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時共

無線電子書    一世諾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他記得金雁塵曾說過,南朝建康的局勢,今年能定下來。

  今天臘月三十了,舊年最后一天。

  金雁塵點頭,“不出意外,容翊應當重掌了話語之權。軍方后宮,方容的勢力都過于大,劉顓不可能不忌憚,打壓不下,還會繼續扶持新的勢力與之對抗。劉禹志大才疏,此番又讓穆滄平殺破了膽,不堪大用。劉顓或會擇瑯琊王家,又或穎水北溫家…都不是容翊的對手。但是容翊想要推行新政,清積弊,革舊章,也難。”

  拓跋祁略放心。

  雖說南朝政局腐爛了多年,到底人心未盡散。以其地廣人眾,積蘊深厚,一旦遭遇外敵入侵,諸方勢力聯起手來,擰作一股,那么這股力量的強大,將是不可估量的。

  南進時機尚未到,他真擔心這期間容翊會折騰出點什么來,讓南朝國力復盛——容翊當年在邊境將北國軍隊打得太慘了,以至于十幾年過去,遍野上下仍對這位笑容溫和的南朝國相心懷畏懼。

  “寧玉被殺,可惜了。”拓跋祁嘆了口氣。

  寧玉這個老家伙貪財戀位,多年來被容翊強壓一頭讓他極是不甘心,連帶著對劉顓也頗多怨言。

  滁州瘟難時,他許以重金,輕易便說動此人奔走對抗方之棟的封城諫言,借機生發事端,致朝廷遲無應對,任由一城瘟毒任意擴散。

  僅此一事便可見得此人有多無底線。

  好笑的是,滁州瘟疫平定后,寧玉竟因此事獲賞。更在蘇氏倒臺之后官級連擢,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此人在朝多年,黨羽眾多,如不死,將來必為南伐一大助力。

  金雁塵也有些惋惜。

  不過寧玉被殺,也不是多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穆滄平對他防范甚深,通過滁州那條線察覺到寧玉與自己有往來,取其項上人頭便不過是早晚的事。

  也因此,他在寧玉之外,還令伏有暗手。更兼遍地防不勝防的火種,就算穆滄平有一劍之利,也不可盡斬。

  他低頭看了看手中沉黑的玄鐵刀。

  刀還不夠利,須得日日勤苦練習。

  寧玉身邊護衛的高手有一半是他所贈,俱從實戰中精挑細選而出,實力幾何,沒有人比他清楚。

  之所以大方相贈,一因寧玉這個盟友確實將來大有用場;還有一個原因便如眼下情形——就算寧玉最終護不住,他也能從這些高手的死狀推知戰斗的大約情形,從而估算穆滄平當前的實力。

  他推了好些天了——單打獨斗,自己與穆滄平至少還有十年的差距。

  黃昏時分破的城。

  拓跋祁以皇太子之尊,親身犯險,領兵繞道直撲燕都,就是為了能搶在眾皇子之前立下一份大功,坐穩東宮之位。

  接下來,他須犒軍撫民,穩住城中局面,備戰的同時還要準備與高句麗接洽,用馮虹的人頭和順服的燕都迎接拓跋燕大軍的到來。

  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金雁塵本該隨拓跋祁一道入城,襄助他安排后續事宜。只是今日特殊,拓跋祁特許他三日假,可以不必伴身側。

  北燕苦寒,大如席的雪花下得酣暢,觸目連天皆是白。

  金雁塵牽著黑云摧往與昌黎城相反的方向走。一人一馬俱黑,便是天地間唯一的異色。

  漫無目地走著,也不知終將走到哪里去。

  天黑透,他停在一座寺廟前。有僧人出來問他是否需要進廟歇腳,遭他拒了,自在寺院的圍墻外點了一堆篝火,坐下烤野雞吃。

  然后開始扎孔明燈。

  寒夜風大,即使有寺院高墻擋了一道,仍有風貼墻根游走,將白燈籠吹得東倒西歪。

  金雁塵一手扶燈籠,一手握炭筆在燈上寫字。驀然想起那一年,在姑蘇云家庒的書房里,穆典可捧著燈,眉眼溫柔瞧他寫字的情形。

  那時他病中,難得見她笑顏溫存,一舉一動皆彰顯耐心。

  此生最后一遭,是再不可復得的了。

  洛陽當也有雪。金雁塵仰頭看北地朔風中狂搖亂擺的白色燈籠,心中這般想。

  已逾三年故人不見,他不曉得她如今什么模樣,平日里都做些什么。只在年年今日時,才會從堅凍冷硬的心底升起那么一點溫暖的念想——她和他做著同一件事情:放一樣的燈,望同一片天,思念共同思念的人。

  這一刻里,便不算孤單。

  醍醐山上天微寒,春原比山下來得晚。

  山腳梨花已謝盡,山頂新冒出嫩草尖,柳枝才黃半未勻。

  常懷璇在屋外舂米,察覺到山腰禁制有異動,抬眼望去,只見半開桃林望山伏,紛紛向兩側辟道。是高手闖陣。

  她沒太放在心上。放下舂米杵,抬袖擦了一把汗,繼續搗桶中谷米。

  人至近前方覺訝異。

  ——她以為是常紀海,想不到是穆典可。

  那雙眸子靜靜的,如繞霧寒潭,與數月來總在夢中遇見的那雙充滿怒意與恨意的眼睛形狀相合。

  她便有些憷,移視線,就看到了穆典可手中那把黝黑沉沉的古劍上。

  這把劍,她曾在常紀海的書房里見過。見到時就已收藏了數年,也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傳下來的,是把無名劍。

  常紀海自己不用劍,子女也不學劍,卻不舍得送人。說古劍有靈,得贈駕馭得住它的主人。

  想不到最后是給她了。

  “這劍,叫什么名字?”常懷璇問道。

  她很好奇,常紀海最后給這劍取了個什么名字,又或是說,挑了個什么樣的孫媳婦。

  “玄同。”穆典可說道。

  常懷璇微訝,抬頭重將穆典可打量,深深思,然后說道,“是挺合的。我上山那年,小佛才五歲。他爺爺教,壞不到哪里去,娶的媳婦也不會差。”

  穆典可對她這番說法心中無波瀾,看著常懷璇垂懸的左臂,“你的手怎么了?”

  “醒來就沒知覺了。”常懷璇說道。

  毋庸懷疑,是常紀海所為。當日針刺居彥,她就用的這只手。

  “你是左利手?”穆典可又問。

  “對。”常懷璇抬了抬不太靈便的右手,“所以他廢我左手,讓我用這只不好用的手舂米三年,算是給你的交代。”

  “你有怨?”

  “有。”常懷璇滿口應,“但不是對你。”

  她抓起舂米杵,連搗,又重又快,方抑住胸口不平的心緒,徐開口,“怨他為父為祖皆慈,獨待我如此。但我傷你孩兒,應該罰。”

  穆典可不說話。

  常懷璇抬頭看她,“你若覺得不夠,想索我命償你孩兒受的苦,也隨你取。”

  穆典可想要常懷璇的命嗎?

  她當然想。

  過去數年里,她的確得苦,但恩仇上一向快意,輕易不肯讓自己受了憋屈。但嫁了人,成了別人家的媳婦,有些事情便不能全憑著自己好惡來。她受著常千佛的好,受著常紀海的抬高與愛護,不能只想索取,什么都不付出。

  殺了常懷璇,自不會有人拿她怎樣。但也未必如她想的那般快意。

  她抬頭看了看屋頂漆瓦,經冬有殘雪未銷。

  春和景明,唯這醍醐山上還是一副晚冬光景。

  她是想來看看常懷璇究竟遭了什么樣的懲罰——雖然常紀海一向厚待她,給予的大過所期望的,但總要親眼看一看才放心。

  她后來都有些聽不得居彥哭,總會想起那一天他撕心裂肺的慘號聲。

  她揀了一個柴垛,坐在午后煦暖的陽光下看常懷璇舂米,不停拭汗——對于一個大病初愈的人來說,這種體力活委實重了。

  走時解氣多了。

  “明日辰時,我來接你——請你下山賞花。”她說道。

無線電子書    一世諾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