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三章 緝拿

無線電子書    水滸新秩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耶律延禧自起床后,就一直未進飲食,此時說完事,才覺得饑渴難耐,手無意識地摸向旁邊案幾,熟悉皇帝生活習慣的貼身內侍趕緊端上飲食。

  “嗯,你也吃一個!”

  耶律延禧抓起一個肉餅,丟給蕭奉先。

  “昨日那酒很不錯,朕很喜歡,多釀一些!”

  “臣請恕罪,這酒不是臣家釀的,其實是耶律大石所獻,臣自己先喝下一些,等了兩日沒見著異常,才敢進獻陛下。”

  “大石?這小子!朕賜給他官,他還不要,說什么要憑真才學考進士做官!怎的,在南邊飄了大半年,終于想明白了?他在哪?讓他來見朕!”

  “臣耶律大石,參見陛下!”

  “大石啊,坐!樞密使說昨日的好酒是你獻的?”

  耶律延禧是知道耶律大石表字重德的,皇帝自己也有表字,但身為大遼皇帝,在公開場合,對國族臣子還是遵從傳統,只稱名而不稱字。

  “確實是臣進獻的!”

  “你可知道這酒的釀造辦法”

  “陛下,臣以為,君王當以社稷民生為先…”

  “哈哈哈,你這小子,朕說什么來著?”

  耶律延禧指著耶律大石,對蕭奉先道:“朕念他有才,賜官他不要,好不容易見著朕,偏又就學那些迂腐言官諫言,哈哈哈!”

  “好了,好了,直接說吧,這酒如何得來的?”

  “是臣從南朝商隊處買來的。”

  “那商隊可愿意出讓此酒的釀造辦法?”

  “愿意,但臣以為大遼不可行此釀酒之法。”

  聽到耶律大石強調“大遼”,耶律延禧稍稍坐正,問:“為何?”

  “臣聞此法需用上等粟米,發酵后反復蒸餾而成,一石精糧僅可得此酒數斤,極為耗糧。大遼近年來各處災荒不斷,陛下為賑濟災民殫精竭慮。陛下若行此法,臣擔心滿朝勛貴也愛上此物,盡皆改此法釀酒,恐以后大遼災民會越來越多。”

  “說得好!”

  耶律延禧抓起金杯,一飲而盡,猛的將金杯摔在地上。

  “朕不要這釀酒法子了!”

  “你找樞密使獻酒,可是有事要說與朕?”

  “正是,陛下,臣要說的就是這個南朝商隊,臣跟隨這商隊一路到此,感覺有蹊蹺!”

  一直笑瞇瞇的蕭奉先突然變色,厲聲喝道:“胡鬧!一支南朝商隊而已,真有蹊蹺,州、縣官僚即可斷,豈能為這點小事,勞煩陛下!”

  “哎,無妨,大石沉穩,當不至戲朕。大石,你說,有什么蹊蹺?”

  “第一,便是這酒,我大遼苦寒,百姓最喜烈酒,若是售賣,定能大賺,但這商隊偏偏不賣,且商社社首還明確告訴臣,因此酒釀造極耗糧,未得陛下許可,不敢售賣。”

  “呵呵,倒是個聰明人,只是,若朕不許,他們還要把酒再運回去不成?”

  “這就是第二點蹊蹺處,此人說,若不得許可,則將酒運至東京道,換取南朝稀罕物。臣以為,商賈以利為先,不愿空手而回情有可原,只是現今國朝東京道不寧,臣疑心商隊此舉是否并非巧合?”

  蕭奉先插話道:“既如此,你直接報有司,扣留他們,嚴加審問即可,何須大費周章來這里?”

  耶律大石知道蕭奉先連番“發難”其實是回護自己,雖然不喜此人位極人臣還八面玲瓏,對自己這個無官無職的士子都舍得下力,但還是回了一個感激的眼神。

  耶律大石起身,退后兩步,從袖內取出一卷書,恭謹遞上,道:“這便是第三處蹊蹺。”

  一旁侍立的內侍趕緊上前,接過書卷,小心檢查,確定沒有問題后,轉交耶律延禧。

  “《徐霞客游記》?”

  耶律延禧漢語造詣不低,是能看懂此書的,拿起書,認真翻閱起來。

  蕭奉先事先就知道耶律大石欲見皇帝,肯定有重要的事,例行搜身時,也發現了此書,只是耶律大石隨身帶了好幾本書,混在其中,是以根本沒有引起他的重視。此時,他隱隱感覺事情可能會失去自己的掌控,內心極度不悅,臉上卻笑容依舊。

  “唔,是本好書,很有意思!只是蹊蹺在哪里?”

  耶律延禧放下書,有些茫然。

  “徐霞客就是這個商隊的社首,但臣判斷,書意確實出自他,捉筆卻另有其人,什么商隊能夠容下這么多能人?”

  耶律延禧捧起書,又翻了幾頁,仍是沒有頭緒,有些懊惱。

  “有話快說!”

  “其一,此書開地理先例,寓教于樂,若刊印,定能廣為流傳;其二,反復讀此書,臣從中品味出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胡漢,皆有共通之處,皆可教而化之之理。”

  “我大遼境內部族眾多,風俗難統,諸部之間常有紛爭。若朝廷能集合人才,仿照此書,編印成冊,廣發民間流傳,定能收獲教化之功!”

  說到激動處,耶律大石的臉色泛紅,音調也不覺高了兩分,耶律延禧突然有些嫉妒這個年輕且充滿激情的臣子了。

  激情,自己似乎從未有過?

  兩歲時,雙親就被耶律乙辛那狗賊害死,雖然六年后狗賊已然伏誅,但其黨羽遍布朝野,自己時刻提心吊膽,即便是登基后,還經常在噩夢中驚醒。

  未登基前,雖然惶惶不可終日,但也曾幻想過手握權柄,依靠忠臣,滌蕩朝堂,振作國力。可登基后,滿朝文武,皆說自己是忠臣,抄家時,卻一個比一個豪富,誰能告訴朕,該信誰?

  “陛下?”皇帝遲遲不表態,蕭奉先只得出言提醒。

  “卿言甚是。”

  耶律延禧回憶被打斷,嘴里蹦出剛登記時的口頭禪,忽覺有些不妥,掩飾道:“哈哈,大石,朕果然沒看錯你,確實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你隨后拿朕手詔,去中都尋樞密直學士馬人望,著他署理此事。”

  “臣領旨!”

  耶律延禧又道:“如此說來,這個商隊果然蹊蹺,你跟了他們一路,可看出什么他們的真實目的?”

  “該商社稱同舟社,社首名徐澤,其言行路萬里是就為了寫這本游記,觀其言行,這點臣相信。但如今國內局勢動蕩,臣擔心商社中有南朝使者,其目的可能是聯絡女直人!”

  “南朝莫非真要攪和此事?”耶律延禧這話卻是在問蕭奉先。

  蕭奉先沉吟片刻,道:“在臣看來,極有可能!前年陛下生辰,南朝派來的賀生辰副使乃是宦官童貫,當時朝臣還嗤笑南朝無人,現在看來,此人或許因前些年得志于夏,遂起圖遼之貪戀也未可。”

  耶律延禧霍然起身。

  “速派宮衛,緝拿這個商隊,若有反抗,殺無赦!”

  請:m.doulaidu

無線電子書    水滸新秩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