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一章 第五個任務 校園小炮灰的逆襲10

無線電子書    阿炳的諸天生活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陸仁炳作為主治醫生,給這受傷的道士做了手術。道士的基本資料也落在了陸仁炳的手中。

  道士是茅山上清派派的,屬于某國家特殊部門的編外專家。名字叫年齡四十,自幼跟師傅在山中修行。根據陸仁炳把脈的結果,這道士身具內力,不過這內力和陸仁炳修煉的內力又有所不同,帶有某種能夠溝通靈魂的能量。

  這個發現讓陸仁炳更加感興趣了,難道這就是他追求的那種體魂雙修的功法嗎?不然的話,要怎么解釋內力能夠溝通靈魂?

  這次一定要跟這幫茅山道士搭上線,向他們請教修煉和捉鬼的訣竅。

這道士的特殊內力只有三十年左右,絕對力量上跟陸仁炳不能相比。但是這種事情是不能  全真教與茅山上清派派淵源很深,主張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所選的黃庭經,就是茅山派的重要經典。

  射雕世界畢竟是個武俠世界,道教的修行法門只是傳說,所以陸仁炳領悟的煉氣術并不完整,只能修靈魂并不能性命雙修。

  陸仁炳希望這個世界能夠補全這個短板,而希望就寄托在這個病床上的茅山道士身上了。

  不知道這個世界,道門拜師需要什么程序,也不知道茅山派能不能收他這個大齡徒弟。

  道士手術后,過了兩天才清醒過來。期間陸仁炳用各種手段感應這個道士體內的內力運行的經脈規律等信息。他又念力這個作弊器,可以輕松構建道士的體內穴竅經脈的立體圖。

  茅山道法神秘莫測,傳說很多大致分為通靈,神通,符箓,手訣,步法,法術,陣法,煉尸,拘魂,顯靈等。幾千年傳承下來,各種傳說加持,導致茅山派始終籠罩著神秘面紗。

  陸仁炳也不知道哪些傳說是真,哪些是假,只有自己修煉了才知道。法術什么的都是師傅口傳心授,難以獲得。但根據陸仁炳的猜測,這些法術什么的,不過是一些能量的利用方式而已,只要能夠得到茅山派法力的修煉秘密,獲得所謂的法力,那些法術,自己也可以摸索出來。

  道士清醒后,陸仁炳又借查房的機會,對他進行了念力掃描,并沒有被道士感知,這讓陸仁炳松了口氣,看來這道士的法力并不是萬能的。并不能直接感應到魂力,他們能看到鬼,捉鬼可能是有條件的。

  道士叫張書遠,性格清冷,但人卻還算健談。陸仁炳是他的主治大夫,他還是比較感激的。陸仁炳對他照顧有加,并且表達了對于茅山道術的敬仰,也展示了自己精通道教經典,醫術。詢問自己是否可以上茅山修習道術。

  張書遠起初對陸仁炳想上山修道的念頭并不在意,以為他是在開玩笑。現代社會像陸仁炳這樣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人很少有人會真的能放下一切進山修道。

  但是陸仁炳展示了他真的是精通道教經典,并且精通中西醫之后。他就認真對待起來,詢問陸仁炳是否拜過其他師門。

  陸仁炳在這個世界的履歷是清白的,他也沒有什么門派界限,并不覺得改拜茅山就是背叛全真什么的概念。所以他當然否認了,對于自己之所以精通道藏的原因也很好解釋。中醫很多經典,與道藏是相通的。現代社會書籍又很容易獲得,陸仁炳說自己在修中醫的過程中,對于道藏大感興趣,就博覽群書,也是能說的過去的。

  為了表明自己確實是野學生,他還在張書遠幾次用道門內部的暗語試探的時候,陸仁炳故作不知,這樣才讓張書遠放下心來。

  張書遠對于陸仁炳想拜入茅山上清宗的事情,還是很歡迎的。現代社會,道門收徒很困難,即使上清宗這樣的大派也面臨傳承問題。

  古代無論佛道,招攬門徒信眾的方法,都是靠醫術先行,其次才是法術儀軌。茅山派的祖師之一,陶弘就是著名的醫圣。

  現代社會,西醫發達,中醫衰落,上清派自己掌握的那點中醫竅門也跟不上時代發展了。山上的道士有個頭疼腦熱的,還可以自己搞定。但是碰上張書遠這樣骨斷筋折的重傷,還是要送到山下的大醫院救治。

  時代在發展,山里專心修道的老人,知識結構根本跟不上時代發展。老道長們,下山做業務,連乘車購物都苦難。跟著這些老道長修行的孤兒們,出山后也感覺發懵。張書遠他們剛下山的時候,就感覺是一個原始人,突然穿越進了都市一樣,鬧了不少笑話。

  痛定思痛,茅山派也希望跟上時代發展,引進外來的新鮮血液,讓茅山派與時俱進。在山上修道的小輩也被送到山下的學校接受義務教育讀書,道觀也支持他們上大學,希望他們將來能回山帶來新氣象。

  想的美好,可是低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對于小孩子的吸引力。出了山的孩子,大部分都走上了還俗的路子,在外面娶妻生子,創業、生活,成了茅山派的外門弟子。為山上的老道們送個供奉什么的。

  至于說道術什么的,基本沒什么人學了。山上對外開放的道觀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里面也按照協會的要求招聘了一些高學歷的新道士,可惜這些道士看不上他們這些老古董的東西。人家進山修道,修的是自己心中的道。老道們抱殘守缺守的那點東西,人家根本看不上。

  所以老道們就把山門讓給了那些新道士,自己就進深山,搭建了一些簡易的房屋居住修道。

  現在真正修習茅山道術有成的道士,不超過30人,張書遠在山上屬于年輕人,也年過40了。

  國家其實對于他們這些人,也是不怎么信任的,大運動清掃了神州大地上的一切牛鬼蛇神,他們這些幸存者,究竟還剩下多少真本事,誰也不知道。

  上次的鬼村事件,他們其實也不是接到國家的任務去的。二十出于他們自己道門的責任前去處理的。

  國家承平日久,他們守的那點東西,連申請國家非物質一遺產都不夠資格。正因為如此,為了不讓那點東西失去傳承,各家道門對于收徒的標準一降再降。

  所以張書遠,對于陸仁炳想要修道還是很歡迎的。張書遠對陸仁炳說,他傷好后,就帶陸仁炳去茅山拜師。他自己也能收徒,但是陸仁炳只比他小那么幾歲,還精通醫術,道經,他自認沒有資格做他的師傅。

  因為以后,陸仁炳就是自己的同門了。張書遠也就沒有那么拘束,一有空就像陸仁炳介紹茅山上清派的情況。

  現在的上清派分為入市派,和隱修派。入市派就是道觀里主持的那些人,他們學歷高,交際廣,精通商業運作。對于傳統的道術沒有興趣。他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加入了各種官方組織。用張書遠的話說,就是他們各種裝神弄鬼,狗屁真本事沒有。

  語氣里透出滿滿的酸氣,陸仁炳覺得他肯定是嫉妒入市派的闊綽。他們自己是隱修派,僻據深山,吃喝都要自己想辦法,生活清苦的不行。以前他們下山還可以招攬一些,看風水,驅鬼,辟邪的業務。現在這些業務被更會包裝,會營銷的入市派們招攬去了。他們這些人,只能去偏遠的農村去討生活了。

無線電子書    阿炳的諸天生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