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六章 遇老僧,小沙彌

無線電子書    從蜀山世界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斜陽初沉,明月未升,半天紅霞,燦如翠綺,正是黃昏以前光景。

  石生一路積修,不知不覺來到五臺山,御空俯視,就在腳底,滿山云霧迷茫,遠近峰巒浮沉在云霧之中,如海中島嶼一般,僅僅露出一點角尖。

  再看云層以下,各廟宇人家,已上燈光,宛如疏星羅列,梵唄之聲,隱隱交作。不時傳來幾聲疏鐘,數聲清磐,越顯山谷幽靜,佛地莊嚴,令人意遠。

  石生知道此時半山以下正下大雨,天色陰晦,所以月還未出,便上燈光。這五臺山為佛門重地,文殊菩薩曾現化身,靈跡甚多,故而古剎林立,并不奇怪。

  聽著下方僧寺疏鐘清磐,禪唱梵音,石生頓時生了游歷之心,于是降下劍光。

  及至落地,來到一片茂林,嘉樹蔥籠,現出紅墻一角。一陣風過去,微聞梵音之聲,果然是清修福地。

  石生走近寺廟,見匾上書有“凈慈寺”三字,輕叩了幾下木門,然后垂手靜候。

  剛敲門沒過多久,門便大開,現出一個年紀似有六七歲光景的小沙彌,面如滿月,生得矮胖,穿了一件破舊僧袍,卻是非常潔凈。手持著一盞燈籠,圓眼大睜,望了望石生,口中念了一句佛號,然后問道:“這位檀越,此時敲門,所為何事?”

  石生嘴角含笑,行了一個道禮,方才答道:“我乃是一名過路人,游經此地,忽聞梵音,心有所感,因而敲門拜歇,若有打擾之處,還望見諒。”

  小沙彌回道:“檀越客氣了,家師在寺內清修。檀越若是不嫌棄此處簡陋,可入內一晤。”石生忙道不會。

  小沙彌走在前頭引路,石生隨之入內。見當中草堂蒲團之上,坐著一個白發壽眉,老態龍鐘的老僧,手握一串念珠,穿著一身黃葛僧衣。加上小沙彌,全寺竟無第三人,陳設也極簡陋,只是當中供著一個軸佛的繪像,連尊塑像都無。

  石生上前鞠身行了一禮之后,便從懷中取出幾粒銀子交與老僧,以作香火錢。

  老僧擺了擺手,言道:“貧僧已證功果,將要滅度,此身外之物已是無用。檀越因緣際會來到此處,自有一番因果。貧僧厚顏,可否拜托檀越允我一件事?”

  石生忙言道:“大師請說,石生若是能辦到之事,定當竭盡全力。”

  老僧甚是慈眉善目,言道:“貧僧僅存的煩惱牽連,便是我這小徒兒了。他夙孽甚重,萬難幸免。貧僧想請檀越帶我這徒兒去那大雪山倚天崖,謀求一線生機。我身無長物,唯有手中這長伴多年的念珠一串,可為謝禮,還望檀越不要嫌棄。”

  石生連忙擺手,言道:“大師之請,石生定當竭盡全力,不過這謝禮,就不必了。”

  老僧笑道:“檀越可知,佛門修得功果,需了結諸般俗緣塵事。檀越若是不收,貧僧就無法麻煩你了。為了貧僧早登極樂,還請檀越收下此念珠。”

  石生聞言,答道:“既然如此,那晚輩便不再推辭了。”然后雙手接過念珠,想著一會再轉贈小沙彌,物歸原主。

  老僧似是看出石生所想,只是笑了一笑,微一點頭,二目便已垂簾,不再出聲言語。

  隨后便聞得有旃檀異香,滿布室內。

  石生定睛一看,老僧已經圓寂。一旁的小沙彌神色平和,合掌喃喃。

  二人送老僧歸真,石生施法封藏老僧的法體,免受異派妖邪侵害,然后帶著背負行囊的小沙彌,走出寺廟。

  剛一邁出寺廟大門,便起大霧,再一回顧,寺廟已然全隱。試照原來步數方向退回,終是無門可入。

  小沙彌朝著寺廟原址,叩了幾個頭,然后起立,言道:“檀越,寺廟已被佛法隱藏,你我皆尋不到,日后亦也不會現于世間。我們還是早些趕路吧,否則遲則生變。”

  石生點了點頭,暗想:“那位老僧想必是位非常人物,我雖性情溫和,但并不會如此這般,輕易信人,隨意許諾。不知怎地,就覺得他很是可親,暗運玄功,神臺清明,并非為法術所迷惑導致,想來是自心所得。”

  一念愚則波若絕,一念智即波若生。

  一念即起,因緣締結,因果糾纏,氣數有所關聯。

  當石生應承老僧之請時,遠在紫云宮內的紀寧,忽生感應,眼簾輕抬,琉璃雙眸半睜,神光溢溢,默運玄功,澄神內視,暗自施展紫府秘笈上所傳的“紫薇斗數”,進行占算。

  過了一會,紀寧方才窺得一些天機,道了一聲:“有趣。”

  紀寧想了想,還是屈指一彈,一道銀光破空而去。

  小南極,金鐘島。

  葉繽正在教導門下弟子朱鸞、朱紅,忽見一道銀光直面而來,識出是有人飛劍傳書給自己,連忙伸手接過,展信一閱,乃是紀寧自紫云宮發來的一封飛劍傳書。

  沉吟半響,葉繽揮退二徒,回宮取上法寶,將手一舉,化作一片彩霞,騰空而去。

  拜別完老僧后,石生候到天色甫明,帶著小沙彌,雙足一跺,便駕起遁光,沖霄離去。

  期間,石生想要將念珠還于小沙彌,小沙彌執意不收,言道:“家師已將這串念珠贈與檀越,一番心意,還請檀越莫要推辭。”

  幾番推讓,都未有結果,石生無法,只能收下。

  遁光神速,石生帶著小沙彌,不消多時,便已進入四川境內。經過巫峽上空時,二人偶然目注下方,瞥見層崖峽峙,江流如帶。那么蕭森雄奇幽險的川峽,空中俯視,直似一條蜿蜒不絕的深溝。水面既窄,當日天又睛和,江上風帆三三兩兩,絡繹不絕。過灘的船,人多起岸,船夫纖拉著搶上水,動輒數十百人拉著一條長纜,盤旋上下。于危崖峻壁之間,看去直似一串螞蟻在石邊蠕動,那船也如兒童玩具相似。

  石生與小沙彌皆是難得出外,覺著好玩,左右還早,所御遁光無形無聲,外人又看不出,便把遁光降低,沿著川峽西行。人一降低,景物顯大,覺出江山之勝,與空中所見別是一番景象。

  石生受紀寧的影響,也有了山水之癖。小沙彌自出生便在寺廟之中,未曾見識過外面的繁華人間。

  二人一朝初見川峽風光,皆是歡喜。

無線電子書    從蜀山世界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