要透支工作。

  這一次,陳鐵山沒有在拒絕王不餓的好意。

  雖然他也不會在意到時候皇帝會不會真的出城來迎接自己。

  這些其實都是無所謂的,有些事情,只要心里面知道就行了。

  在陳鐵山看來,人嘛,說來說去,其實這輩子也就那么回事。

  前半生為自己,后半生為子孫,過度的名利心,反倒會讓自己機關算盡,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陳鐵山也不指望自己的后代能有多么的優秀,只希望能夠平平淡淡,平平安安的就行了…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