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三章 大宋忠烈

  東京開封府。

  王黼和劉延慶各自向朝廷上書告對方的惡狀后,就將注意力放到了即將到來的戰局上,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動成了朝堂政爭的導火索。

  實際上,二人也怎么不關心朝廷的反應。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論對東京局勢的影響,大宋朝廷雖然擁有合法統轄權,卻遠在數百里之外且自顧不暇,無論如何也比不了僅隔百里的同軍。

  對王黼和劉延慶來說,無論投降大同,還是臨陣脫逃,當前第一要務都是做好同軍打進開封府的準備。

  說起來,滑州也算對得起東京北面門戶的重要地位,竟然在同軍的猛烈進攻下堅持了一天半時間——比起東面一日而下的濮州還是強上了不少。

  牛皋拿下滑州后就止步于胙城,并沒有順勢攻入開封境內。

  同軍突然暫停,身為宋軍主將的劉延慶明知道局勢緊張萬分,為了小命著想,也不敢未戰而逃。

  其人只能繼續抽調兵馬增援封丘、長垣兩縣,提心吊膽地等待同軍的下步動作。

  劉延慶因肩負守御百年古都的重任緊張得要死,普通守軍士卒反而相對樂觀。

  東京畢竟是防御設施齊備的巨城,僅“威冂大將軍”重炮就有兩百門之多,兵力充足士氣旺盛的情況下,足以應付數十萬大軍長期圍城。

  同軍之前數次南下,也是攻到了滑州便沒有再進一步,便能說明問題。

  這次說不定也是一樣,同軍打下滑州,也許,可能只是為了威脅駐扎重兵的東京留守司不要輕舉妄動,然后其主力再尋其他方向突破呢?

  朝廷已經遷到了臨安,大同正乾皇帝為“討宋”而來,就應該集中精兵強將,一路猛攻到臨安城下,而不是東京這樣的堅城下耗費時日。

  有人提心吊膽,有人心存僥幸,也有人迫不及待。

  在禁軍士卒鬧餉、滑州潰兵入境、留守司文武官員不和、大戰引起的物資緊缺等事件的交互影響下,本就極度不穩的東京人心徹底亂了。

  以張三為代表的民間勢力開始頻繁串聯,就等著同軍一到便里應外合謀取大富貴。

  還有一些人看到了洶涌暗流,急著出城避禍。

  可大戰將起,為防止走漏東京布防情報,控制外城墻的劉延慶已經宣布封閉了大部分城門,僅留南薰門供軍需物資輸送用。

  未得將令擅闖南薰門者,格殺勿論。

  當然,真要有門路,或者舍得大把的錢財,南薰門大白天里也照樣能夠出得去。

  這本來就是劉延慶故意留出的漏洞,既可以防范掌控內城的王黼暗自派人勾結同軍,也能趁著戰前大撈一把做跑路錢,一舉兩得。

  可惜,這種守住城門就能日進斗金的好日子沒能持續幾天,同軍便一改之前“三過東京而不入”的慣例,直接打進了開封府。

  先是南京留守杜充棄城逃跑,守軍大崩,同軍第五軍尾隨潰兵殺進開封府境內。

  拿下應天府后,第五軍軍正王進展現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用兵風格。

  其部兵分兩路,偏師出應天府西側寧陵縣,沿汴河西進攻陷襄邑縣后,繼續向西北方向的雍丘進軍。

  王進則親率主力出柘城縣,渡過渦水,攻破太康縣后,轉而向南,攻打蔡水河運體系的重要樞紐淮寧府(原陳州,宣和元年升為府)治所宛丘縣。

  不過,因為距離較遠造成的情報延遲,東京城中的劉延慶實際并不知道同軍已經拿下了應天府,并迅速攻入京畿路和京西北虜。

  反倒是稍晚時間出兵的第四軍,先將消息傳到了東京城。

  收到第五軍攻下宋城的戰報后,解珍立即率本部人馬自興仁府宛亭縣沿五丈河向西,攻入東明縣內。l

  東明縣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京畿縣,和東京城一樣無險可守,城池更是小得多,城中雖有守軍一萬二千余人(編制數),卻多而無用,只能相互壯膽而已。

  又因為王黼、劉延慶二人之間的爭斗,并沒有安排重量級的將領坐鎮東明縣,導致城中臨時拼湊的各部兵馬的指揮關系相當混亂。

  得知同軍已經越過縣境線,即將前來攻城的消息,士氣極度低下的東明守軍竟然當場一哄而散。

  因為潰逃得很“及時”,甚至還有部分人跑到了急報信使的前面。

  由此,又導致東京守軍看到了潰兵,才知道同軍攻入開封府且東明縣已經失守。

  在此之前,劉延慶剛剛巡視完東城墻,正回軍營吃飯。

  得到這個消息,其人丟下飯碗便呼喝傳令兵下令召集軍隊——當然不是打仗。

  劉延慶本就沒有守城的想法,同軍又推進得如此迅速,此時哪里還有繼續守住東京做戲的心思,當即便集合嫡系騎兵往南薰門趕。

  但這一來回耽誤的時間過去,城中已經有很多人知道東明縣失守,同軍很快就要打到東京城下的消息。

  一些人因害怕同軍入城后受到清算而倉惶出逃,又帶動了不少想逃卻沒能下定決心的人,這些人都急急往南薰門趕,可想場面有多混亂。

  待劉延慶帶著騎兵出了營,御街上已經亂作一團。

  其人心急如火,當即也顧不得什么后果了,命令騎兵直接縱馬驅趕屠殺擋道者。

  御街上頓時血流成河,哭喊聲連成一片,不知多少人成了刀下冤魂。

  一番屠殺后,剩余的擋道者并沒有立即閃到御街兩旁的建筑中躲避騎兵砍殺,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極度恐懼之下沒頭蒼蠅般亂竄。

  耽誤了好一會,劉延慶部騎兵才將擋道者清理干凈。

  待他們轉到高橋街,就見著兩輛的馬車橫倒在了大街上,大包小包的行禮撒得到處都是,還摔破了幾壇不知道什么液體,流了一地。

  看樣子,應該是逃荒富商得到騎兵砍人的消息,倉惶遺落在此的。

  旁邊還有一群要錢不要命的潑皮為爭奪馬車上的物資拳腳相向,遠遠地見到了渾身是血的騎兵兇神惡煞沖來,這些家伙放聲喊,全跑進了兩旁的建筑中。

  東京城中的街道都很寬,即便有橫倒的馬車擋道,騎兵也能分開從兩邊快速通過。

  同軍隨時都會殺進東京來,騎兵們不敢耽擱時間,直接驅馬踏著地上的財物繼續向前狂奔。

  一陣風吹來,隊伍中的劉延慶突然聞到了一股濃烈的酒香,心中警鈴大作。

  “快調頭,走法云寺!”

  其人的反應很快,可惜還是晚了一步。

  在他呼喊的同時,街道兩邊的樓上丟下若干個黑乎乎的東西。

  “咣當當——!”

  “轟轟——”

  “聿——”

  “啊——”

  火油罐落地,瞬間爆燃出大團的火花,被濺到者無不燃起大火。

  戰馬受到驚嚇,相互亂撞,甩落在地的騎士又立即受到踐踏而哀嚎。

  劉延慶亡魂大冒,如何不明白這是有人專門針對自己,再不敢停留,當即調轉馬頭就跑。

  但其人身邊都是驚恐萬狀的戰馬相互亂撞,即便以他的騎術精湛也很難轉身。

  待其好不容易轉過身,正欲加速逃離這片火海,一個火油罐好巧不巧地正好砸在了其人的馬頭上。

  劉延慶連人代馬瞬間變成了一個燃燒的大火炬,沖出了好幾步才倒下…

  內城墻朱雀門上,目睹南面燃起的大火,王黼的心都在滴血。

  同宋兩國大半年的軍事對峙,使得處于準前線的東京城中人口流失大半,早不復昔日的熙熙攘攘。

  為了應對戰(逃)爭(跑)的需要,劉延慶之前又強行遷走了南城部分人口,城中到處都是空出的房屋。

  因而,這場大火倒是燒不死多少會自己跑的人,但東京城肯定會因此而被破壞。

  在王黼看來,擁有“王氣”的古都東京城就是他的投名狀,越是完整地交給大同帝國,他能夠得到的獎賞就越大。

  若是不能及時控制火勢,導致東京城毀于火焚,其人的罪過就大了。

  王黼并不知道劉延慶已經被大火燒死,但其人直接掌控的兵馬是原本京畿各地禁軍,無論戰斗經驗還是士氣韌性,皆不如劉延慶統領的嫡系西軍。

  雙方各自守住內、外城,分工明確又相互防范,本就緊張萬分。

  在外城亂做一團的情況下,其人如何敢驅使這些士氣極低的守卒打開城門,冒著被西軍悍卒屠殺的風險去滅火?

  實際上,看見城南火勢大起,心知不妙的西城墻兩水門官兵就擅自打開城門向著有水門的外城萬勝門逃去。

  萬勝門的守軍也看到了沖天而起的火光,當即放開城門自己先逃,連帶著周邊受到驚嚇的百姓也跟著逃跑。

三尸廟,臉色蒼白的張三一把薅住李四的衣襟,大吼道  “火為什么會這么大?為什么會這么大!”

  李四焦頭爛額,語無倫次。

  “俺也不知道,俺真不知道啊——”

  劉延慶這段時間放開讓手下“備戰”,可是禍害了不少人,就連已經宣布破產停業的張氏打炭場也受到其騷擾。

  本就起了心思要搞大事謀富貴的張三等人深恨這些陜西蠻子,才和李四等人設計這起針對劉延慶的襲殺。

  在御街上丟火油罐的風險相當大,張三一度猶豫要不要這么搞,但其人的狗頭軍師李四卻認為風險不大,且唯有此法風險最小。

  開封經過一百多年的營建,城中早已擁擠不堪,消防建設卻嚴重滯后,甚至還有很多望火樓被租出去賺取外快。

  更別提朝廷遷都后,王黼、劉延慶二人各懷鬼胎,不僅均沒有心思真正守城,還明爭暗斗相互防范,使得城中混亂不堪。

  大火點燃后,因為無人施救而迅速失去控制,不僅燒死了不少劉延慶部騎兵,張三手下的部分兄弟擔心騎兵追殺走得慢了,也被燒死了好幾個。

  眼睜睜地看著這座與自己命運緊密相連的城池就要毀于大火,而縱火者還是自己,換誰都會極度心痛和自責。

  “老子他娘的!嗚——”

  張三一把推倒李四,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跟隨而來的眾嘍啰們從沒有見過其人如此模樣,頓時面面相覷。

  李四追隨張三最久,很清楚兄長此刻的感受,并沒有記恨其人剛才的吼叫。

  “兄——兄長,起,起風了!”

  當日稍晚,同軍解珍部開進開封城下時,城中大火正旺盛,多面城門大開,百姓四散而逃,城中也亂成了一鍋粥。

  當同軍攻到東京城下時,大宋新都城臨安城中另一場“大戰”也初見戰果。

  為了革除積弊救亡圖存,朝中的仁人志士在新君登基后,就立即抓住東京留守司文武不和問題的時機掀起政爭。

  此舉,打了“道君黨”一個措手不及,也讓完全沒有進入狀態的皇帝趙桓結結實實看了幾天戲。

  直到太學生陳東等人上書,掀起“洶洶民意”,新任趙官家才不得不暫時丟掉旁觀者的身份,開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趙桓雖然沒有立即處置跟著道君一同南下的蔡京、童貫等人,卻聽取了吳敏、耿南仲等人的建議,下旨將西城括田所之前搜刮的田地返還“百姓”。

  此舉昭示著新君不同于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的道君,確實有革除積弊的大決心和大魄力,百姓有呼聲,天子就有回應。

  百年大宋終究不會就此沉淪,如今天子已經振作,只待團結一心,守住了臨安之后,再清除朝中奸臣,待眾正盈朝,大宋絕對能夠中興。

沒等打了雞血般的朝中忠臣們來得及慶賀,一則戰報便打懵了他們  靖康元年正月初三,同軍攻入開封府,并連破襄邑、太康、東明三縣。

  東明縣潰兵逃到東京城下,城中賊人趁機作亂大亂,都統制劉延慶為平定亂賊,沖鋒在最前沿,不幸遭賊人暗算,壯烈捐軀,臨死前仍高呼“殺賊”。

  亂賊隨即引燃城南天橋街部分建筑,欲以大火焚城,幸得上天眷佑,關鍵時刻北風大起,大火僅燒掉外城南部部分。

  但大火卻引發了守軍集體恐慌,又因失去主將劉延慶的彈壓,在賊人的煽動下,城中爆發多起內亂。

  城中軍民因大火和暴亂死傷無算,就連東京留守王黼也于暴亂中下落不明。

  大宋立國后就不曾被敵人攻到城下的東京城陷落了!

  s:趕在凌晨前碼完就立即發,頭疼得厲害,趕緊洗澡睡覺。

  有錯漏之處望指正,我明天早上再改。

無線電子書    水滸新秩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