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36章 本宮不想當皇帝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從慎重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父子倆出宮,一人坐轎一人騎馬,打道回府。

  嚴恪松面色黯然:“爹為人臣,進思進忠,退思補過,勞神苦形最后還是未能替朝廷盡忠節,落得晚節不保,唉,你不要學爹。”

  嚴成錦知道老爹耿耿于懷,朝廷若要征戰瓦剌,還會重啟老爹,“爹先在府上休養一段時日,以后還有機會起用。”

  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著文貴呈上的疏奏:“西北有何墻塹和堡壘要修繕?”

  “陛下有所不知,韃靼如今亡國,無勢力駐守,瓦剌向東蠶食韃靼的疆域,遲早會南下。”

  文貴乞銀修邊墻,是為了朝廷。

  瓦剌人喬裝成韃靼人很容易。

  延綏安邊鎮、石澇池至橫城三百里,增設墩臺九百座,安置衛營,可以提防瓦剌隨時南下。

  弘治皇帝憂心:“嚴恪松辭官,摘去爵位,三邊便無人守制,當派誰前往?”

  諸公沉默不語。

  李東陽說道:“可以派楊一清為新三邊總制。”

  以公誼而論,楊一清是百年難得的將才,在西北和四川領兵剿匪,捷報無數。

  幾日后,西北賣官的將領,全部下刑部大獄或遣回原籍。

  嚴成錦并未求情,朝廷不會真斬殺將領,就如同不會殺王越。

  一晃三月過去,朝中無大事。

  坤寧宮。

  弘治皇帝抱起皇孫,退后一步險些有些抱不住。

  蕭敬忙輕輕扶了一下。

  “朕愈發覺得力不從心了,平常一抱皇孫就起,今日雙臂軟綿綿的,頗感吃力。”

  張皇后放下太平公主,“是皇孫長大了,陛下許久沒抱他,才會這般。”

  蕭敬點頭賠笑:“陛下才四十出頭,春秋鼎盛,娘娘說得對,是皇孫長身子了。”

  “不,朕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是有些不如以前了。”

  弘治皇帝喟嘆一聲。

  朝廷疏奏漸多,每日閱奏要到深夜亥時,渾身酸痛,汪機施針才緩解些。

  坐下來端起蓮子羹,一邊喝一邊說道:“太子這幾日來過坤寧宮嗎?”

  蕭敬笑道:“來借過皇孫。”

  弘治皇帝把湯匙放下,若有深意地看向張皇后:“厚照今年幾歲?”

  “十七了,陛下怎么想起問這個?”張皇后撥開板栗,遞給他。

  “朕十六歲登基,比厚照還小一歲。”

  霎時,大殿中,只剩太平公主和皇孫嬉鬧的聲音。

  張皇后的手停在半空中。

  蕭敬神情僵硬,不敢吱聲,小太監和宮娥低下頭去。

  回到乾清宮,弘治皇帝想了想,喚汪機進宮問診。

  把完脈,汪機道:“脈搏沉穩如琴弦,陛下身體無大礙,只是操勞過度,心中藏有事,傷了心神。”

  弘治皇帝卻按著小腹:“可朕偶感腹中隱痛。”

  “是因惱怒動了肝火,非藥所能治,陛下當以平常心處之。”

  “汪大夫的藥方中,可有延壽之藥?”弘治皇帝問道。

  “心中豁達,寢食得當,可多得幾年陽壽,陛下想求長生?”汪機有些擔心,弘治皇帝讓他煉丹,這世上壓根沒有長生藥。

  弘治皇帝擺擺手:“送汪大夫出宮吧。”

  蕭敬走后,命人召喚來內閣大臣。

  此時,內閣。

  各地疏奏接連不斷送進值房。

  劉健五人顧不上說話,低頭不斷翻閱疏奏,飛快票擬。

  嚴成錦看著南直隸御史的疏奏,請罷后宮的尚宮、尚儀、尚服、尚食這些正五品女官。

  這些諫官,恨不得皇帝自力更生。

  嚴成錦自然是留中了。

  小太監走進來道:“諸位大人,陛下召去乾清宮。”

  劉健露出詫異之色。

  陛下議事,常召他們去奉天殿,去乾清宮常是身子有恙,不方便上朝。

  李東陽問道:“陛下為何召我等?”

  小太監低下頭去,不敢回答。

  劉健板著臉,呵斥:“快說!”

  “今日去坤寧宮,陛下說身體乏力,偶有不適,還說登基時比太子小一歲,回寢宮就召見了汪大夫。”小太監說道。

  嚴成錦心中微微一動。

  如今韃靼已除去,四海安定,弘治皇帝心中的大石放下,是想傳位給朱厚照。

  李東陽幾人面色各異。

  自然希望陛下能干到賓天,太子頑劣無狀,哪里能當皇帝?

  諸大臣心情沉重地來到乾清宮,行禮后,分兩排站定。

  弘治皇帝開口:“朕今日,又堆積不少疏奏。”

  “若陛下身體不適,先休憩幾日,我等替陛下觀政。”劉健說道。

  只休息幾日,無傷大礙。

  寢殿中沉寂下來,

  弘治皇帝搖頭:“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定,朕想傳位太子。”

  盡管來的時候,聽小太監說今日陛下提到登基,隱隱有了猜測。

  可親耳聽到時,劉健和李東陽幾人仍沒反應過來。

  “陛下不可!”

  “陛下三思!”

  “有我等盡心盡力輔佐陛下,陛下還可再勤政三十年。”

  劉健和李東陽五人一同跪下。

  唯獨嚴成錦還站著,弘治皇帝在位的時間,比史上多近三年,雖還沒令大明達到盛世,也算有功績。

  此時退休,有些早了。

  弘治皇帝卻有自己的考慮:“天下匪盜、水利、吏治、商業、北方外患皆已整飭,朝事雖多,卻多為瑣事,正是太子登基的時機。”

  李東陽和蔣冕朝嚴成錦使了眼神,示意他跪下。

  但嚴成錦置若罔聞。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翹起:“嚴卿家也認為,朕該退位了?”

  “不是,臣只是覺得,跪也無濟于事。”

  劉健幾人有些置氣,此子又不與他們同心。

  弘治皇帝看向蕭敬:“去召太子來。”

  一刻鐘后,朱厚照走進大殿中,茫然:“父皇召兒臣?”

  “厚照啊,你今年十七了吧?”弘治皇帝微微抬頭。

  朱厚照站起來,轉身就往外跑,宛如百米沖刺般快。

  “來人,抓住他!”

  弘治皇帝大喝之下,金吾衛和錦衣衛將朱厚照架住,拖回大殿中。

  劉健等大臣嗟嘆一聲。

  嚴成錦望著朱厚照,這廝料到陛下要傳位了。

  弘治皇帝板著臉:“朕還沒說完呢,你跑什么?”

  朱厚照跪在地上,低著頭道:“兒臣不想當皇帝。”

  劉健等人噤若寒蟬,失望地看了眼朱厚照。

  弘治皇帝厲喝道:“朕知道你不想當皇帝,朕就想當?若朕賓天前再傳給你,你是不是眨眼就傳給皇孫!”

  朱厚照眼睛一亮,父皇說的有道理。

  劉健幾人躬身,依舊堅持:“陛下三思!”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從慎重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