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六十二章 媧神苗裔(17)

無線電子書    狐朋仙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自打從博烈覺昌口中得知上古時期人類部落攜手組建對抗妖王的聯盟,楊從循腦殼中就和鉆進一只大花蚊子般嗡嗡直響。敢情史書上赫赫有名的阪泉之戰起因只是一包黍米?而黃帝是因為看不慣蚩尤騎熊貓,所以才率眾去打九黎?

  這三觀都碎了一地好么?

  然而博烈覺昌卻對楊從循的質疑嗤之以鼻:“什么叫只為一包黍米?你知道那個年代的一包黍米意味著什么嗎?”

  見楊從循兩眼發直得搖頭,博烈覺昌頓時恨鐵不成鋼地數落起來:“一碗米加上水就能蒸九碗飯,夠三個成人飽餐一頓!所以那一包米是一百個人一天的口糧!有了這一包米,部落里就有一百個人可以一天不用外出采果打獵!現在你明白這一包米意味著什么了嗎?”

  盡管博烈覺昌自以為已經解釋得完全透徹,可楊從循還是疑惑不解的接連搖頭:“還是不懂。”

  這下可真把博烈覺昌氣炸了,一個箭步沖到楊從循面前,用一根玉琮似的手指咚咚地敲點后者的額頭。

  “當然是抓緊這一天空閑時間趕緊砍柴!你知道一整天時間能砍多少柴火么?至少能砍夠燒二十個晚上的柴火!這就是二十天的平安啊!”

  博烈覺昌告訴楊從循,抓緊砍柴生火是人類部落在洪荒世界的基本生存法則。

  因為人類是沒有黑暗視覺的。

  所以人類要抓緊陽光充足的白天時間進行樵采墾荒捕獵摘果,這樣才能在夜幕降臨之后圍著熊熊的篝火烤食休憩,享受這片刻的安寧。

  然而,并非每個白天都是晴天。

  一旦天陰落雨,砍伐柴火的樵采活動就不得不暫時中止…濕木頭是無法直接生火的,就算費勁將其點著也光冒煙不起火。

  而沒有篝火人類就無法在夜間抵御野獸妖邪的侵襲!

  有些時候,一個數百人口的中小部落變成一地鮮血淋漓的殘肢白骨,也就只要一個晚上的時間…

  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還能勉強湊合,篝火不夠點一晚上的日子絕不能湊合。

  只要飯夠吃兩頓就可以暫時不用打獵,但柴火只夠燒一晚絕對不行!

  除了必要的采獵墾荒炊飯,剩下的白天人類都要抓緊時間砍柴,砍柴,砍柴…如此重要的事情,再說三遍也不為過!

  一直要砍到存儲干柴的山洞被柴火塞得滿滿當當,這時人類才會有片刻空閑去忙些其他重要事情。

  比如在宿營地附近開墾一塊便于灌溉采收的耕地;

  比如圍繞著宿營地建設一堵防御野獸夜襲的圍墻;

  比如和某人找個沒人的地方一起做些羞羞的事情;

  等等等等。

  肥沃的耕地意味著穩定來緣的食物,高大的圍墻意味著更加安全的夜晚,更多的孕婦意味著未來更多的人口。

  這一切,都是一個部落走向強大的必要條件!

  有西諺云,

  折斷一枚鐵釘,掉落一片蹄鐵;

  掉落一片蹄鐵,摔倒一匹戰馬;

  摔倒一匹戰馬,陣亡一個騎士;

  陣亡一個騎士,輸掉一場戰爭;

  輸掉一場戰爭,滅亡一個國家!

  不要看不起小小一包黍米。

  “所以一包米就是一個部落走向興盛的希望?”

  發覺楊從循終于開始接受自己的觀點,博烈覺昌頓時滿意地一拍前者肩膀。

  “郎君總算上道了,不過未來總是充滿著變數,光靠一包米未必就能興盛部落。主要是當年黃帝和炎帝早就互相看不順眼,那包被熊大吃下肚的黍米不過是個起因由頭罷了。”

  博烈覺昌似乎很享受粉碎楊從循三觀的快感,于是她抓住楊從循頭暈腦脹的時機來了一發二連擊!

  “我告訴你,你可別跟別人說…阪泉之戰的真正起因是炎帝在背后取笑黃帝成天腦袋上頂塊光木板;而黃帝逢人就說炎帝是個腦殼精光的禿瓢。”

  沒錯,黃帝其實不叫黃帝,他本姓姬,后來因為豢養了一頭大棕熊而自稱“有熊”。

  “有熊”的意思就是字面意思,哥們家里趁熊!

  所以黃帝的真名叫“姬有熊”…當然了,有熊氏部落成員一般喊他姬哥姬爺,或者酋長大大。

  “黃帝”倆字其實是外部落給姬有熊起的綽號,而且還是帶有稍許貶義的綽號。

  其中“帝”字象形,指在一塊木板中間掏洞,將頭頂毛發編成發髻從孔洞中間穿出固定,而后在木板邊緣掛上很多珠串一般的流蘇。

  見過影視劇中,秦皇漢武腦袋頂上頂的冕旒(mianliu)冠么?

  這就是從姬有熊的特殊裝扮演變而來。

  “黃帝”的意思就是姬有熊特別喜歡頭戴這種向外挑掛珠串的黃木板。

  博烈覺昌告訴楊從循,因為姬有熊指粗手大,所以給冕旒冠穿珠掛串的活計也是找女媧族代勞。

  其實姬有熊頭戴冕旒冠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耍酷。

  那些掛在木板邊緣的珠串其實是切成小塊的各種靈石,亦或是姬有熊從自己平日狩獵到的妖獸身上扣下來的邊角料,比如虺蛇毒牙一類可以給軒轅劍臨時附魔毒性傷害的好東東。

  “當時很多人都看不起姬有熊的冕旒冠,孰不知這就是前者能在戰場上大殺四方的一大依仗。”

  這是因為…當時人們穿的衣服沒兜!

  彼時,剛從仙家那里接觸到法術的人類,其修為普遍不高。

  如不借助靈石中蘊含的大量法力來強化法術的殺傷效果,大多數人類釋放出來的法術都是虛有其表的“煙花”,根本傷不到妖獸。

  問題是,靈石這種東西實在是太罕見太珍貴了,而且天地間絕大多數靈石一早就被慧眼識寶的仙家妖獸收藏起來了。

  人類要想獲得靈石,要么豁出血本跟手中有靈石的仙家做交易,要么干翻一個有實力的妖獸頭領掏其老巢!

  這么難獲取的東西,誰舍得一次全用掉?

  因此當時的人類都是把手中為數不多的靈石切割成小塊,以備日后多次使用。

  現在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吧?衣服上沒兜就沒法盛放這些靈石碎片,想隨身攜帶就拿手攥著。

  “可人只長了兩只手,并且另一只手還得緊握兵器,當年那些外出作戰的戰士們最多只在手心里攥一塊靈石碎片,放一發法術就啞火了,怎比得上姬有熊他從冕旒冠上現拽靈石,想來幾發就來幾發?”

無線電子書    狐朋仙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