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辭三讓(2)

無線電子書    帝國崛起之紀元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為什么?”所有人聽到他們三人的話,頓時一愣。

  三人對視一眼,然后其中的一名書生說道“這件事不能托,如果拖得越久,百姓心中就會逐漸忘記秦王的功勛,最后只會認為這是大周天命不絕。”

  “額,這大周天命不絕,也未嘗不可啊。”有一名食客說道。

  “現在來看,大周天命不絕,沒有什么問題。并且,有王上在,大周在延續個十幾二十年不成問題。”

  “但是,諸位可曾想過,若是陛下駕崩,而新皇登基,是否能夠接受王上的存在?”

  “新皇想要奪回權利,必然需要與王上爭鋒。而到那個時候,王上平定天下的功績已經被世人忘記,那么所有人都會認為,王上乃是叛逆。”另外一名書生回到道。

  眾人一聽到他的話,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嘶,這可如何是好?”眾人問道。

  “現在只有讓王上登基稱帝,方為上策。”壯漢回答到。

  “可是,我等知識百姓,如何能夠影響到王上?”眾人問道。

  “其實有一種辦法可以。”壯漢看了一眼眾人“我們只能上萬民書,讓王上看到我們百姓的心意。”

  “萬民書?”眾人心中一驚。

  他們不是不知道萬民書是什么,這東西,可以說是一個大殺器。

  在大周,只有重大的事情,才會用到萬民書。

  這是代表著所有百姓的心意,這種所有百姓的心聲,全部集結在一起,是任何一名諸侯亦或者皇帝都要重視的。

  如果你忽視了萬民書,那就忽視了全天下百姓的心聲。

  這種事,搞不好就會引起民變。

  而現在是百姓們想給劉昊上萬民書,想要勸進劉昊登基,但是這么做,同樣會存在風險,誰知道劉昊會不會認為他們是在逼迫自己。

  都說伴君如伴虎,搞不好劉昊大發雷霆,會降罪于民。

  “諸位,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么,但是爾等想過沒有,若是沒有王上,豈有你們今日?”最開始的那名書生說道。

  “當時我們在陳國的時候,大家是個什么樣的情況,你們都忘記了嗎?”

  “我們鳳儀可是大周的帝后之城!而陳國上下,有誰把我們的生死,放在了心中?”

  “若不是王上讓人送來口糧!爾等早已餓死于城!亦或者易子相食!”

  “若是王上不能登記,日后必受其亂!受其亂,則百姓困苦!難道你們還想再過一次那樣的日子嗎?”

  “還有一點!萬民書ꓹ萬民書!只要我們能夠發動更多的人ꓹ一起寫上萬民書,只要人足夠多,多到占據秦國的一半ꓹ亦或者全部的百姓ꓹ都在恭請王上稱帝。”

  “那這樣ꓹ王上會對我們嚴懲嗎?一嚴懲則是針對全天下的百姓。”

  聽到書生的話,周圍的人,頓時反映了過來啊。

  “對啊!只要我們找到足夠多的人,王上是不可能罰我們的。”

  “對!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恭請王上稱帝ꓹ那王上想要罰ꓹ也不可能把全秦的百姓,都發一遍吧。”

  “對對對!還有啊!我這條命,就是靠著當年秦軍的口糧才活下來的。我就孤身一人ꓹ就算是死,我也支持王上稱帝!”一名頭發有些花白的老者說到。

  “這事,算我一個!我干了!大不了就當把這條命ꓹ還給王上了!”

  “對!算上我一個!”

  眾人一聽,紛紛響應,他們都覺得哪怕是死,也要諫言王上登基稱帝。

  酒肆掌柜的一看,頓時踢了一腳一旁的店小二。

  “還愣著干啥!還不快去準備絹帛跟筆墨?”

  “得嘞!”店小二應了一聲,立馬跑開。

  不多時,店小二就抱著一卷大大的白布回來。

  幾名食客一見到店小二抱著一卷白布,立馬清理出來幾張案幾,然后拼在一起,充當書桌。

  “這位小先生,我看您是一名讀書人?”掌柜的看著最先說話的那名書生說道。

  “回掌柜的,在下正是洛都荔山書院的學生公孫韜。”公孫韜回答道。

  “什么?你就是公孫韜?”后面一名說話的書生大吃一驚。

  “怎么兄臺,聽說過我?”公孫韜疑惑道。ωωω.⑨⑨⑨xs.co(m)

  “在下東湖書院,孟澤,見過兄臺。”孟澤對著公孫韜行了一禮“兄臺才名,已經傳遍了大秦!今年科舉第一,當屬仁兄。”

  “過獎,過獎,都是一些虛名而已。”公孫韜連忙笑著說道。

  “既然兩位大才再此,可否能主筆這份萬民書?”掌柜的見二人聊上,生怕耽誤事,率先打斷道。

  公孫韜和孟澤一聽,立馬對視一眼。

  “公孫兄,請。”孟澤對著公孫韜施了一禮,請他主筆。

  “孟兄請。”公孫韜對著孟澤同樣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公孫兄,這事關系重大,小弟文采雖然尚可,但這種萬民書,還是需要公孫兄主筆,方能體現我大秦百姓的拳拳之心。”

  公孫韜沉思一下,這才說道“既然如此,這封萬民書,確實至關重要,那我就不客氣了。”

  “理應如此。”孟澤看著公孫韜點了點頭。

  于是公孫韜就不再客氣,直接走到案幾前,提起狼毫,沾了沾墨汁,就在白布上開始寫道。

  “臣聽聞,天道輪回,自有定數。昔夏商之桀辛,桀之權勢,堪比日月。

  夏桀之暴,自比為日,民受其害,皆欲與之偕亡。而帝辛者,比桀益殘,其民皆起反之。

  雖陛下仁,然不理朝政,但欲自樂,以致勢衰,四方之諸侯,并據自行。

  我大周之百姓,歷年兵亂,乃秦王者將下,定天下之亂。

  然王上可曾想,數年以后,若陛下天,王所自處?

  新皇即位,必欲收王之權。勢必弱秦,或扶他也,與王爭衡。

  若信然,王上可曾想天下又該處?

  可見者,此方平之天下,又必再亂。

  此豈王所愿哉?

  我輩百姓,愿王上慮民也。

  王即位,此天下之民皆愿見者。

  臣又嘗聞,王為民之,豈王上真之愿民再罹苦?

  故,王即位,上應天命,下為黎民。

  臣等庶,皆愿王克慎思,此不獨為王己,亦以為秦,更為此天下之民。”

  寫完之后,公孫韜直接在一旁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用一旁的刀子,割破了手指,在自己名字的地方,使勁的按上了自己的指印。

  “好!”孟澤見此,立馬結果狼嚎,同樣寫上了自己的名字,接著跟公孫韜一樣,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無線電子書    帝國崛起之紀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