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奇怪的眾生相

無線電子書    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郭燕喊破了喉嚨,也沒有什么人來理會她的遭遇。

  惠康基金會與葛蘭素史克等一大票跨國巨頭相關,它總部的所在地,可不是那些喜歡英雄救美的“街頭游俠”常來的地方。

  匆匆路過的精英人士,根本不會理會大樓保安阻攔泥腿子的日常事件。

  被兩個人高馬大的保安一頓猛力推搡之后,郭燕最終還是鼻青臉腫的離開了。

  她感覺這兩個家伙可能真的會揍自己。

  實在是太野蠻了。

  自己是文明人,不能與野蠻人一般見識。

  萬般無奈之下,郭燕只能趕回去拿通行證。

  只不過,一來一回。時間上就趕不及了。

  即便如此,打的是不可能打的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在倫敦打的的。

  在這里,出租車起步價是3英鎊,以后每公里是2.5英鎊,堵車一小時,還要多收25英鎊。

  作為剛剛博士畢業轉讀博導的留學生,郭燕還是蠻窮的。

  身為精神魔都人,或者說居無定所的新魔都人,郭燕比真正的魔都土著還看不起外地人。

  不過她的錢包與自我感覺并不是很相稱。

  為了省住宿費,郭燕的酒店定在了偏遠的位置,據此有15公里之遠。

  也就是說,打的來回的話,至少需要80多英鎊,遇到堵車,還會大幅增加。

  80多英鎊,那可是七八百塊錢,這種通勤費導師可不會報銷,全要郭燕自費。

  所以郭燕自然不會選擇打的通勤,而是選擇公共交通。

  好在倫敦的巴士雖然龜速,但并不擁擠。

  因為不是上下班高峰的關系,車子里只有幾個耄耋老者坐在位置上,或者看著報紙,或者打瞌睡。

  總之,比全天候人擠人的上海公交要舒適多了。

  郭燕趴在車窗沿,看著兩側英倫風情拉滿的街景,忍不住拿出手機一頓猛拍。

  “一個城市的韻味不是看有多少高樓大廈,也不是看有多少寬闊的馬路和流水般的汽車,而是要看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還有城市那淡淡的人文風情。”

  編輯好一小段精心撰寫的文字,再挑選了幾張滿意的街拍,郭燕準備發到朋友圈去。

  不過按了好幾下發送按鈕,卻始終沒有發送成功。

  仔細一看,郭燕發現原來手機上的4G信號是空的。

  難怪大巴上大家都在看報紙呢,她總算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一直等到下一個街區,4G信號終于恢復,郭燕的照片這才上傳成功。

  “呀,燕燕你在倫敦啊?好羨慕啊!”

  “漂亮的街道!”

  “哇!好多英倫帥哥啊!”

  “羨慕1”

  “羨慕1”

  “燕燕,你咋不自拍,為啥都是風景照?”

  看著瞬間暴漲的留言和點贊,郭燕心里美滋滋的。

  不過看到最后一條小姐妹的留言,郭燕忍不住摸了摸臉上的烏青。

  雖然可以P掉,但郭燕還是不打算自拍。

  她忍不住有些困惑,說好的紳士國度呢?

  我是女人,又弱又有理,怎么能如此對待呢!

  郭燕不禁有一絲絲迷茫。

  然而,她很快就悟到了。

  那兩個保安,一個是阿三,一個是黑人,本來就比較野蠻,真正的英國人一定是很紳士的!

  嗯,一定是這樣的!

  趕到酒店,一個折返,當郭燕趕回惠康基金總部時,上午的會議已經結束。

  她站在門口,看著魚躍而出的參會人員,踮起腳尖尋找康德拉教授。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郭燕發現這些參會的學者看自己的眼神有點奇怪。

  有兩個一看就是第三世界的學者,還朝著自己豎起大拇指,外加一口亮白色的大板牙。

  要不是他們都是醫學學者,而且都穿著正裝,這里也是倫敦最繁華、治安最良好的街段,郭燕幾乎以為自己遇到非酋的性騷擾了。

  再仔細分辨的話,郭燕發現,這些外國人看向自己的時候,流露出的表情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說很復雜。

  有友善,有敬佩,有嫉妒,還有…提防?

  甚至還有兩個年輕的日本人,跑到自己面前鞠了一個躬,遞上了名片。

  郭燕完全不明白,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自己連會議室都沒進去,怎么忽然好像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主角?

  莫非江湖傳聞是真的,老外喜歡小眼睛、塌鼻子、大臉盤的亞洲女性?

  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好像確實挺有優勢的…

  不過不應該啊!

  黑人白人這審美也就算了,難道日本人的審美也有偏差嗎?

  好像不是這樣吧…

  那些“老師們”長得都挺正的啊?

  搖了搖頭,郭燕決定無視掉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專心完成潘教授交給自己的任務。

  然而,她要找的康德拉教授雖然是純種的日耳曼人,卻并不高大,是一個矮胖的中年人。

  郭燕望眼欲穿,也遲遲沒有發現目標,倒是幾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郭燕的視野中。

  “王院長、孫老師、吳老師!”郭燕連忙向來人打招呼道。

  然而與過度熱情的老外們不同,王、孫、吳三位曾有數面之緣的學界前輩,仿佛完全沒有看到郭燕一般,直挺挺走了過去。

  當然,這不是故意的無視。

  王斌和自己的兩個學生兼助手孫輝和吳倩文正處于魂不守舍的狀態中。

  剛才會場中發生的事情,還縈繞在腦海中無法散去。

  作為國內,甚至是國際上最頂尖的神經外科醫生,王斌覺得自己對于業內學術進展的把握,可以說是智珠在握、了然于胸的。

  所以他從來沒有期待過,自己的學科會在最近幾年里,出現什么飛越式重大發展。

  同樣的,四十歲出頭的孫輝,三十七八歲的吳倩文,也都是年富力強的神經外科學者。

  過去一年,他們兩人聯手攻關,在神經膠質瘤NFB信號通路抑制機制上有了新的突破。

  而相應的論文成果雖然不說有多么開宗立派的大影響力吧,但絕對也是影響深遠的。

  這一次大會上拿出來分享,作為王教授榮升英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的賀禮,既為老師撐場子,也給自己掙面子。

無線電子書    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