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馬革裹尸就是武將宿命與榮耀,何灌也能夠坦然接受戰死沙場的結局。

  數十年前,其人還是火山軍董家寨一個小小的巡檢,得知契丹人頻繁入境挑釁毅然決定前去驅逐時,就做好了死于沖突的準備。

  如今,何灌已經年逾花甲,子孫滿堂,就更不怕死了。

  只恨時乖命蹇,平白受梁方平那閹人拖累,稀里糊涂就跟著潰兵放棄了汝州,導致自己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皇帝明確拒絕其人的入城請求,并命何灌收攏潰兵準備迎敵,表面是要其人以血戰自證清白,實際卻是提前蓋棺定論,不給他辯駁的機會。

  自那一刻起,何灌就知道自己該死了,而且是非常屈辱地去死。

  就算戰死沙場,也要洗刷不了“望風而逃”的污名。

  世間事就是這么殘酷,大是大非面前行差踏錯,再怎么悔恨都于事無補。

  皇帝給何灌的詔命是駐守臨安城東南角,并收攏潰兵準備御敵。

  還別說,因為同軍騎兵并未全速追擊,讓不少潰兵逃出生天并陸續歸營。

  汝州到臨安有四百余里路,能夠逃這么遠的都不是簡單人物。

  歸營雖然有繼續打仗的危險,但營中好歹有熱菜熱飯,吃一頓是一頓,晚上還能睡兩個囫圇覺,就算要接著跑,也得先養足了精神再說。

  顯然,指望這些驚魂未定的潰兵和同軍作戰極度不現實。

  他們要是有這士氣,也不會還沒開打就放棄更加容易防守的堅固城池一路逃到臨安城下了。

  老于帶兵的何灌也清楚這一點,其人特意將營盤扎在城墻上“威冂大將軍”火炮的極限射程以內,以期最大程度穩住兵心。

  并希望敵軍知難而退,不要打本部人馬的主意,以盡量多拖一些時間。

  其人堅持這么做,乃是扛住敵人攻擊的時間越久,天子重新接納他的機會就越大。

  不到最終戰死的那一刻,何灌還是不想放棄洗刷污名的努力。

  可惜,敵人沒有成全其人心愿的義務。

  次日大早,同軍騎兵拔營后便直奔何灌這處小營而來。

  宋軍潰兵倉促建立的營寨并不牢固,甚至連拒馬都未設置,卻也不是騎兵能夠直接沖垮的紙糊營寨。

  岳飛堅持一早就要拔出這座營寨,自有原因。

  其部深入敵后,人數有限,必須一戰打出威名,讓所有宋軍都不敢出城滋擾,才方便下一步的行動。

  岳飛昨晚帶人繞城勘察敵情時,就注意到了臨安城東南的這處營寨。

  營中有將旗,很容易確認他們就是汝州逃來的潰兵。

  望風而逃者不可以言勇,潰兵士氣必然極度低下。

  僅僅休息一個晚上,潰兵的體力不僅得不到恢復,還會因為短時的放松,讓狂奔數百里后的身體不良反應集中爆發。

  而營寨扎下的位置如此靠近城墻,更是出賣了主將不敢與同軍作戰的心理。

  基于以上結論,岳飛決定今天就當著臨安守軍的面強行推掉這座營寨,讓宋軍兵士看看堅城硬寨也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何灌部宋軍人數雖少,但營寨靠近臨安城墻,戰斗打響后有可能會得到城上的炮火支援,進攻方自然不能采取密集的攻寨隊形。

  岳飛先是以十余契丹騎士快速抵近營寨,以偵測宋軍火力和作戰意志。

  事實證實了其人的猜想,營中雖然及時進行了反擊,但射出的箭矢卻稀疏無力,且準頭奇差,均被騎術精湛的契丹騎巧妙躲過。

  畢竟,以宋軍的專業性,逃跑過程中丟盔棄甲不要太熟練,逃出了數百里,還老實拿著自己兵器的士卒少之又少。

  大宋朝廷為了讓這些潰兵繼續賣命,應該會補充部分裝備,但時間倉促,且知道潰兵難堪大用,補充的數量肯定有限。

  更重要的是,沒有士氣和體力的軍隊手握再好的兵器,也發揮不出其應有的效能,這才是岳飛敢用騎兵破營的主要原因。

  確定敵軍的火力不強后,不等契丹騎撤回,岳飛又果斷派出一個營上前攻寨。

  為了防范城墻上的炮火打擊,這個營也是分散成出若干組,交叉掩護并快速靠近敵營,計劃以炸藥包直接轟開營寨,然后再以剩余兵馬入營掩殺。

  直到此時,才出現傷亡。

  最主要的傷亡來自何灌親自射出的箭矢。

  其人不愧是射術聞名的老將,射出的箭矢角度極為刁鉆,一會功夫就有四名騎兵中箭,其中兩人直接落馬。

  只是,畢竟歲月不饒人,連開數弓也極大消耗何灌的體力,同軍騎兵卻已經靠近營寨,不待其人咬牙再開弓,轟隆巨響突然響起——

  巨響聲并不是來自同軍將士手中尚未點燃的炸藥包,而是臨安城墻上的“威冂大將軍”火炮。

  同軍一大早就直奔何灌營寨而來,確實打了城上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但宋軍就算再遲鈍,這段時間也夠他們做出反應了。

  臨安城墻上有“威冂大將軍”火炮近百門,只是趙桓要求何灌在城東南立寨,這個位置能夠得到支援的火炮實際僅有十余門。

  當然,以宋軍士卒緊繃的精神狀態,大戰開始后慌作一團的景象一想便知。

  能記住自己炮組射程、裝藥等參數的士兵并不是沒有,但在其他人都胡亂開炮的情況下,也慌了神,盡皆跟著開炮。

  是以,城墻上的炮擊開始后,動靜極為駭人,可落到交戰區域的戰炮彈卻很少。

  而且,第一輪炮擊似乎是裝藥不足,只有兩發炮彈落到了同軍陣中。

  結果,一發都沒有命中分散運動的騎兵。

  同軍將士也絲毫沒有受到炮擊的影響,繼續堅定地朝著宋軍營寨沖鋒。

  大部分炮彈實際落到了何灌部營寨前,還有兩發落到了營寨中。

  好巧不巧,同樣沒有傷到人,卻將一個望樓砸塌了半邊。

  身前是悍不畏死的同軍沖鋒,身后是不分敵我的無差別炮擊,本就士氣極度低下的汝州潰兵頓時崩潰,放聲喊丟了兵器便跳下寨墻往寨門處跑。

  眼見麾下兵卒們就要打開寨門潰逃,何灌卻無力阻止。

  實際上,其人也被親兵再度裹挾著往外逃。

  沖在前面的騎兵剛剛靠近寨墻,尚未下馬安放炸藥包,就見著宋軍竟然自己打開了寨門,蜂擁而出。

  騎兵們自然不會與這些宋軍客氣,當即驅馬上前,肆意砍殺顧頭不顧腚的潰兵。

  混亂中,何灌突然掙脫了親兵們的“護衛”,拔出刀,高呼道:

  “殺啊!殺同賊啊!”

  其人汝州跑了一次,悔恨終身,今日再不想逃了。

  身邊的士卒見主帥發了瘋,盡皆悶頭跑路,再不管何灌的任何呼喊和怒罵。

  一片混亂之中,僅剩何灌一個人逆著人流沖向同軍。

  尚未靠近,其人便被倉惶逃命的士兵撞倒,沒等其人翻身爬起,一雙黑乎乎的腳底板就印在了他的臉上。

  當戰馬小碗大的馬蹄踏陷何灌的胸腔時,其人看到了呼嘯而來的炮彈。

  一陣手忙腳亂之后,臨安城墻上的“威冂大將軍”火炮再度響起。

  宋軍操炮訓練嚴重不足的弊病在這輪炮擊顯露無疑。

  第二輪持續近二十息的炮擊里,僅有七門火炮完成了再射擊,其余大部分炮組還沒有完成再裝填,甚至還有一些兵卒在手忙腳亂地給火炮清膛。

  這一輪炮擊因為火藥用得更足,且同軍和潰逃的何灌部兵馬殺到了一起,人群密度大增,終于取得了殺傷。

  最大的殺傷出現在東城墻上——第八門完成再裝填的火炮發射時突然炸膛,當場造成了數人傷亡。

  旁邊炮組的宋軍兵卒受到了驚嚇,慌亂中將火把丟到了火藥籃子中。

  一陣巨響后,轟鳴不斷的臨安城墻上終于安靜了片刻。

  緊接著,便是更加雜亂的驚恐尖叫…

  臨安城東南角營寨攻防戰,岳飛部同軍亡七人,傷二十余,何灌部宋軍再次大潰,傷亡不計其數。

  此戰中,同軍騎兵很好的貫徹了岳飛“不收俘虜”的將令,特意驅趕著完全失去斗志的宋軍潰兵朝著城墻跑。

  因而,最終逃進守軍的弓弩射程范圍以內而大難不死的宋兵還有數百。

  但這些人已經徹底廢了,還將對同軍的恐懼帶到了臨安城中。

  實際上,并不需要汝州潰兵專門宣傳同軍的可怕,臨安守軍又不是瞎子,在同騎驅趕潰兵到城墻下前,城上就已經亂了。

  包括岳飛在內,沒有誰能想到同軍根本打擊不到的臨安城守軍居然也在此戰中創下了傷亡近百的“軍事奇跡”。

  南城墻上火炮炸膛和火藥爆炸造成的直接傷亡其實并不大,更多的傷亡來自隨后因驚恐引發的沖撞和踩踏慘劇。

  若非李綱及時帶著增援兵馬趕到,混亂搞不好還會波及更多地方。

  在李相公的親自彈壓下,波及東、南兩面城墻的混亂終于平息了,但驚魂未定的守軍士卒卻死活不愿碰打自己人比打敵人還兇的“威冂大將軍”炮。

  然后,便眼睜睜地看著何灌部潰兵被窮兇極惡的同軍騎兵肆意屠殺。

  城下,潰兵哀嚎一片,血流成河。

  城上,守軍戰戰兢兢,手軟腳麻。

  直到同軍主動撤軍,城上城下嚇哭了宋軍兵卒們這才敢放聲嚎哭。

  岳飛主動撤軍,一則是其部已經達成摧毀宋軍作戰意志的戰術目標,二則準備殺個回馬槍斬掉跟在本部后面的“小尾巴”。

  只是韓姓宋軍將領似乎擁有極為敏銳的戰斗嗅覺,竟然提前縮了回去,斥候放出十五六里都沒有發現他們的行蹤。

  有這狡猾的宋將在,穰東鎮軍寨肯定不好打,岳飛乃決定繞過臨安城,直取其西北面的張村鎮,以獲取補給,并伺機打擊來援宋軍。

  而臨安城中,目睹這一戰的混亂和慘烈,李綱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把守城想得過于簡單,靠禁軍兵卒現在這士氣,怕是等到同軍大兵壓城就直接丟下武器降了。

  待同軍騎兵徹底不見了蹤影,并勉強安定城上守卒后,其人趕緊進宮。

  李綱來得很及時,趙桓正在與白時中、李邦彥、吳敏等宰執商議應對之策。

  顯然,皇帝和宰執們已經知道了早上戰斗的結果,也盡皆知道了同軍騎兵的兇殘。

  好的方面是趙桓與臣子們都意識到了在同軍騎兵的監視下,南幸和西狩都不靠譜,出城就會被抓,想活命只能留在城中。

  壞的方面是大宋君臣比起守城士卒們還要悲觀,除了等李綱來拿主意的吳敏外,其余人皆認為同軍不可戰勝。

  臨安守不住,勤王兵馬也不靠譜。

  當今之計,唯有乞和一途。

  李綱進入延和殿時,皇帝和眾宰執商議的應對之策便是派誰前往同軍營中乞和。

  其人頓時怒了,指著李邦彥、白時中的鼻子就是一頓狂噴。

  什么祖宗陵寢,什么江山社稷,什么億萬生民,什么圣教傳承,扯得上的,扯不上的都往白、李二人的頭上扣。

  李綱才從死人堆般的城墻上下來,衣袍上雖然沒有沾血,身上卻帶著濃烈的殺氣。

  本就身份尷尬不得天子信任的白時中、李邦彥見其人雙眼赤紅,口水四濺,心中也害怕同軍拒絕和議,頓時啞了火。

  拿下了宰執,再說服沒什么主見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便簡單了很多。

  在李綱的如簧巧舌下,趙桓終于記起了老爹多年來偏愛三皇弟而漠視其人,記起了蔡京老賊三番兩次害自己,記起了少年時許下中興大宋的壯志,記起了當年在同軍營中的夜半驚夢…

  巳時三刻,大宋皇帝擺駕宣德門(臨安城模仿東京形制,也分皇城、里城、外城三道城墻,主要城門同東京)勞問將士。

  命李綱、吳敏敘同軍犯順,欲危宗社,決策固守,各令勉勵之意,俾邠門官宣諭六軍,將士每句聲諾皆感泣流涕。

  于是,固守之議始決。

  隨即,天子賜諸軍班直緡錢有差。

  詔李綱為親征行營使,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曹曚副之。

  并許李綱開衙辟置官屬,賜銀錢各百萬,并賜朝請、武功大夫以下及將校官誥宣帖三千道,許其便宜從事。

無線電子書    水滸新秩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