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七章 先砍了腦袋再來談

無線電子書    諸天萬界之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夜無眠!

  這一夜,葉君將要改革的地方做了歸納,包括如何改革,結合了后世的一些經驗。

  后世的辦法不見得可以照搬,但是,可以避免很多彎路。

  大明重文輕武,這是絕對不行的。

  沒有哪個強大的國家,不尊重軍人。

  還有一點,葉君思考了很久,發現,大明最大的問題,不是制度,不是文人,而是窮!

  大明窮嗎?

  很窮!

  就連葉君這個皇帝,內庫竟然只有一百多萬兩銀子。這還是歷代皇帝留下來的。

  大明的百姓窮嗎?也窮!揚州瘦馬比比皆是。

  可大明是如今,世界第一強國,無論是經濟,文明,還是科技,都是世界第一。怎么會這么窮?

  因為,錢都到了某一小部分人的口袋。

  這些人,就是官紳!

  在大明,只要考上了功名就可以不交稅。從表面上來看,一個讀書人不交稅也沒什么。但是,很多人抓住這個漏洞,把自己的田地掛靠在讀書人的名下,借此逃稅。

  大明納稅的田地,在洪武年間,有8.5億畝,每年能征收糧食三千萬擔。老朱覺得有這么多就足夠了,很滿意,所以下令,永不起科。可是,到了成化年間,短短一百年的時間,大明納稅的田地縮減到了4.2億畝,足足少了一半。

  田少了,稅收自然也就少了,漸漸地,到了明末時期,稅收更是少得可憐。神宗皇帝不得不開啟礦稅,以養內庫。如此,大明也馬馬虎虎能堅持得住。可是到了崇禎手中,登基第一件事情就廢掉了礦稅。這下好了,口袋里沒錢了,什么都辦不成,大明只能坐等滅亡。

  崇禎當皇帝,不勤政嗎?可以說,除了朱元璋沒有誰比崇禎勤快。但是,光勤快沒錢也是死路一條。可以說,崇禎是窮死的。窮到什么地步呢?連皇后,妃子都把自己的首飾拿出來變賣支持國家。

  要是崇禎有錢,大把的銀子撒出去,大明能亡國?首先李自成就不可能造反,關外的建奴更是會被打的爹媽都不認識。可是沒錢,官兵餓著肚子,將軍吃空餉,沒有戰斗力,還怎么打仗?

  所以,國家要強大,先搞錢!

  而大明的錢在誰的手里呢?在官紳,商人的手中。

  沒看到人家萬三千號稱富可敵國,能把大明買下來嗎?

  所以,要想富,先收稅。

  把該收的稅收上來,朝廷自然就有錢了。有錢了就好辦事。

  所以,當務之急,第一件事情,就是收稅。

  眼見天亮了,葉君目光閃過一道精芒,起身道:“上朝吧!”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依次排列。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老曹每次上朝只有這么一句話。

  群臣低著頭,個個低頭噤聲。

  自從朱無視被殺之后,群臣就嗅到了味道,這段時間個個都低調的很,生怕觸了眉頭。眼前這位少年皇帝跟性格溫和的先帝可不一樣,連親叔叔都殺,他們又算什么。所以,寧愿沒事也不多事。

  忽的,一道聲音響起:“臣有事啟奏!”

  群臣豁然抬起頭,尋聲望去,頓時愣住了:此人是誰?

  不少人面面相覷,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疑惑。朝廷之上有這個人嗎?

  “好像是王守仁!”

  “王華的兒子?”有人想起什么,吃驚道:“王華不是早就調到南京養老去了嗎?他兒子也貶到貴州去了,什么時候回來的?”

  群臣抬頭,頓時對上了皇帝似笑非笑的眸子,個個縮了縮脖子。看來,是皇上偷偷召王守仁進京的,只是不知為了何事?群臣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感覺,當年這個王守仁就性格乖張,行事肆無忌憚,這次恐怕又要惹出什么幺蛾子。

  王守仁說道:“臣有愧,要給皇上獻田!”

  獻田?

  群臣滿頭霧水,皇帝還缺田嗎?

  葉君眼睛頓時一亮,笑道:“陽明,說來聽聽!”

  沒錯,這個王守仁便是大名鼎鼎的王陽明。葉君特意將其召回京中,當做馬前卒。

  王陽明說道:“太祖年間,大明有田地8.5億畝,如今,只剩下了4.2億畝,少了大半。臣出京三年,終于為大明找回了這丟失的4.3億畝田地,特來獻給皇上!”

  此言一出,群臣心中都涌出一股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便聽王守仁繼續說道:“臣發現,大明鄉紳,無需交稅,所以有大量田畝,以不記名的方式掛靠在鄉紳名下,從未交稅。”

  “混賬!”

  “胡說八道!”

  “王陽明,你想干什么?”

  這一下,整個朝廷都炸開了鍋。

  群臣激憤,不少人直接沖過來,要堵住王陽明的嘴。

  但是,王陽明可不是好欺負的,不但比這群家伙年輕,而且能文能武,三拳兩腳打趴下幾人之后,頓時沒有人再敢上前了。

  “有意思!”葉君笑了笑,“陽明,你繼續說!”

  王陽明道:“臣想,這些田既然沒有記名,又沒有交稅,定然都是無主之物,應當收歸國有!”

  “臣反對!”

  立即有大臣跳了出來,狠狠的瞪了王陽明一眼之后,說道:“太祖曾言,讀書人可免去賦稅,如今,查抄各地讀書人,鄉紳的田地,豈不是違背了祖訓?”

  “太祖說讀書人免稅,可沒說讀書人可以偷稅漏稅。”王陽明冷笑道,“讀書人免稅,按照律法,該免多少畝就免多少,可現在,下面的人,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舉人,名下都有上千畝田地掛靠,也借其名義免稅,這豈不是挖朝廷的根基?如今,朝廷稅收一年比一年少,田稅占據了七成五,倘若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一畝地的稅都收不到。”

  “就算掛靠,也是百姓的田地,最多補稅便是,若是強行收繳其田地,豈不是搶奪百姓的家產,和強盜何異?”又有人反駁道。

  “誰知道他們逃稅多少年?按照律法,逃稅便是死罪。他們要是想要田地,可以出來認領,先按照律法處置逃稅之罪。”王陽明此言一出,誰都不敢說話了。

  想要田地?行啊!先砍了你的頭再把田還給你,你要不要?

無線電子書    諸天萬界之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