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37章 朕的,都是朕的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王不餓的這套方法讓人覺得有些太過于匪夷所思。

  方式并不新,這不就跟先前的借糧交稅一個道理嘛。

  但是那些借糧…

  蕭何突然看向王不餓。

  “陛下,這若是還不起錢的話,院子是要被收回來的吧?”

  “這不是很正常嗎?”王不餓疑惑的看著蕭何。

  我借給你錢買房子,你還不起帳,我不把房子收回來還免費給你住?

  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好事?

  一天天的不干正事都想啥美夢呢這是?

  “不是,陛下,臣說的是利息的事情,這個您打算怎么制定?”蕭何連連搖頭。

  雖然他也知道這是正常的,但這事讓朝廷來做,未免顯得太掉面子了。

  歷來哪個有面子的朝廷天天把錢掛在嘴上的?

  又表現的這么市儈的?

  “大家自己的事情,利息就定的低一些吧,若是要向朝廷借千兩,借期五年,則共需歸還千一百兩,分為五年,每年歸還二百二十兩即可!”王不餓沒想過要在這些官員們身上賺太多的錢。

  百分之十的利率看起來很高,但王不餓計算的卻是五年的一次性利率。

  平均到五年的話,其實也沒多少。

  當然,太復雜的利率計算,王不餓怕大家搞不懂,雖然他自己也不是太明白。

  但現在做生意,還是一口價約定好的比較合適,就算是那些官員們,他們也未必就懂這些。

  至于說兩這個單位,剛穿越那會兒王不餓還在好奇兌率是多少。

  后來才知道自己魔怔了,錢不一定非要有個兌率的。

  黃金為上幣,銅做的半兩為下幣。

  上幣一般用于賞賜,懲罰,也可以直接用,基本上就是一對一的用。

  他跟半兩就像是十塊和一塊錢的定位一樣,只是面值大小不同罷了。

  而秦的法定貨幣是半兩,所以人們常說的并不是幾枚銅錢,而是幾兩錢,一兩就是一枚半兩。

  王不餓的話讓蕭何猛的松了口氣,還好,這個利息收的并不高。

  借千兩,每年只需要給二十兩的利息,這種好事上哪找去?

  “陛下,這樣的話恐怕大家都會來借錢的啊…”張蒼突然間又一次感覺到自己的血壓在飆升著。

  “讓他們借唄,有什么好怕的?”王不餓無語的看著張蒼,給了這個政策就不怕人來借。

  “戶部沒那么多錢,就算把臣賣了,也沒那么多錢…”張蒼雙手一攤,我攤牌了,你看著辦吧!

  “死腦筋!”王不餓瞥了眼張蒼,第一次覺得這個大數學家咋感覺這么笨呢?

  而已經被王不餓給整的神經質衰弱的張蒼,依舊一臉的淡定,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

  似乎是在說,我就這樣了,就算撤了我,就算殺了我,就算把我切了送宮里面當太監,我也沒有辦法的。

  “發展經濟,眼光自然要朝前看的,就拿五年期為例,假如有一百畝地,每畝地價四百兩,建成房屋一百座,售價一千兩,這是多少錢?”王不餓直勾勾的看著張蒼,開始手把手的掰扯道。

  張蒼開始皺著眉頭計算著,不過這個單位似乎有點大,不太好計算。

  然而王不餓卻輕飄飄的秀了起來,這種簡單的算術,后世三年級以上的孩子都會算。

  “地價為四萬兩,售價十萬兩,地價的四萬兩是直接進入國庫的,而房屋建造的成本,暫且一座算三百兩,這便有三百兩的盈利,十五稅一,這一座院子,朝廷可征稅二十錢,一百座便是兩千錢,若行情如此,朝廷便可以在第一年收回四萬兩地錢,二千兩稅錢,及第一年兩萬二千兩的還款,共計六萬四千兩…”

  “這…”

  “這…”

  張蒼突然覺得有些頭暈腦脹,真要是這么算起來的話,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投出去十萬兩,第一年就能回本六萬四千兩,往后四年,每年回本兩萬二千兩。

  等于是五年一共能收回來…

  多少來著?

  哎呀陛下真壞,算賬就算到底嘛,這么大的數字,臣咋心算喲真是…

  總之,經過王不餓的這么一番算賬,不僅讓張蒼感覺到這事可以干,就連其他大臣們也都同樣覺得這事是可以干的。

  賣地的錢雖然是一次性的,但大漢現在最缺的就是錢,沒有錢什么都干不了。

  而糧食,其實是在一直掉價的。

  原因有很多,這幾年幾乎都是風調雨順的,而漢國又一直把戰爭放在自己國土以外去打。

  幾乎不征召徭役,這種做法讓漢國在征戰的同時,國內也得到了幾年喘氣的機會。

  有了大量勞動力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所帶來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糧食產量年年增加。

  再加上漢國建立以后,三六免稅的政策,這就導致了民間的糧食囤積數量達到了空前的數字。

  物以稀為貴,到處都是糧食,價格自然上不去。

  若不是漢律沿襲了秦律,對糧價始終保持統一,不準高也不準低,糧食的價格現在怕是早就雪崩了。

  當然,不會有人嫌棄糧食太多的。

  但誰都想家里日子過的好一些,有多余的糧食,拿點去換點其他的生活必備品他不香嗎?

  是肉吃膩了?

  還是鹽它不咸了?

  或者身上的衣服他就穿不爛?

  所以說,歌舞升平的日子雖然還沒有到來,但是王不餓大力推廣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在間接的影響到了民間的生活。

  例如說農具,現在的漢國還達不到每戶一座新農具的水平。

  所以只允許每個里,合起來采購一架鐵制農具。

  可以用錢,也可以用糧食,糧食在現在也是貨幣以外的硬通貨。

  而用貨幣的實際價格,會比用糧食支付的價格低一些。

  所以就造成了這么一個情況,這個冬天在礦上,在各地做工的人,都選擇拿錢來買,而沒有做工的,只能拿糧食去買。

  王不餓很清楚經濟發展的規律是需要有大量的人口參與進來的。

  而當下農業的發展,同樣需要大量的人口。

  就目前而言,漢國的經濟騰飛期,只有在每年的冬季末尾,春季開始這一段時間。

  不過王不餓一點也不急。

  就先從對農業生產影響比較小的洛陽開始改革吧。

  能在這里居住的,不是各地的土豪就是官員,要么就是來往的客商。

  這幫人是最有錢的,也是最好宰的。

  至于說按照這個模式會不會培養出幾個富可敵國的超級家族。

  說到這里,王不餓就呵呵了。

  別忘了,這里是古代。

  也別忘了,朕是皇帝。

  更不要忘了,這座江山是朕的,天下的一切,也都是朕的。

  規矩會不斷的完善,也會越來越嚴厲。

  王不餓已經在默默的期待著看哪個老倒霉蛋第一個碰上自己手中的屠刀了。

  然后突然想到了另一個模式,在經濟困難的時期下,在各方各業都不發達的時期下。

  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而這個力量自然不能讓那些貴族們先去集中起來。

  這個事得朝廷來搞。

  于是王不餓再次看向還在震驚外帶懵逼中的大臣們,說道:“商部可以搞一個新的部門,專門用來投資各項事宜,例如說這次賣給官員的院子,商部就可以參與一下,所獲盈利,六成歸戶部,四成留在商部用于其他項目的投資開發。”

  “這…”

  王不餓的話再一次讓大家震驚。

  所有人,有一個算一個的,就連張不衣都不例外。

  朝廷直接參與經商?

  這簡直就是前無古人,聞所未聞啊!

  “陛下,這…這不合適吧?”蕭何磕磕巴巴的看著王不餓。

  然而王不餓卻大手一揮,道:“又沒讓你去與民爭利,再說了,能跟你爭的那些叫什么民?到時候你商部給的工錢,始終比其他人高一些不就行了?”

  天才一秒:m.biqugeg

無線電子書    大漢從吹牛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