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8章 俺是向導啊……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阿查爾小心翼翼的坐進一只吊籃內,任由長城上的漢軍士兵將他吊起,然后整個人騰空升起,在站在長城上。

  雖然距離地面并不算太高,但此刻的阿查爾也還是滿心的緊張。

  站在城墻上,再放眼看去先前的戰場。

  阿查爾的心中更是充滿了震驚與恐懼。

  這哪里是什么戰場啊?

  到處都是七零八碎的尸體,戰馬的,人的,到處都是鮮血。

  這簡直就是一座地獄修羅場啊。

  “月氏人?”方虎緊緊的皺著眉頭。

  阿查爾根本就聽不懂他們的語言,而方虎也同樣的聽不懂阿查爾所說的話。

  根據城墻上的士兵提醒,方虎這才知道,阿查爾所說的有點像月氏人的語言。

  很快,軍中找來了會說月氏話的翻譯。

  沒有翻譯在場,倆人也只能是干瞪眼,各自說著各自的話,相互之間誰也聽不懂。

  鎧甲對于漢軍來說意味著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現在這身鎧甲卻出現在了阿查爾的身上,這又意味著什么?

  在確認阿查爾是月氏人之后,方虎便意識到可能有禁軍在草原上遇害了。

  但緊接著一個新的疑惑又出現了,禁軍為什么會出現在草原上?

  隨著翻譯的到來,方虎心中的誤會得以解除。

  “校尉,他說鎧甲是陸使給他的,一共給了三套。”翻譯說道。

  “陸使給的?”方虎愣了下。

  陸使自然就是陸賈,去年奉命出使月氏的使臣。

  漢軍能夠得到這么多的戰馬,就是靠著陸使去達成的交易。

  可以說,陸賈現在在大漢的名聲并不差,很多人都知道他。

  而陸賈更是因此被封陸渾侯。

  直到陸賈被封為陸渾侯這個奇怪的封號之后,有關于陸賈的身份這才得以公開。

  原來陸賈這一支,是目前為止大漢鮮有的少數民族之一。

  他們的祖上來自敦煌,東周時期,也就是大概公元前六百多年,至今四百多年前,他們遷徙到了洛陽周邊,現代的伊川。

  因其戎人之國,故被稱之為陸渾國,陸渾戎,屬于姜戎的一支,炎帝的苗裔。

  當然,陸渾國的命運也是有些凄慘的。

  他們顯然忽略了中原王朝殘酷的競爭,遷徙至此之后,僅僅百年時光,便被晉國給滅掉了。

  而陸渾國的遺民按照諸夏人的習慣,便以國為姓。

  發展至今,陸,魯,路,盧,蘆等基本上都是他們的后裔。

  王不餓也是在冊封陸賈的時候才突然想起來,原來陸渾國在兩千多年后也并非什么都沒有留下的。

  至少還有一座水庫是以他們命名的,雖然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名字的來源。

  但是現在,陸賈因為出使的成功,為大漢換來了二十五萬匹戰馬,讓漢國解決了備戰中最大的一個難題。

  得利的不僅僅只是陸賈,還有幾乎整個陸渾國的后裔。

  雖然沒有那么明顯,甚至他們自己都忘記了自己的祖先是在數百年前遷徙過來的。

  而這也正是中原王朝的恐怖之處,舉國遷徙而來,數百年后,你的后人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應該與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好像是有這么回事!”聽聞身著禁軍鎧甲的并非是禁軍,韓信也就走了過來。

  不是禁軍,意味著沒有什么秘密可言了,韓信也就不需要再去避讓什么的。

  “本將軍聽聞陸使出使途中,曾讓向導為其搜尋草原有毒之物,每尋得十種不同的,便贈予他一套鎧甲兵器,最終那向導找到了二十多種,陸使便贈予了他三套,這些有毒的草現在我們這里基本上都快認全了,只有少數沒有找到…”

  作為主將,韓信知道的自然要更多一些。

  陸賈帶回來的標本已經干了,跟生龍活虎的時候樣子還是有些區別的。

  加上數量有限,于是韓信便讓人帶著標本到草原上去找,然后讓將士們來記住這些有毒的東西。

  據說陸使在月氏王庭的時候,險些就因為吃了這些而喪命,還是那位向導及時發現了,這才挽回了陸賈的性命。

  “你是當日陸使的向導?”方虎有些驚訝,覺得這未免也太巧了吧?

  茫茫人海,這都能碰到?

  “對,就是我,當時…”阿查爾小雞啄米似的解釋著自己的身份,從與陸賈相識,再到前往王庭,最后分別,要多詳細說的就有多詳細。

  方虎信了!

  韓信也信了!

  他們倆一個是足夠靠近大佬,一個自身就是大佬,或多或少的,都聽聞過一些陸賈出使的經過。

  當然,確認阿查爾到底是不是陸賈的向導這件事情,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方虎在意的是,到底有沒有禁軍士兵在草原上被害的消息。

  而現在基本上排除了這個情況的。

  “匈奴人為何會追你們?又來了多少人?”韓信當即問道。

  根據情報顯示,匈奴人現在的重心不該在這邊的。

  東胡人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在面對這么一個強敵,而且東線不斷傳來匈奴在備戰東胡的消息的前提下,匈奴人又為什么突然出現在西線?

  對于韓信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深挖的問題。

  “不知道啊,我們正在放牧,他們突然就來了,四面八方的都是匈奴人,少說也得有七八千人那么多。”阿查爾手舞足蹈的說著,語氣中也帶有一絲的后悔。

  月氏人大部分都南下了,他們這個部族因為本就靠近漢境,自身的牧場又不錯,所以就不覺得匈奴人會南下。

  就算南下了,他們也可以快速的南下去尋求漢軍的庇護。

  但是現實狠狠的打了他們一個耳光。

  去年匈奴人來了,他們損失了不少,現在匈奴人又來了,他們損失的更多。

  只不過去年是別人代替他們損失了,今年則輪到了他們,原本的大后方突然變成了前方,思想一時間沒有轉變過來。

  “七八千人?”韓信快速的思考著。

  若匈奴人來了七八千人,那么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有一半了,剩下的人數似乎也不算多。

  而古往今來,諸夏王朝在對陣游牧民族的時候,戰果往往都是很難確定的。

  對此歷史上最有名的便是趙國大將,武安君李牧。

  李牧曾經精選戰車一千三百多輛,戰馬一萬三千多匹,敢與沖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前前后后加起來差不多二十萬人的配置。

  即便如此,也還是要設計勾引襜襤人過來,一番血拼,這才殺死了襜襤十萬余人馬。

  這個十萬余人馬指的可不是十萬人,注意后面還有個馬字。

  當時的襜襤若真有十萬騎兵,李牧的二十萬人是遠遠不夠的。

  實際上斬殺的襜襤人也就不到三萬,更多的還是馬匹什么的,畢竟十萬弓兵不是鬧著玩的。

  即便如此,襜襤也亡了。

  現在的匈奴,能拿出一萬戰兵的部落,基本上也就屬于有頭有臉的那種了。

  而自李牧那一戰往后,諸夏王朝在對待游牧民族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再出現過那么大的勝利。

  韓信曾翻閱資料,發現令草原人聞風喪膽的蒙恬,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多能拿的出手的戰績。

  更多的還是修建長城,邊境部署,讓前來進犯的游牧民族無計可施,甚至可能把自己給交代道這里。

  因為防線的穩固,如同一道墻一樣密不透風,不給他們任何的機會。

  再去翻越各種資料,然后又發現,古往今來,主動出擊,深入草原去攻擊游牧民族的事情,在諸夏王朝的歷史上,是沒有出現過的。

  韓信現在已經做到了許多前人不曾做到的事情,而作為一個正在創造歷史的人,他當然希望可以創造更多的歷史,讓后人們頭疼找不到自己該玩點什么花樣才能青史留名。

  “你確定只有七八千人?”韓信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阿查爾。

  即便就此收兵,上報朝廷,憑借著斬殺敵軍兩千余人這個戰果,韓信就能夠得到不菲的封賞。

  但他卻不能滿足于此,兩千多人,對他來說,還太少了。

  “我親眼見到的就是這么多…”

  “傳令,前軍三營,即刻雖本將出擊,還有,帶上他們…”

  天才一秒:m.biqugeg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