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另一扇大門

  無論是安德森還是康德拉,對于南非黑人的深夜秀節目毫無興趣。

  否則他們早該《每日秀》里了解到,張子凡其實和他們身邊的UCLA專家,同樣正在東張西望的特魯多有一腿。

  特魯多同樣迫切的想要找到張子凡,因為張子凡作為UCLA的客座學者,去年一整年都沒有來上課,教工部的那個老女人,已經頗有微詞了。

  這次來華,特魯多就是想和張子凡商量這一件事情。

  因為光線的關系,老安德森、康德拉又或者是特魯多都沒有看見在角落里低頭釣魚的張子凡。

  在魔都市領導吳儂軟語的冗長講話中,完美的白噪音讓張子凡昏昏欲睡。

  張子凡甚至覺得,全網的ASMR女主播,業務素質都不如這位阿姨高。

  “安德森教授…”

  安德森本來是英美一個很常見的姓氏,不過康德拉現在每次念到這個詞,就忍不住想笑。

  因為臭狗屎安德森,現在已經是歐洲不少學者,私底下用來罵蠢蛋的慣用語了。

  康德拉已經知道,臭狗屎安德森就是眼前這位老安德森的兒子,因此他不得不調整了面部的肌肉,以免自己笑場。

  “安德森教授,你說會不會是我們參加的這場學術會議分量不夠,那位張子凡教授不屑參加?”

  與蔑視權威,更喜歡實用主義的美國人不同,歐洲人還是很喜歡教授這個頭銜的。

  所以作為張子凡的,不能說迷弟吧,但至少是半個崇拜者,康德拉還是給他加上了教授的頭銜。

  康德拉之所以猜測,這場學術會議分量可能會有些不足,是因為他本人被邀請坐上了主席臺。

  說句實話,康德拉只不過是漢諾威的一名三流不止,二流不足的教授,從來沒有在高規格學術會議上坐上主席臺的先例。

  不過來到中國之后,他發現人人都對自己禮遇有加,仿佛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的學者似的。

  這讓康德拉有些惶恐。

  老安德森則搖搖頭。

  以半個中國通自居的他小聲說道:“不,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區域,分成北方、東南,還有嶺南三個學術中心。

  我們這次參加的會議,主要影響力在東南,我估計那位張教授是個東北人,我聽說,高個子的中國人都是東北人,張他至少有6英尺高!”

  如果張子凡知道那個英國老頭的想法,一定會建議他去現在各地的初高中部看一看,在營養初步得到改善后,年輕的中國一代身高有多少。

  很多人覺得,亞洲人天生比歐美人矮小,這樣的看法其實是錯誤的。

  從體質人類學上說,東亞人與歐美人確實有著巨大的差異。

  可說到身高潛力,中國北方人與北歐、中歐,南方人與南歐,其實是差不多的。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在中國的各大論壇上面,只要一聊到這個話題,那發言的網友就個個氣勢如虹。

  自己的家鄉,不管天南海北,那都是一米八幾遍地走,一米九零多如狗。

  但只要一涉及到與老外的對比,立刻畫風突變,變得底氣不足起來。

  其實,只不過一兩百年前,歐洲士兵的入伍標準也只有一米六。

  早幾百年,騎士老爺們也都是穿著一米六幾的華麗鎧甲,在戰馬上廝殺的。

  一百多年來,荷蘭人的平均身高從165瘋漲到183,這里面的變量因子顯而易見。

  所以,身高這種東西,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營養的因素。

  而新時期時代,世界各地都沒有進入農業文明之前,反而是最公平的比較對象。

  中華大地上的先民們,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高大的遺骸樣本,完全不輸于同時代的歐洲。

  北方族群的骸骨樣本,普遍在也170左右,山東地區更是有180的墓葬群。

  河姆渡地區的南方骸骨群,身高也在165左右。

  實際上,和許多農耕民族一樣,漁獵時代的先民,獲得了更多的動物蛋白,身高遠比之后進入農業時代的后代要高。

  而如今,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我們已經走出了農業時代只吃糧食和豆腐過活的日子,開始慢慢兌現祖先留傳下來的天賦了。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同樣喝了幾十年牛奶的日本人,身高已經在173的峰值上徘徊不前近二十年。

  這便是.asxs.高地的差距了。

  由于民族成分中過多的矮黑人基因,日本在新時期時代的先民身高就只有一米四幾,遠比大陸民族矮小,所以潛力可能已經到頭了。

  關于人類學的東西,張子凡自然不是特意去學習的。

  上個月,鄧聰給《浩然內刊》投送了相關論文《不同成分的乳制品對青少年身高影響的回顧性研究》,其中就有大量篇幅提及這些知識。

  鄧聰不是醫學專業出身。

  他的專業是分子生物學,副業是代購奶粉。

  所以才會有了這樣一篇論文的誕生。

  成為浩然實驗室負責人的鄧聰,如今徹底放飛了自我,從生物學的老本行出發,到處研究奇奇怪怪的東西。

  不過奇怪的知識增加以后,居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好像柳小南的人膚蠅減肥法,已經有了新的突破,正打算在大一點的生物體,比如說豬的身上進行試驗。

同樣的,鄧聰的研究意外地給楊婷婷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楊婷婷對于兒童生長發育的相關研究陷入瓶頸,沒想到在分子人類學上看到突破的曙光。

  這也是為什么楊婷婷一定要研究出成果后,再和張子凡一起公布戀情的底氣所在。

  她的研究也確實就差臨門一腳了。

  去年的第二輪演講是美國專家特魯多的,這是給外賓的照顧。

  不過今年,王斌作為半個上級,還是力國際友人,第二個登臺演講。

  但令所有意外的是,神情有些憔悴,就連領帶都系歪了的王斌教授,并沒有徑直走到演講臺后,而是站在了會臺中央。

  “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來賓,非常抱歉,就在12小時前,我臨時決定,改變這一次演講的內容,而是為大家帶來更加重要的,更加振奮人心的臨床成果!”

  王斌教授必備的臉上,透露出興奮的光彩,目光看向會場的某個角落之中。

無線電子書    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