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1章 解脫有三

無線電子書    道門大門道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全體提升一個小境界,雖說有眾人都積累已久的因素,但這個難度可非同一般,這份人情大了去了。

  陳履安和云軼奇在得知后也是大出意料之外,十分驚喜,親自找到了樹大師表示感謝,大師只說這是紫金缽盂帶來的福緣。

  口頭道謝是遠遠不夠的,如此厚意只能日后再報了。

  樹大師送了這樣一份大禮,陳履安和云軼奇作為師門長輩,也不能吝嗇了,正好大家需要穩固提升起來的修為,說好三天之后出發前往廣濟寺,于是在這段時間內分頭指點弟子們修煉。

  陳履安重點關注了華瀾庭,他把華瀾庭和風清雋叫到一起單獨進行了指點。

  云軼奇和風火倫作為華瀾庭的授業師父,想起他在和黃奕的對戰中面對的危險更是后怕不已,兩人商量后,決定由云軼奇出材料、風火倫出力氣,為華瀾庭打造一件防身利器。

  三天的時間一晃兒就過去了,出發前一天的晚上,萬象門弟子按照佛道雙修的陳履安的吩咐集中在了一起,繼續聆聽樹大師講授佛教有關的知識。

  藝不壓身,兼聽則明,向活佛請教的機會并不是很多。

  樹大師今晚解答的是關于學佛的一些疑惑,他沒有講自己的體會,而是用了神域佛門中一位高僧大德宗翎法師開示眾生時的內容。

  這位宗翎法師曾是一位將軍,同時佛學深湛,后來才遁入空門,年輕時曾有一句名言:

  上馬殺敵!下馬學佛!

  宗翎法師認為:學佛是一件很有邏輯的事情。

  法師說人們禮佛的動機多種多樣,有人聽說信佛能治病,有人聽說佛很厲害,可以保佑自己升官發財,有的在寺院感受到了久違的平安喜樂,有的說看了一句心靈雞湯佛語很有感悟,還有的只是因為他想靜靜。

  但是當人們的需求短期內沒有滿足,或是遇到其他心靈替代品,很多人就放棄了。

  法師認為正確的動機,是建立在正確的邏輯和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基礎之上的。

  如果比較世俗中貪官污吏的三觀和佛教的三觀,會發現二者都很理性,邏輯過程的本質都是要“離苦得樂”。

  唯一的不同,是它們所基于的世界觀不同——佛教認為有輪回,而世俗之人認為沒有。

  每個人都可能是“貪官污吏”,因為人的欲望無限。

  一個痛恨貪官的普通人,如果有一天也坐上同樣的高位,面對同樣的誘惑,大概率事件是他也會成為貪官。

  有意思的是,貪污腐化常被犯事者歸結于外在的制度,他們認為自己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向內求”,根源不在制度,在自身的世界觀。

  表面看,有些人不信佛或沒有信仰是因為怕自由被限制,再往深處探究,是不相信有因果,覺得任性而為不會有“惡報”,持戒行善不會有“善報”。

  法師在講法時開玩笑說,每個人在被打昏失憶后都是智者,因為他們一醒來就會接連問出人生三大命題:我是誰?我在什么地方?我為什么會在這里?。

  如果是大夫,三個問題的答案:你是胎兒;你在子宮里;因為失敗。

  而法師的答案是:你是凡夫;你在輪回;因為業力。

  如果不相信輪回的存在并決心出離,抄經只是練字,打坐只是靜靜,吃素只是減肥。

  如果輪回因果不存在,宗翎法師說自己絕對率先退出佛教,堅決選擇“做混蛋,愛生活”。

  法師說佛教是宗教中最復雜的。經論浩如煙海不說,而且理論高深莫測。乍一接觸,有種鋪天蓋地、無處下手的感覺,佛經都讀不完,讀完了也搞不明白,搞明白了也不知道怎么實修,實修了也沒人能指導,不知道對錯。

  更心累的是,佛教理論的思辨性非常強,基本上每個觀點都會自行提供兩種以上的視角,說法可能有一二三四五,而且相互還不矛盾。

  這其實不難理解。比如你做了一個吃蘋果的夢,在夢中覺得蘋果是真的,醒來又覺得蘋果根本不存在,所以蘋果“有”也對,沒有是“空”也行,就看從哪個角度了。

  再比如,什么是推動世界運行的根本力量?佛教認為是一個叫“業力”的東東。而業力在運行的時候遵從因果的法則。

  簡單地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碰到啥稀奇古怪的現象,一句“業力使然”,咣當就把你的嘴堵上了。

  業力是一種自然規律,與某些宗教不同,佛陀不是造物主,也不認為自己是“萬能”的,所以世間的苦難賴不到佛的頭上。

  佛教認為,宇宙中有無數的世界,但凡夫的世界大體可以劃分為“六道”。一般眾生死了,會根據業力投生到其中的某一道,只要還沒修行到一定程度得到解脫,都會在“六道”之中來回轉悠,即所謂“輪回”。

宗翎法師發現佛教認為大多數普通人由于“隔陰之迷”,是無法記起前世的,但還是有個別人由于特殊的業力能夠記起前世。就好像大多數人無法記起三歲  之前的事情,但還是有個別人能夠記起。

  他研究了大量案例,結論是輪回存在的幾率遠大于不存在。也就是說,佛教“輪回說”中的一部分內容有較大的幾率可以被證真,而另外的部分并不能被證偽。

  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之一就是“緣起性空”。

  簡單說就是:世間上沒有能夠不依附于其他條件獨立存在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因此,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從物質到精神,從空間到時間,都是如此。

  世俗觀點認為:物質真實存在,時空都是實有的。物質獨立存在,與人的認知無關。

  而佛教與這兩大世俗觀點的立場完全不同。

  一輛馬車明明停在那里,佛說那是“空”的。

  繼續分析下去,發現馬車由馬、車廂、轱轆、車轅、座子等等通過設計和加工組裝而成,只有當這些“因緣”全部聚合在一起時,才在瞬間出現了一個名為“馬車”的東西,所以說是“緣起”所成。

  通常人們會執著認為在一輛馬車的使用周期內,確定存在著“這輛車”。但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說,真實的場景是:

  組裝前,那還只是部件一二三四五…不存在“這輛車”。

  組裝后,在第一個剎那,由于各種緣起聚合形成了“新車”;第二個剎那,部分緣起變化,產生了“半新不舊車”;第三個剎那,變為“舊車”;然后變為“散架廢舊車”。

  并不存在“這輛車”。

  馬車被廢棄后,會分解為部件六七八九十….于是也不存在“這輛車”。

  如果繼續分拆到肉眼不可見的塵埃層面,你會發現車早就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個生滅無常的“極微”粒子。

  極微粒子如同跳動的琴弦,而萬物只不過是琴弦彈奏出的音樂。

  弦以不同頻率震動,就讓人們產生一種錯覺——存在各種極微粒子,而這些并非實有的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們不斷地產生,又不斷地湮滅,在我們眼前呈現了五彩斑斕的世界,而這一切僅僅只是幻化的游戲。

  空間和物質是“虛幻不實”的,時間也是一樣,時間只是一種錯覺。用佛教的話說,時間是妄想所成,本無自性。

  時間的本質并非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是實有和延續的,否則一個人根本不可能預見未來的事情,也不會有那么多解釋不了的靈異事件發生。

目前一些自然研究的觀點,已經與佛教的宇宙觀漸漸殊途同  普遍的觀點是論我們是否觀察,誰去觀察,外部都真實存在著獨立的“客觀世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轉變。

  但是佛教認為,諸法因緣生,觀察者的業力也是其中一個條件(緣起),即每個眾生眼中的世界可以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謂“客觀世界”。

  例如,色盲看到的紅色可能是灰色,瘋子眼中的朋友腦袋就是個西瓜,狗覺得屎比其他什么都香。

  人們“看”到的,只是集成了外界波動、眼睛、神經、業力、妄念等諸種“緣起”,最終在心中形成的一個影像而已。

  只有當觀察者及其觀察方式確定之后,他眼中的景象才會確定。

  佛教認為,眾生在輪回之中不可避免會遭受各種痛苦,尤其是惡道的眾生,其痛苦之深重是難以想象的。佛教認為通過修行可獲得三個層次的解脫。

  首先是終極解脫。

  因為那些痛苦和問題并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在一些條件(緣起)滿足下顯現出來的一場夢,其本質是“性空”的,連所謂的“我”也并非實有。那么,只要通過深度禪定等手段把顯現夢境的緣起切斷,“苦”也就徹底消失了,從而得到解脫。

  也就是說,佛教的解脫并不是解決了任何問題,而是最終發現原來根本沒有問題,如同從夢中醒來,發現原來夢里的老虎根本不存在,夢里的我也不存在。所謂“開悟”,如是而已。

  與很多宗教必須等到死后才能“升天”驗證不同,理論上佛教的最高境界,現生就可以通過實踐親身證得。

  其次是中級解脫。

  佛教修行者都希望現生就獲得究竟的空性成就,但畢竟每個人的根器不同,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未能實現,那么只好退而求其次——求生凈土。

  所謂凈土是指在六道輪回之外,有一些更高級的生命居住的更高級的世界。

  通過發愿、祈禱、念誦、禪修等修持方法,與這些高級世界、高級生命相感應,就可能在臨終的時候去往這些凈土,暫時離開“輪回大糞坑”,在這些環境好、壽命長的高級世界里進一步修行,朝著終極解脫的目標邁進。等修到一定程度,再重回“糞坑”救人。

  宇宙中有很多凈土,但最為出名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據說是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主持的“快樂大本營”。

  第三是低級層次的解脫。

如果連凈土都不想去或去不了,那佛教還有最后一招:積善行德,在輪回里過點好日子吧,這就是所  謂的人天善果。

其實談不上是真正的成就。夢是沒有醒來(開悟),但做個好夢總比噩夢強不是  那么,這些修行上的成就能否驗證呢?

  很遺憾,雖然佛教理論本身不像某些宗教那么漏洞百出,可以說是比較圓融的,但理論終究只是理論,最終修行者如果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那雖然不能將佛教證偽,但也很難證真。

  法師研究了佛教各層次成就后的特征,答案是:很難全面驗證。

  原因很簡單,因為以修心為主,開悟的高僧“看山不是山”的空性境界基本無法直接驗證,而往生凈土或是天道的人死后也不會回來報告。

  基本上只有修行的一些附帶品可以直接驗證,比如修行人顯示的神通、瑞相等等。這就很多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其實法師個人對這些超自然現象沒什么特別的執著,反而很喜歡禪宗祖師的話:“擔水砍柴,皆是神通”。

  見得多了,發現其中部分現象不但佛教有,其他宗教也有,至少是從事實層面部分驗證了佛教說的修行成就可能是存在的。

  佛教的理論和修行體系非常廣大和復雜,不同教派之間觀點也有一些差異。法師認為佛教的部分觀點可以被事實驗證,而其他觀點則很難被證偽,其理論本身也沒有明顯的邏輯漏洞,甚至提供了很多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

  正說到興處,棲霞寺的護寺法陣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鳴響。

  這是,敵襲!

  三五第一_

無線電子書    道門大門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