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74章 征虜威武大將軍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從慎重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宣府,張家口堡。

  營寨的大堂中,朱厚照神色自若地喝了一口茶。

  馮十三看朱厚照穿著名貴的絲綢,腰間掛著白龍魚墜,就連腰帶也是罕見的犀皮。

  “我要殺你,若你不死,我便信你是天上人。”

  若是老高在此,會說什么呢?

  朱厚照眼底閃過一抹睿智的光芒:“何必如此麻煩?不如這樣,你自刎而盡,我若能救活你,你就相信本宮是天上人如何?”

  你特娘的當我是傻子?救不活我咋辦!

  馮十三微瞇著眼睛:“我雖不知你為何從天而降,但你若不是凡人,早已憑本事脫身,何必被困于此!”

  黑色的大球是牛皮,底下是藤筐,并無特殊之處。

  林六始終有些顧忌:“若他真是天上人,殺他只怕會招來禍患,不如先聽他怎么說,看可否幫我等?”

  大堂中,朱厚照坐于下首,地上躺著的谷大用不知死活。

  堂外,賊匪們圍得水泄不通。

  馮十三想了想,對著朱厚照道:“我落草為寇十一年,營寨中的兄弟從邊鎮逃難來,我是永寧人,逃荒成了流民。

  如今,朝廷揮師北上,若韃靼被平定,對營寨亦是大難,我等再也沒安身之處。”

  林六補充道:“你可能使我等得黃冊,重歸于民?”

  朱厚照微微抬頭,目光落向堂外瘦骨嶙峋的匪寇。

  柴家堡,在宣府的邊緣,此處與韃靼交界,難怪會滋生匪寇。

  周圍有萬全右衛、萬全左衛和懷安衛,兵力雄厚,匪寇能劫掠的地方極少。

  “本天人,不僅能讓你們重歸于民,還能讓你們封侯拜相。”

  馮十三板著臉看著朱厚照,你擱這兒做夢呢?

  他們的人頭,都在官府的通緝通告上。

  殺了人,能重歸于民就是萬幸,豈還敢奢望封侯拜相,除非造反自立。

  朱厚照道:“邊陲正在打仗,若爾等隨我征討,斬獲軍功,必能獲大明朝廷赦免,本宮在此做主了。”

  出關殺韃靼人?

  馮十三等人的臉色陰沉下來,韃靼騎兵精銳無比,連九邊的官兵,都難以匹敵。

  他們去豈不是送死?

一個拿著算命帆布的瘦弱走進來,慌張  道:“大當家,宣府三衛全出動了,還有禁衛,要搜柴溝堡到虞臺嶺的山林。”

  嗡地一聲!

  馮十三和林六面色崩塌,緊張地不由握緊了刀。

  朱厚照繃著臉,錦衣衛竟然已經找到宣府了。

  不出兩日,就能搜尋到這里,若這些匪寇不走,他一定會被禁衛抓回京城。

  林六看向馮十三道:“大當家的,只有逃出關外了,自古以來,朝廷處置匪寇,皆是斬首!”朱厚照喜滋滋的站起來,背負著手:“逃到關外又如何?若韃靼被平定,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更遑論,爾等頭上都掛著人命。”

  韃靼的草原很大,以畜牧為生,劫掠比大明更甚。

  部落之間常有紛爭,山寨中有萬余人,若入草原,必會被盯上。

  朱厚照認真道:“你們只有一個時辰考慮,宣府三衛有騎兵,若發現蹤跡,不出一日,就能抓爾等。”

  馮十三考慮許久。

  營寨中,只有二十余匹馬,老弱婦孺皆遷徙,也會被宣府的騎兵追上。

  “你想如何?”

  “爾等隨本宮出征,作為交換,本宮留下一物,可保爾等妻兒。”朱厚照解下腰間的白龍玉佩。

  此乃宮中之物,常常帶在腰間,禁衛一看就知道他來過此處。

  馮十三沒有自己逃跑的心思,官府中掛著他的頭像。

  若被人發現,會被擒去換賞金。

  “我且信你一次,可我等既無兵備,又無糧草,如何出關?”

  “宣府與大同臨近,我等從西陽河出關,到了關外,朝廷自然不會再追,兵馬先行,糧草后至。

  命人去天鎮散布消息,高價收集糧草,士紳定會想方設法,將糧草運至關外。

  若實在不成,還可劫掠韃靼。”

  “好,我等先聽你。”

  “今日起,本宮是征虜威武大將軍,你是征虜將軍,你是游騎將軍,你是下首千戶,都記住了嗎?”朱厚照點兵點將道。

  匪寇們一臉茫然。

  關外,茫茫的草原。

  王守仁騎著棗紅色大馬,行至軍隊最前,大軍的側旁,一匹飛快無比的駿馬奔襲而來。

  探子翻身下馬,遞上一封急報。

王守仁微  微打開,見竟是老高兄所傳:

  太子離京,若有蹤跡,稟報朝廷。

  王守仁覺得奇怪的是,老高兄下令為通報朝廷,而非擒拿抓回朝廷。

  此二者,有極大的區別。

  “派三人,守著宣府虞臺嶺、張家口堡、松樹堡,若發現太子殿下的蹤跡,通報內閣嚴大人。”

  “是!”

  王守仁仔細看了眼信,并未提及征討之事。

  大軍行進一日,就要耗費糧草數萬,需早日討伐回京,于是,他下令加快行進速度。

  京城,紫禁城。

  英國公張懋拿著芴牌,快步來到了奉天殿:“陛下,京營招募大軍十五萬人,這是每月需發放的軍餉。”

  蕭敬走下來,把冊子傳上去。

  弘治皇帝沉下臉來:“每日七分紋銀,朕怎么記得神機營也才六分紋銀,漲價了?”

  七分紋銀,發給十萬大軍,每日都需要一筆巨大的收入支撐。

  張懋暗啐一口,文官都漲價了,武官就不能漲價?

  “回稟陛下,文官漲俸三成,軍餉卻一直沒變,臣以為,也該漲了。”

  王瓊欲言又止,把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

  國庫的余銀雖多,有上千萬兩白銀,可用得也多,一筆就是幾百萬兩的用,兩下就沒了。

  嚴成錦頷首點頭:“若不漲軍餉,文武勢必又會不平等,臣以為,神機營的士卒可再漲一分紋銀,以示優待。”

  “嚴大人,銀子從何來?如今,壯丁被抽來軍中,傷農,稅賦必定也不高,應當節省開支才對。”王瓊小心翼翼地反駁道。

  自己府上的賬房,他都沒這樣操心過。

  當了戶部尚書才知道,管賬催人老,就好像欠了這些狗官幾百萬似的,天天追著要銀子。

  嚴成錦微微側頭,望了王瓊一眼。

  弘治皇帝頷首:“壯丁抽來軍中,耕種的百姓銳減,王卿家所言有理,應當想想今年賦稅,當如何收了。”

  韃靼與大明打仗,定不會在短短幾月結束。

  此次與以往不同,是要將韃靼收回大明,意味著,要追擊至草原深處,不留禍患。

  后方千萬不可斷糧。

  嚴成錦陷入沉思。

無線電子書    大明從慎重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