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6章 遷移

  常氏的身孕還沒滿三個月,這次回來也就沒跟他們講。

  此時王氏居然讓她幫忙照顧宋康,這事兒自然不能再瞞的,省得不幫還說他們夫妻倆小氣。

  旁邊,大房一家聽得一愣,沒料到老二兩口子這么多年了居然還能得個老來子。

  堂屋里的洪氏聽到動靜也走了出來。

  “老二媳婦,剛剛你說啥?”

  她離得遠,沒怎么聽清楚。

  常氏一笑,將自己有孕的事又提了一遍。

  這般洪氏也是震驚得不行,以前村里子不少人都說過老二媳婦生不了了,怎知到了這個年紀人家還能再懷。

  “雙喜臨門啊,老二家的下來下來,多給祖宗牌位上兩柱香。”

  家里還添小輩,洪氏也是高興的,揮手讓老三一家讓路,親自將二兒媳婦給扶了下來。

  “娘,還不到三月呢。”

  常氏不想這么夸張。

  “放心,咱們家現在有祖宗保佑,出不了事兒。”

  洪氏帶著人直奔堂屋,點了香遞到常氏手中。

  自從宋虹離開,宋添臉上那條疤去掉,洪氏對二房一家的態度也變了。

  她是個聰明人,想要以后的日子過得好,知道應該怎么做。

  老太太非得上香,常氏也不好推脫,在宋二才的挽扶下給祖宗牌位行了一個跪禮。

  鬧完這一出,幾人上車離開,倒是將剛剛宋三才夫妻倆說的那事給忘記了。

  看見二房的馬車拐出村口,王氏抿唇氣得跳腳。

  “三郎,那些人也太自私了。一會跟爹說說去,讓爹出面。”

  王氏想得美,宋三才卻是白了她一眼。

  二房現人正在興頭上,還要添小輩,爹才不會討這個嫌。

  “這事兒先等等吧,等添哥兒院試考完咱們再說。”

  拿宋添的院試當借口,那就等院試結束了,看二哥還有什么話說。

  那廂,常氏回到鎮上也在跟丈夫提這事。

  走時雖然混過去了,可三房什么性子他倆都清楚,不會輕言放棄。

  “這事兒你別操心,添哥院試前我是沒時間的,等他考完,咱們說不準就得走了,到時怎顧得了那些。”

  常氏想想也是,靠在丈夫懷中問道:“離開這里,你放得下嗎?”

  宋二才嘆息,“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一切以添哥為重。”

  他不是愚孝之人,知道取舍。

  月中,宋二才到城里給曹家送貨,拿到一封從從臨江帶回來的信,是阿繡去到時寫回來的平安信。

  臨江那邊的生意發展順利,宋二才回到鎮上著手開始準備去臨江事宜。

  他這次離開會帶走一批人,以后這邊作為后方將跟宿明那邊合并,并不再出產紗衣,只以衣料為主,向府城的萬興繡樓供貨。

  宋二才考慮過了,等宋明打理好臨江的事情從那邊歸來,立他做大管事,以后便在這邊幫他管理好后方。

  宋二才招集親近的幾人開了個會,挑明了繡坊以后的發展。

  陸薇肯定要跟著去,這些先前簽契的時候上面就有說明了。

  陸保無所謂,常萍萍有些舍不得家,還想在這邊待幾年,這般陸家兄妹兩人就得暫時分開了。

  童文誠一早就說要跟著去臨江,這次他要舉家前往,只等兒子院試結束便可以過去。

  至于繡坊里的那些繡娘跟雜工們,宋二才也跟他們聊了,誰愿意過去便會給上一百兩安家費,去到那邊有能力者還能做管事繡娘,以后吃穿不愁。

  一百兩,對普通人家來說那是見都沒見過的一大筆銀子。

  不過宋二才也有條件,去到那邊要簽十年長工契,年滿不想做了可以回來,但不能再做繡品相關,也不能去別家干。

  同樣的,只要在他們繡坊里做事,待遇保證不比別家差。隨遷過去的家人也會安排活計,并不強迫他們買身,只做長工。

  這般優厚的條件,最后有一半人愿意舉家前往。

  放不下的也沒關系,以后繼續在繡坊中做事,以前怎么樣,之后也不變。

  但誰都清楚這邊繡坊不會再擴張了,目前只是做保留。

  而那些去了臨江的人,將有無限可能。

  六月底,宿明那邊繡坊開始向這邊轉移,原意走的跟先前宋二才開的條件一樣,不愿意的就只能辭工了,或是去河口鎮上干活,遠肯定遠,但跟臨江比起來又沒什么了。

  宿明那邊要去臨江的人多,幾乎大部分都收拾東西要過去。

  楊掌柜的手段比宋二才利害多了,去的人中一半還要是賣了身的。

  當初楊掌柜在宿明招工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以后,他不似宋二才這般好心,一切向利益看。

  兩邊繡坊合并完成,楊掌柜跟宋二才接洽,后面宋二才帶著第一批人先去臨江,鎮上之事先由楊掌柜打理。

  這次前往,杜氏母女跟王大牛肯定是要去的。

  杜媽媽跟杜娟從臨江那邊出來,又是阿繡身邊人,肯定要先過去照看著。

  常氏懷著身孕精神不濟,加之她身子不便暫時就先不過去了,待那邊一切安置了再過去不遲。

  月底,曹家那邊派了十輛馬車上鎮,將人員跟物什一起接走了。

  離開時的動靜大,大家打聽了一下也知道宋家的生意外撤,以后怕是不會回這個小地方了。

  如此這般大家又是好一陣羨慕,不知不覺間,生意怎做得這般大呢?

  眾人想不通,他們永遠也沒辦法知道,那輕薄如羽的紗衣價值比黃金還要珍貴。

  近十天的車馬勞頓,最后又換水路。

  七月中,帶著幾百人的商船總算到達臨江。

  曹眙派人到渡口接應。

  那一天,浩浩蕩蕩的人流背著大包小包下船,后面跟著的還有從平陽帶過來的貨物。

  也就是半天時間,整個臨江便傳遍了。

  原本大家還想著卓家女歸來辦繡坊并沒有那般簡單,怎知人家早有打算,弄過來的這三四百人別的不說,紗衣的供應能接上了。

  最近這兩月,卓家女重開繡樓的事在臨江激起了驚濤海浪。

  有人歡喜,有人愁。

  何文筠聽了下人打聽到的消息在堂中默了半晌,最后帶人去了拱亭橋那邊繡坊。

無線電子書    錦繡農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