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章節241 刺兒龍

無線電子書    星平線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力大皮厚號不僅成功開了進去,它還晃晃悠悠開了回來,這絕對是一次重要的成功。通過這次測試,艾瑞克斯知道引力屏障和足夠的功率進行配合,完全可以承受住異常區的時空影響。另一方面,星艦保持了基本航向沒有丟失,這才讓救援行動有了最基本的可行性。

  于是,魚龍號的改造工程開始了,它正好與恢復傷勢的工程協同進行。

  之所以要駕駛魚龍號而不是造一艘力大皮厚2號,看中的是星艦的自持力。魚龍號體積更大、設備更豐富,而且還有制造息壤球的能力,膜對撞機可以提供近乎無限的物質、能量供應,這是任何其他星艦都不具備的能力。哪怕是力大皮厚號,也沒有太過深入異常區,對其內部的情況絕不敢說全都了解。只有魚龍號,只有裝滿了引擎和引力屏障的魚龍號,才是最適合進入危險區域的星艦。

  再說體積大本身就是一種優勢。就拿引力屏障來說,它本身是一層膜、一個殼,基本上就只有“覆蓋面積”這一個衡量標準。當星艦的形狀不變、長度增加時,其表面積的增幅與長度增幅是平方的關系,體積和重量的增幅是長度增幅的立方關系。換句話說,體積的增加速度比表面積要高得多,越大的星艦就有越多增強功率與護盾的空間。盡管力大皮厚號這種專注功率和護盾的星艦在功能上更集中,但魚龍號憑借更加龐大的體積空間,完全能做出更好的功率與護盾強度。

  唯一能對這個規律進行限制的就是工程學技術。抽象的數學可以有正無窮,但是實際的物理需要收斂。質量太大了,魚龍號自己就向內塌縮壓燃,說不定就變成恒星了。材料強度也是有上限的,一般信息的傳輸也被光速約束。所以星艦工程學是一種取舍的藝術,甚至有的時候可以被認為是在刀尖上跳舞。這并不是夸張,因為宇宙中很多時候需要面對的危險要遠大于刀尖。

  “大圣,麻煩你要跟著我沖一次險地了。”艾瑞克斯可以直接決定自己、決定魚龍乃至決定研究員的命運,但他無論如何也要和大圣匯報一下。“按照我的計算,魚龍號應該能頂住那些危險,但…”

  大圣放下手里的合成打印桃子,擺擺手說道:“在星艦方面你是專家,你說行那我就說行放手去干吧。說實話前面的迷障不簡單,我已經看了好久也沒弄明白。這讓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歷經過萬千戰斗的大圣擁有非常寶貴的經驗艾瑞克斯最喜歡聽他講的故事了。其中許多故事后來經過改造以隱喻的形式在《西游記》里重現。聽著那些故事的原型,兩者互相對比除了讓理解更加深刻外,還讓艾瑞克斯真切感到故事編纂者的良苦用心。

  不過再多的故事也與他們當前遇到的情況不同最多只能借鑒些皮毛無法用來解決問題。總是會遇到新問題,這是一代又一代宇宙終結的幸存者必須要面對的現實。他們來到新宇宙,依靠過去的積累,顯而易見會成為當時最強的。但是在面對新宇宙的新問題時新宇宙的原生文明總是更有利解決的速度完全不亞于幸存者們。

  因為有這樣的現象,大圣等幸存者從未忘記敬畏之心,因而誕生了“不過分干預”政策。幸存者的技術,只是有條件、有選擇、少量地傳授下去,要給新宇宙、新體系、新文明足夠的生長空間——除非他們威脅了整個宇宙的安全。沉淀與發展、積累和改變、堅持與革新這些并不是互相矛盾的東西,它們完全可以和諧共存。這種精神才是幸存者一直幸存下來的最根本原因。

  當然闖勁也不能缺少,哪怕要面對死亡。艾瑞克斯還沒想明白究竟什么是幸存者的原動力:是要逃避毀滅還是要征服毀滅,或者兩者皆有?或許只有親身經歷過在宇宙終結前的掙扎求生然后再面對下一次終結并重復這個過程后一個人才能找到該問題的答案。

  好在引力屏障的時空異常區遠比宇宙終結要安全得多這一點艾瑞克斯必須承認。在接下來的差不多一個月時間里,魚龍號的六個船塢艙全力工作,膜對撞機也被拿來制造基本材料。各種零件持續出現在每一條生產線的末端,等待它們的是總裝線上的模具與組裝機器人。能夠整體直接打印的當然會用這種快捷省時的技術,但引力屏障和反物質發動機可不是拼插積木,那是要應對許多危險情況的高精密設備,因此專用高品質零件的專門生產也必不可少。

  魚龍一直趴著,時不時用舌頭舔舔不斷再生的前爪,緩解那里麻癢的感覺。ZTFD和兵馬俑機器人將魚龍的身體變成了巨型工廠,每一個鱗片上恨不得都裝上了新的設備。力大皮厚號的經驗可不能完全照搬到魚龍號上來,畢竟一個肚子里沒貨,而另一個還有船塢、內臟、骨骼和完整的環境循環。魚龍號的改造首先不能把魚龍弄死,變得只剩下皮和骨骼,改造方案必須考慮更多。

  艾瑞克斯選擇了內外結合的方法。反物質發動機放在體內,這樣便于維護。將70的引力屏障發生器放到體外,讓它們以“盔甲”的形式覆蓋在魚龍身上。這樣做可以極大節省空間,增加引力屏障的總功率上限。不過代價是有太多內外連接的孔隙,環境封閉只能放棄。

  除了艦橋與第一船塢,魚龍號內部的環境循環保護完全拆除。艾瑞克斯和大圣想要去那些區域,要么穿著太空服,要么釋放元粒體在體表形成保護,否則就和直接面對真空宇宙沒什么區別。

  能量管路、控制線路,再加上數量龐大的探測頭爬滿了魚龍的里里外外。為了給這些設備讓出空間,許多龍鱗都被拆掉了。研究員為了這件事忙的頭都要炸了,她必須為魚龍設計足夠好的愈合、麻醉和壓制再生的治療方案,否則一個血淋淋、慘兮兮的魚龍將無法避免。

  由于艾瑞克斯要繼續研究引力屏障,這一次改造的疼痛就只有魚龍自己來承受了。它努力忍著,實在不行了就嚎兩嗓子,聽起來怪讓人可憐。不過沒辦法,現在的疼痛和飛行、游泳時的快樂是一樣的,全都是艾瑞克斯對魚龍大腦進行保護與加強的結果。想要不承受痛苦,那就只有變成僵尸一樣的機器人,只有放棄快樂,這是對等的代價。

  最開始的時候魚龍也會惱怒,但艾瑞克斯說服了它。改造的痛苦只是一時的,不過占據魚龍漫長生命中不起眼的幾個月而已。但是飛行和游水的快樂、享受美食的滿足感,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情。孰輕孰重,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

  現在只要疼的時候,魚龍就會胡亂抓兩下,仿佛在模擬游泳的動作。或者分泌口水,嘩啦啦把進出通道給淹了,估計是在想好吃的。反正ZTFD和兵馬俑不會抱怨工作環境,艾瑞克斯和大圣也很少從通道出去,且讓這魚龍污染環境吧。

  搞定了魚龍,沒想到研究員那邊又出了問題。這個人工智能少女在得知安慰魚龍的那些話之后,很快就陷入了無限的自我否定之中,嘟嘟囔囔說自己是僵尸,沒有痛苦的快樂是虛假的之類。“我,機器人”,這句話即將成為她的新座右銘。

  “機器人才不會抱怨這個,你純粹是閑的!”艾瑞克斯毫不留情地發動打擊。“能不能上進些?交給你的腦控體研究任務怎么樣了?你要是真沒夢想了,我完全可以把你刪了,反正你用的也是核心艙系統的算力。”

  一開始研究員還嘴硬,直到她看到艾瑞克斯真的在用最高權限啟動刪除進程,立刻乖乖投降了。她承認自己是有些嫉妒,感覺艾瑞克斯對魚龍更關心些。在接受批評以及進行觸及靈魂的自我批評之后,研究員作出了深刻的反省,然后就像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沒臉沒皮地繼續快樂研究去了。

  感覺身邊包括自己在內沒一個正常生物,艾瑞克斯就更想早點和姐姐團聚。這種想法越強烈,魚龍號的改造工程就必須越細致。之前探測長桿的結局充分說明一旦出現紕漏,毀滅接踵而至,根本沒有反抗的余地。

  因此艾瑞克斯必須壓制任何急躁的情緒,盡可能提升能量功率與屏障的承受上限。力大皮厚號已經有非常恐怖的烏龜殼了,而魚龍有過之而無不及,用于護盾的能量功率又提高了四倍。換句話說,力大皮厚號用來承受異常區的工作狀態,還不到魚龍護盾系統20的壓力。

  為此,魚龍徹底變了模樣。那些拆下鱗片、內外打通、仿佛尖塔一樣的引力屏障發生器,將這條原本帥氣威風的龍變成了刺猬或豪豬。尤其是通過內部變形功能極限增加容積后,魚龍徹底胖了起來,肚子里塞滿了發動機和護盾發生器,它就更像豪豬了。

  這沒什么不好,這幅面貌雖然不夠帥,但是給人充分的安全感。工程完成后,艾瑞克斯下達了開機測試的指令,逐漸增加能量功率,不斷推升引力屏障的強度。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引力屏障提升后開始對周圍的空間環境產生影響,它本身就創造了一個類似異常區的環境。魚龍本身一切正常,異常都在屏障外部。首先是空氣產生亂流,幾千個龍卷向各個方向橫掃而去,隨后地面被強大的引力拉扯上來,再被超強的重力硬砸下去。

  遠處的異常區也有了反應,數以萬計的閃電奔襲而來,無情劈砍在引力屏障上。這些看起來像閃電的東西并非電磁作用,而是引力波動,因此被簡單命名為引力閃電。艾瑞克斯帶著擔憂緊盯屏障的工作狀態,驚奇地發現這些異常的引力閃電并沒有造成絲毫影響,它們被引力屏障隔絕在外。不管是護盾發生器還是發動機仍舊在穩定地工作著。

  試驗繼續,此時引力屏障的功質比(功率除以質量)達到力大皮厚號的兩倍,周圍的空間異常奇跡般地停了下來。來自異常區的閃電不再發生,倒是魚龍號開始向異常區射出引力閃電,導致那片區域的引力數值出現了明顯波動。根據計算,雖然總功率沒法比,但現在魚龍號的引力屏障強度實際上已經超過了天土大陸,這應該是當前反影響現象產生的根源。艾瑞克斯估計,現在的魚龍號若是開足馬力并保持低速,應該能緩緩穿透天土大陸的屏障,前往外面的星空。

  功率繼續提升,艾瑞克斯至少需要看看80功率是什么狀態,能不能保持住,這樣才能心里有底。到了這個階段,不管什么方向的閃電都沒有了,周圍一片寂靜,給人一種異常和諧的感覺。艾瑞克斯看遍了所有的探測數據,他非常想找到任何一點異常來打破這種詭異的寂靜,可惜完全找不到。

  “嗯?”艦橋里的大圣撓了撓頭,“古怪,怎么感覺像是老頭子的太極圖?”

  鎮壓地水風火是傳說中太極圖的效果,不過那只是寓言故事里面的說法。它其實是一臺規則場武器,用來處理物理定律,用來消除異常波動的。當然艾瑞克斯沒見過太極圖,大圣其實也沒見過,他們之間只是三手消息和二手消息的區別。

  “我不知道你們再說什么,但我覺得這種現象有點眼熟,”研究員作為另一個觀察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為此她還特意推了下鼻梁上的像素眼鏡。“息壤球激活爆發時會改變周圍的環境,那個沖擊波的‘刀鋒’就給人一種一場平靜的感覺,好似現在。”

  三個人討論半天也沒能得出一致意見,只覺得引力屏障這個技術以及它的理論背后還有許多可供發掘的隱藏內容。不過從工程上說,魚龍號的引力屏障完成了測試,其在80的功率上能夠穩定運行,即便提高到95也相當不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魚龍的飛行姿態,當功率達到40左右,也就是向外發出引力閃電的那個階段,最好不要做幅度巨大的變形。引力屏障的劇烈形變會短暫制造“褶皺”,在屏障系統中制造內耗,帶來不穩定的能量波動。這時的能量疊加最終會外放出去,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艾瑞克斯就試了試,42功率時特意制造了一道引力閃電,直接在地面劈出一條大峽谷,向下一直深入,可以看到翻滾的熔巖。這樣的能量效果能不能控制,是否可以做成武器?理論上說它是引力屏障的一種外放特性,因此具備擊穿引力屏障的潛力。

  想象很多,項目也很多,但沒有一個得優先級能與救援計劃相比。艾瑞克斯停下試驗,將護盾系統轉為“自適應狀態”,然后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魚龍咆哮一聲,鼓著肚子頂著滿身刺,昂首駛入異常區。

無線電子書    星平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