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兄,你說這回那李氏兄弟接受到教訓了沒?”
“這個很難說,只能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我說楊兄你也是。要是依著我,干脆就在那木匣中撒上一把紙灰就罷了。
干嘛還要多此一舉得將書口述給這不孝順的兄弟倆?”
楊從循聞言卻沖小胡三搖了搖頭:“昨日我已經在村中打聽過這兄弟倆的為人了。
其實這倆人的本性都還算可以,也將李善人傳下的家業打理的不錯。
除了爭搶家產外,他們并沒有干出什么太辱沒門風的事情,所以這本書里內容還是傳給他們的好。”
說罷,楊從循幽幽得嘆了口氣:“可嘆世人皆為一個利字而紛擾不休,甚至連兄弟親情也全不顧了。”
只見楊從循接連嘆了幾口氣后,就愣愣得盯著正前方的山路發呆。
“楊許…娘,待回家之后,孩兒又該以何種身份與兄弟們相聚呢?”
一見楊從循又因為聯想到自己的身世而神傷,小胡三趕忙在肚子里搜腸刮肚得找詞來開解。
“楊兄,話說咱們這回在巖頭夼可是收獲進賬了不少寶貝。
那‘通靈銅錢’和‘引蟲葫蘆’也索罷了,雖然東西的確稀奇,但用途也實在太偏了。
不過這本《海錯圖.集注》真是好東西,里面不但記載了不少好吃的河鮮海味,甚至還提到如何烹飪更加鮮美。
真是不枉胡三我往那木匣子里撒火靈石粉來著…吸溜。”
見胡三主動提起他倆昨日在李氏兄弟面前唱得雙簧,楊從循也不禁莞爾一笑。
“此番能夠順利得唬住李家兄弟,還多虧了胡三你這招‘隔空點火’啊。”
其實楊從循根本就沒有去招李大善人的魂,先前那副鬼上身的樣子都是自己假裝出來的。
不過想假裝被李大善人上身就必須先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楊從循根本沒見過這個李大善人,對其生前的音容笑貌口頭禪等一概不知。
如今當著對自己親爹無比熟悉的李家兄弟的面兒裝神弄鬼,要是不用些手段,怕是裝不了多久就會被人識破。
想暫時瞞過李家哥倆,就得先讓他們方寸大亂,一時無暇去回憶親爹生前到底是用怎樣的語氣說話,這樣才能唬住對方。
試問,這世上還有什么事情能比讓這哥倆‘親眼’目睹這本自己朝思暮想的《海錯圖.集注》突然變成一緲透過木匣縫隙升起的青煙和半捧還燃著點點火星的紙灰更觸動心神的事情嗎?
說實話,這哥倆沒有當場伏地“哇哇”得噴出幾口血來,那都算心理素質過硬了。
于是乎,小胡三前夜悄悄溜進李家祠堂撬開木匣后,先是將自己從路邊撿來的還沒有來得及燒化祭奠的紙錢元寶,小心用仙火燒化。
小胡三在取出木匣當中那本《海錯圖.集注》之后,就把剛燒出來的紙灰裝了進去,弄出一個書本大小的灰堆。
接著胡三又往這層紙錢灰上撒了薄薄一層從火靈石上刮下來,和松香粉拌在一起粉末。
第二天,楊從循在李家祠堂前做法招魂時,突然一下子趴倒在法壇之上。
趁此機會,他往自己臉上偷偷擦了一些早已藏在袖筒暗袋里的青黛粉,一下將自己弄成臉無血色面色鐵青的鬼樣子,登時就將李家兄弟嚇了一大跳。
就在李家兄弟暗自疑懼心神不寧的關口,早已潛身躲藏在書匣正上方房梁之上的小狐貍悄悄念動咒語。
只見胡三催動仙力一下子引燃了木匣之中的火靈石松香粉,頓時就有一股青煙伴著噼啪作響的火星,從木匣的縫隙中躥了出來。
當李家兄弟親眼目睹那個藏有《集注》的木匣中突然蹦出火星與青煙后,一定會瘋了一般得沖上前砸開木匣。
再往后的事情就不用楊從循和胡三費勁推動了,李家兄弟會‘心甘情愿’得上鉤。
甭管李家兄弟接下來是否覺察出這個被李大善人上身的楊從循從頭到腳都一身古怪,這倆人都不敢站出來質疑。
一旦出言頂撞,再令楊從循拂袖而去,那最后一個能獲取《集注》內容的路子也斷了。
所以這倆人不但不敢出來質疑,相反還要畢恭畢敬得趴在地上,全神貫注得抄寫這本楊從循背誦出來的《集注》。
甚至還可以斷言,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這李家兄弟倆一定會把自己牢牢得鎖在書房里,對著這本抄寫出來的《集注》,絞盡腦汁得仔細回憶自己當年從原本上看到的內容。
之后倆人再逐字逐句得與手抄《集注》做對照,看這份失而復得的《集注》到底有幾成真貨。
就算這兄弟倆事后回過味來,發現自己上了人家的當,那一定也是十來天之后的事情。
那時楊從循和胡三早已帶著李家兄弟重賞的酬金跑遠了,這找不到涮了自己一把的罪魁禍首,李家兄弟也只能恨恨作罷。
“哎,對了楊兄,昨天晚上我翻看這本《集注》時,發現這本書上不光記載了那些可供捕撈販賣的魚鮮,還額外收錄了一些稀奇罕見的水怪,就比如說那個‘鴨怪’吧…
楊兄,你說這山東附近的近海當中,真有這種上半身像鴨子,下半身反而像獾子的海怪么?”
聽了小胡三的問題,楊從循頓時一愣:“這個…不瞞三弟,哥哥我雖世居魯西,卻從未聽人講過有這樣一種奇怪的海獸。
不過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那聶璜既然能在《海錯圖》中準確得勾畫出‘鴨怪’的真形,八成就曾親眼見過這東西吧?
說不定你我兄弟將來也有這等緣分,可以親眼目睹這‘鴨怪’的真容。”
俗話說,這山東地邪!
楊從循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當日與小胡三的一句玩笑話竟然會一語成讖!
就在他領著胡三返家后不久,這倆人就親眼見到了一只‘鴨怪’,還引出一段光怪陸離的故事。
不過那些都是后話了,等講到的時候,再詳細講述不遲。
后來,楊從循將這本得自巖頭夼李家的《海錯圖.集注》送給了一位至交好友。
再后來,這本《集注》又陸續經過那家前后幾位高人的歸納總結與修正,終于變成一段有關如何高效釣捕漁獲的口訣式文字——‘招潮令’。
話說這個招潮令,在后世又引出了不少風譎云詭光怪離奇的故事。
不過,那些都是下一本書的內容,在這本書里肯定是看不見了。
請: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