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能夠被稱之為改變研究格局的論文,事實上并不多。
但是,和以前那些改變研究格局,創建某一學科的新研究理論不同。
陳舟這篇被稱之為改變研究格局的論文,所改變的是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也正如陳舟為這篇論文所起的名字一般,論量化計算法在學科課題研究中的實用性。
通過量化計算法這一研究工具,將很好的量化在科研過程中,各個研究因素。
從而使得研究人員,不會忽視那些,并不起眼,卻十分重要的內容。
這樣的話,在包括物理學、化學和材料學之內的,多學科的研究中,將極大的提升研究人員的研究效率。
同時,也將使得各學科的研究,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這,也正是《Science》給出“改變研究格局的論文”,這一極其有分量的評價的原因。
而《Science》上的這一評價,也就直接把這篇本就已經是頂刊的學術期刊,給帶出了圈。
除了那些一直關注著陳舟這篇論文的學術論壇外,國外的各大社交軟件,各大媒體平臺,還有各路吃瓜群眾,不斷的擴大著這篇論文的影響力,也不斷的帶著這篇論文持續出圈。
尤其是米國各界的人士,幾乎都參與到了這次的出圈活動中。
米國那些著名的影星,也都開始就這篇論文,發表自己的看法。
雖然他們不太看得懂,也不太知道論文中的量化計算法,該怎么去使用。
但是,他們的影響力,確實夠大的。
也因為他們這些著名影星的關注和轉發,才使得陳舟的這篇論文和《Science》一起,快速的出圈。
除了著名的影星外,還有許許多多著名的體育明星,也加入到了其中。
只不過,在世界各國,都因為這篇出圈論文和頂級期刊,而爆發出熱烈討論,為陳舟的研究成果而驚嘆之時。
學術界,米國的學術界,率先傳出來了另外一種聲音。
這種聲音倒不是對陳舟進行反駁,還是怎么樣。
這種聲音,只是有些酸罷了。
米國的學術界,諸如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哈佛等高校的教授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幾乎像是商量好一樣。
俱是發聲表示,對于陳舟的離去,有著極大的遺憾。
對于陳舟選擇回國,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們可以理解。
但是,對于他們自己,當初沒有花費十足的精力,去留下陳舟,他們感到十分的懊悔。
這樣天才般的年輕人,沒有留住,他們覺得已經不僅僅是米國學術界的損失了,更是米國的巨大損失!
而隨著學術界的這些聲音,開始從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哈佛等地,逐漸傳開,逐漸變多時。
米國的媒體們,首先繼承了這種酸酸的感覺。
然后是大量的吃瓜群眾們。
他們甚至認為,米國錯失了一位愛因斯坦式的學者。
再然后,就是米國的各界人士了。
大家普遍覺得,既然陳舟在米國留學,還參加了米國的研究機構,借此更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那么,米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沒有能夠留下陳舟,確實十分的遺憾。
畢竟,人才是真的要靠誠心去打動的。
事實上,在之前的時候,陳舟連續解決多個數學猜想時,米國學術界,就有這樣的聲音了。
只不過,那會的聲音還很小。
而這一次,只因為這可是真正改變研究格局的論文啊!
能夠做出這樣研究成果的年輕學者,其身上所蘊藏的巨大價值,已經不能讓他們再繼續小聲音的惋惜了。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麻省理工的教授,爆了一個大料出來。
那就是,他們當初曾聯名要求米國政府,花大力氣去留住陳舟。
但是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米國政府的重視。
這一個大料一爆出來,頓時米國這邊的聲音,變得更大了。
不過,這些聲音開始針對起了米國政府。
各界人士都開始質問政府,為什么放棄這么優秀的人才?
還是說,我們能夠培養出媲美陳舟的人才?
如果能的話,那么這個人現在在哪呢?
對此,米國政府連應急措施都啟動了,就為了能夠更好地公關。
他們表示自己,當初是安排了相關人員,與陳舟教授進行了接觸的。
但是,陳舟教授并不愿意留在米國,他們也沒有辦法。
對于政府的危機公關,米國各界人士,其實并不買賬。
而且,這其實也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最終的結果。
米國這邊的輿論,一變再變的態勢,其實也出乎了其他國家的預料。
畢竟,大家都在興奮的慶祝陳舟教授的這篇論文呢,怎么你們國家,就突然換了個畫風?
這件事也同樣出乎了陳舟的意料。
陳舟倒沒有主動去關注這件事,他只是被動的從張一凡那里,獲得了這一信息。
在從張一凡的口中,聽到這件事后,陳舟的表情就變得古怪起來。
他可沒有替米國政府說話的打算。
相反的,他覺得是否有必要澄清一下,別人在自己身上撒的謊呢?
因為,米國政府口中的相關人員,他可是一個都沒接觸過。
至少,他從來不知道,那些希望留住自己的學者和教授們,哪位是代表米國政府來的。
當張一凡聽到陳舟的這個想法后,立馬便是眼前一亮。
張一凡雖然身在米國,也是麻省理工的學生。
可他儼然一副看戲不怕事大的模樣。
他不斷慫恿著陳舟,這種平白被人拿來撒謊的事,怎么能忍?
這必須得主動站出來,幫助米國政府,挽回聲譽呀?
可不能讓米國政府,在信譽的滑坡上,越滑越遠了。
畢竟,一個謊言,是需要無數個謊言來圓的嘛。
不得不說,聽了張一凡一席話,陳舟覺得十分有道理。
只不過,現在的他,可沒有這個時間,去搭理米國政府這破事。
對此,張一凡連連表示,這種事,哪需要大佬親自動手。
就交給他和陳海寧來就行了。
陳舟想了想,覺得似乎有點道理。
隨即,陳舟就給陳海寧去了個電話。
當陳海寧聽到陳舟的話后,立馬就來了興趣,甚至比張一凡的表現還要興奮。
要知道,這種平白被人拿來說謊的事,怎么也是不能忍得呀。
對于陳海寧和張一凡兩人,所表現出的極大興奮。
陳舟只是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然后把這件事的“澄清工作”,交給了兩人。
當然,澄清工作得以陳海寧為主,張一凡為輔。
張一凡和陳海寧兩人都沒有意見。
隨后,張一凡便開始為陳海寧收集起了資料。
陳海寧則開始以陳舟的名義,去起草這份幫助米國政府的澄清聲明。
至于陳舟,便也沒再關注這件事了。
但和陳舟預料的一樣,在陳海寧以他的名義,發布了這份澄清聲明后。
米國政府一下子,便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本來,米國政府的解釋,各界人士就不怎么買賬。
現在倒好,居然連這個解釋,都是杜撰的。
那他們怎么能忍?
米國政府的公信力,一下子面臨了危局。
而那位本來就沒怎么在意這件事的總統,在這時,也反應了過來。
只不過,對于他一開始默許的措施,卻是沒有絲毫悔意的。
他只是覺得陳舟這個人,實在是可惡。
人都已經走了,還給他招來這么大的麻煩。
相較于米國政府的不愉快,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倒是愉快的很。
尤其是華國。
華國科技部門,某間辦公室里。
李振邦正在跟政務院老領導通著電話。
而李振邦的手里,正拿著關于米國政府失信一事的報道。
“老領導,跟您匯報一件有趣的事…”
當李振邦一臉笑意,準備把這件事好好跟老領導說一番時,卻聽到老領導樂呵呵的說道:“是關于陳舟教授的事吧?”
李振邦雖然有一些驚訝,畢竟他手里拿到的,可是第一手報道,但他卻也很快反應過來。
“老領導,看來您早就關注這件事了?”
老領導仍舊笑呵呵的說道:“咱們老對手的事,多少還得關注一點的。雖然他們在這件事的處理上,確實有點臭…”
聽到老領導這么說,李振邦也跟著說道:“老領導,您的形容,簡直太形象了!就是臭!本來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可顯然,這位總統先生的關注點,跟一般人,有些不太一樣…”
“呵呵…”老領導又是笑了笑,卻也沒在這件事上,再多說什么。
頓了頓,老領導轉移話題道:“你知道陳舟教授,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嗎?我聽說,國際數學家大會馬上就要召開了,他那邊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助的地方嗎?”
聞言,李振邦想了想,說道:“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據我的了解,陳舟教授在高能所的研究課題,分別交給了克羅斯教授和高結教授,課題的研究,也正在穩步進行著。而陳舟教授本人,好像又在閉關搞研究。至于具體的研究內容,我倒是不太清楚…”
李振邦剛說完,老領導便說道:“振邦啊,像陳舟教授這樣的優秀人才,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在他回國后,就不管不問了。他有著毅然回來的決心,我們就應該有保障他這個決心的行動!”
李振邦連忙應道:“老領導,您批評的多,是我做的不夠!”
聽到這話,老領導的語氣稍緩:“振邦,我倒不是批評你,我只是提醒你。你作為科技部門的領導,理應更多的關心一下,我們的科研工作者。包括但不僅僅是陳舟教授。”
李振邦回道:“老領導,我明白!”
又跟老領導聊了一會,李振邦才在老領導掛斷電話后,放下手中的電話。
看了看手中的報道,李振邦的心情,大為舒暢。
這是多少年來,華國的學者,使得米國政府洋相大出?
這件事,簡直是讓人太舒心了!
尤其是對于李振邦這樣在科技部門工作的人來說。
他太了解華國學術界,在國際學術界,特別是在米國學術界面前,是有多么的沒有話語權。
但是現在,不一樣咯,要改變咯…
李振邦想到這,臉上不由得便浮現出了一抹笑意。
他放下手中的報紙,想了想,決定還是先不給陳舟打電話了,先去高能所了解了解情況。
事實上,即使李振邦現在給陳舟打電話,也肯定是打不通的。
因為,隨著7月25日這個時間節點的逐步逼近,陳舟已經開始將閉關升級了。
除了郵件和信息外,他已經斷了其它的聯系方式。
實際上,陳舟這么做,除了課題研究的需要外,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他的電話,最近快要被打爆了。
各路媒體記者們,都找到了陳舟的電話號碼,開始狂轟亂炸般的,想要聯系上他。
畢竟,那份澄清聲明,實在是太過勁爆了。
可偏偏發聲明的人,不是陳舟本人,只是以陳舟的名義去發的。
這些媒體記者們,就想要聯系上陳舟,作進一步的核實。
順帶的,再采訪采訪陳舟。
而除了這些記者們,還有不知道從哪搞到他電話的陌生人,各種奇奇怪怪的電話,都打了過來。
以至于陳舟實在是被煩的不要不要的。
最后,只好采取這種果斷的措施。
一下子,世界徹底清靜了,只剩下陳舟自己與面前亟待攻克的難題。
陳舟對于規范場理論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很深的程度。
只不過,距離徹底解決這個難題,卻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但是,陳舟對于楊米爾斯規范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這一千禧年大獎難題,卻是已經走到了最后一步。
說起來,隨著約定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國際數學聯盟那邊催稿的頻率,也從一周左右,變成了四五天。
上一次,國際數學聯盟那邊的催稿,就在昨天下午。
對于催稿這人的毅力,陳舟其實蠻佩服的。
這可是整整催了快兩個月呀!
在上一次催稿過后,陳舟也就決定,一定要趕在下一次,估摸著也是最后一次催稿之前,搞定楊米爾斯規范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問題!
現在,他終于走到了最后一步。
楊米爾斯規范場究竟存在,還是不存在?
那個被稱之為“質量間隙”的質量間隔假設問題,究竟該如何解?
陳舟終于快要回答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