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4章,番薯大豐收

無線電子書    大明鎮海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好啊,一起去看看這番薯到底能不能畝產幾十石。”

  “當初劉晉你可是夸下海口的。”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的朝番薯田這邊走去。

  眾人笑著來到了番薯田這薯田方方正正。

  此時已經到了秋天快要接近冬天的時候,京城這邊已經有些冷了,番薯的葉子、藤條都已經枯萎,到了收割的季節了。

  “這些就是番薯?”

  弘治皇帝來到番薯田,饒有興趣的親自下田看了看。

  “陛下,番薯在地里面,需要挖開泥土來才能夠挖出來。”

  劉晉連忙回道。

  “是嘛”

  “來人,給我拿鋤頭來,朕要親自挖幾顆番薯看看。”

  弘治皇帝的心情是相當不錯,竟然要親自來挖番薯。

  “陛下,還是讓臣等來吧。”

  劉健等人一聽,頓時連忙說道。

  “你們也挖嘛,又沒有不讓你們挖。”

  弘治皇帝笑了笑說道。

  這邊很快就有人拿了一些鋤頭過來,弘治皇帝、劉健、李東陽等人人手一個鋤頭,各自也是找了一處地方開始興致勃勃的挖起番薯來。

  “喝”

  弘治皇帝高高的揮舞起鋤頭來,一鋤頭下去。

  嗯,挖偏了一點,不過,依然也是挖開了一片泥土。

  番薯田都是壟起的一行行田土,泥土很松,挖起來并不費力、

  很快,弘治皇帝就挖掉了番薯根周圍的一些泥土,一顆顆番薯就露出來。

  “哈哈,挖到了”

  看到番薯,弘治皇帝心情大好,也是顧不上臟不臟了,直接用手扒開泥土,頓時一顆顆番薯就被扒出來。

  “還挺多的嘛,這重力也是相當可以。”

  弘治皇帝揮舞著鋤頭,不斷的挖掘,很快就將一株番薯給全部挖出來,仔細的數了數,竟然足足八顆番薯。

  “怎么多”

  弘治皇帝看了看自己挖出來的番薯,仔細的一掂量,僅僅只是這一株番薯差不多就有好幾斤了,這產量杠杠的。

  “這產量可以”

  旁邊,劉健、李東陽等人也是挖出了一株番薯,都忍不住直點頭。

  劉晉果然沒有騙人,這番薯的產量,僅僅只是一株竟然有好幾斤,再看看這一大片的番薯田,也不知道能夠挖出多少番薯來。

  “蕭敬,把這幾顆番薯帶回去,回頭煮粥吃。”

  弘治皇帝拍拍手,又揮舞著鋤頭接連挖了好幾株番薯,和第一株番薯一樣,都有好幾顆,產量也是相當的高。

  “還行,產量馬馬虎虎吧”

  一旁的劉晉也是松口氣,這番薯的產量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番薯這東西,實在是好種,產量也高,吃起來味道也可以。

  嗯,缺點就是不頂餓,吃番薯很快就可以吃飽,但是餓的也快。

  不過作為輔糧的話,那是很不錯的。

  災荒年代,這番薯就是救命的糧食了。

  “劉晉,讓人開始挖吧,朕現在倒是很好奇,這番薯的產量到底有多高了。”

  弘治皇帝放下鋤頭,心情很不錯的說道。

  “是”

  劉晉連忙點頭,接著對著毛倫吩咐起來。

  很快,有很多人就帶著鋤頭進入到田地之間開始挖起番薯來。

  這邊在挖番薯,那邊也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稱,一邊挖也是一邊開始稱重。

  不需要多久,僅僅一會兒功夫。

  一株株番薯就被挖出來,擺放在田壟上面,一時間,整個田地都能夠看到大量的番薯。

  “開始稱重”

  有人拿著籮筐裝好番薯,有人拿著大秤和本子。

  “一百斤零三斤”

  僅僅只是隨隨便便的裝了十幾株番薯就裝滿了一籮筐,一稱就有一百多斤。

  “嘖嘖,這產量,太高了吧”

  這才剛剛開始,眾大臣仔細的一對比,頓時就有人忍不住感嘆道。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這產量絕對杠杠的。

  “一百零四斤”

  “總產量五百三十七斤”

  人手足夠多,番薯收獲也是很快。

  一筐筐番薯不斷的過稱,很快就超過了五百斤。

  弘治皇帝看了看已經過程的番薯,再看看田里面剩下的番薯,整個人的都笑的合不攏嘴。

  “一千斤”

  很快,數字就飆升到了一千斤。

  然而田里面依然還有大量的番薯沒有過稱,粗略的一估算,至少還有幾千斤番薯。

  “三千斤”

  很快,隨著統計的人報出這個數字,眾人都笑的合不攏嘴。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天降祥瑞,我大明再無饑荒”

  劉健這個馬屁精頓時就帶頭向弘治皇帝表示祝賀。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有此神物,實乃我大明之幸。”

  其他人一看,頓時也是趕緊紛紛表示祝賀。

  現在僅僅只是收了一半左右,這畝產就已經超過三千斤了,算下來這番薯的產量至少也是可以超過畝產五千斤。

  畝產五千斤啊,這是什么概念。

  在這個時代,北方的小麥一畝年產量也不過三百斤左右,至于南方的水稻,畝產也不會超過四百斤。

  現在這番薯的產量,它的產量是小麥和水稻的十多倍,這個產量是何等可怕。

  劉健將它稱之為祥瑞,也并不是亂叫的。

  有了這東西,十幾倍的產量,同樣的土地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這意味以后大明的老百姓就能夠吃的更飽了。

  這對于大明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事。

  “哈哈,確實是祥瑞”

  弘治皇帝頓時就高興的大笑起來。

  比起任何時刻都要高興,因為他知道,有了這番薯,只要他老朱家別作死到一定的程度,這江山就穩了。

  老百姓只要能吃得飽飯,其它的什么事情都好說。

  “四千斤”

  稱重依然在繼續,很快就突破了四千斤,眾人更是笑的合不攏嘴。

  “蒼天啊”

  “要是早幾年有這樣的番薯,我那可憐的孩子就不會餓死了。”

  這時有收購的一個老農忍不住跪倒在地里面,整個人都嚎哭起來。

  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想起了早幾年的時候出現饑荒的時候,自己的孩子被餓死的經歷。

  小麥的產量太低了。

  這個時代的小麥品種沒有進行改良,產量有限。

  再加上沒有農藥和化肥,產量就更低了。

  一畝地能夠產出三百斤小麥就算不錯了。

  眼前的番薯呢,畝產幾千斤。

  如果當時有番薯就可以少餓死不知道多少人。

  弘治皇帝、劉健等人都紛紛看了過去,聽到了這老農的痛哭,頓時一個個都沉默下來。

  特別是弘治皇帝,他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這個皇帝還是當的很不錯的。

  但是這幾年卻是讓他看清楚了自己,他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以前沉浸在文官們編制的美好世界當中。

  現在卻是看清楚了很多的東西,所以才有了這些改變。

  “劉晉說的對,世界很大,我華夏子孫不僅僅應該局限于大明,更是應該到世界各地去搶占更多的土地。”

  “有良種是一回事,如果有更多的土地,自然也是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弘治皇帝感觸良多,看了看劉晉。

  他想起了劉晉所過的一些話,糧食產量要提高,這土地也是要不斷的擴張,將密集地區的人往外遷移。

  遼東、琉球、南洋、黃金洲、澳洲,世界上的好地方很多,都可以統統搶過來。

  “五千斤”

  稱重依然在繼續,很快就突破了五千大關。

  不過因為老農哭泣的事情,大家也是變的沉默了很多。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們這些朝廷的重臣,還有很多事情都還沒有做好,遠遠沒有做好,只是沉浸于儒家所謂的盛世,那都太過于虛假了。

  眼前這個哭泣的老農仿佛在啪啪的打臉。

  “五千五百六十八斤”

  很快,一畝地的番薯就收完了,過稱完畢。

  毛倫這邊將番薯堆積在一起,猶如一座小山,同時也是將數字匯報過來。

  “五千五百多斤”

  “好啊,好啊”

  “有了這個番薯,我大明就再無饑荒了。”

  “劉晉,我該怎么賞賜你呢?”

  弘治皇帝高興的笑著點點頭,接著看向劉晉問道。

  “陛下,臣不敢居功”

  “良種是太平侯率領船員歷經千辛萬苦從黃金洲帶回來的。”

  劉晉一聽,連忙直搖頭說道。

  “不,你有功勞,大功勞。”

  弘治皇帝鄭重的說道:“要不是你說黃金洲有高產的良種,自然也就不會有后面的事情。”

  “這番薯、玉米、土豆等黃金洲良種,它可以解決我大明的糧食問題,讓我大明從此之后再無饑荒。”

  “這是大功勞,有功就有賞”

  “嗯,擬旨”

  “封劉晉為遼東候,世襲罔替,官升一級,賞賜遼東良田萬畝…”

  弘治皇帝大手一揮,也是立即就開始說道。

  給劉晉封了一個侯爵,還是世襲罔替的那種,嗯,屬于鐵飯碗的那種,不會遞減的,同時也是給劉晉升官一級。

  原先是正四品,這升一級就是從三品了,這升官的速度簡直跟坐火箭一樣。

  至于遼東良田萬畝…弘治皇帝也學壞了。

  大明鎮海王最新內容記住老\幺\小\說\網w\w\w。l\a\o\y\a\o。\o\r\g

無線電子書    大明鎮海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