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七章:輿情大噪(二)

無線電子書    日月永在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奉天殿內的氣氛都因為這言官一句‘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而陷入到一片寂靜之中。

  方孝孺在傻眼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向朱允炆。

  他的文章是朱允炆讓寫的啊!

  他自己的本心并不想這么寫,他的委屈該向誰說?

  見朱允炆明顯一副不想插手的姿態,頓時心中凄涼,一咬牙轉身目視這名言官,振聲喝道。

  “荒謬!”

  甭管怎么說,做了四年的內閣輔臣,氣勢上方孝孺還是很足分的,這一喝之下,倒是嚇得那言官下意識退了一步。

  “你說老夫以點概面?”

  方孝孺此時也是投入到朱允炆為他安排的反派角色之中,說起話來振振有理。

  “誠然,漢唐皆無北吞草原、平勘南蠻之功績,但是,漢唐西域都護府皆拓土無數,滅國數十,此事莫不成是假的不成?兩相抵過,疆域之比較,雖以我大明現下略勝一籌,然也多是草原廣袤所致,遠邁漢唐一說,頗多勉強。

  論及賦稅愛民,漢有文景,唐有貞觀,皆無不以藏富于民為主,便是昔年胡惟庸改革伊始,也是以貞觀之治為施政之綱領,這才步步登高,貞觀那時,大唐又立國多少年了?

  治隆唐宋?堪堪比肩,何以值得夸耀?汝且不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道理嗎?莫不成我等這些后人,在以史為鑒、以先賢治國之基礎上連超越都做不到了?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呢?似你這般,見到一些成績就驕傲自滿,實屬固步自封的愚臣!”

  說道最后,方孝孺也是上了火氣。

  言官罵他該死,他就罵言官愚蠢。

  倆人都上了火氣,也不管什么金殿不金殿,擼起袖子就對噴起來,方孝孺靠著氣勢上的先天優勢,加上一肚子的經史典籍,最終小勝一籌,把那言官噴的羞慚不堪,退回班列。

  “吵完了?”

  看著方孝孺得意的宛如一只企鵝般,高坐與龍椅上的朱允炆終于開了口。

  “既然你們吵完了,那朕就說兩句吧。”

  百官聞言頓時齊聲道:“臣等恭聆圣訓。”

  “訓斥談不上。”

  擺手自謙一句,朱允炆開口道:“朕設辦報刊的目的,就是為了廣開言路,讓天下飽學之士都可以一抒己見,不至于朕在這皇宮之內閉塞圣聽,非為朕喜聽諂媚,更不是為了只留下一些溜須拍馬之話。

  民間有人夸朕,朕自然開心。但是朕更開心的,還是朝堂之上,有如方閣老這般剛正不阿的大臣秉直而言,既然允許支持的話,那自然也是允許反駁的話。”

  “陛下開明納諫,是做臣子的福分。”

  朱允炆話音一落,殿內又是齊齊回應,只有方孝孺暗地里偷摸撇嘴。

  什么開明納諫?求是報的刊文刊哪些不都是你自己說的算?過審不過審的內容都按照你的指示走,這不就是批著開明皮囊的文字獄嗎?

  真是立得一手好牌坊。

  “所以這件事情上,方閣老是沒有錯的。”

  朱允炆先是呵呵笑著為這事定了調子,隨后面色一肅:“朕讓你兩人對質辯論,卻沒許你二人咆哮金殿的權利,御前失儀,來人,將兩人都拉下去打二十廷杖!”

  幾個膀大腰圓的錦衣衛頓時走了進來,拉起傻眼的二人就往外走。

  為什么要打兩人廷杖?這自然是朱允炆有意為之的了,今天這奉天殿上發生的事,下了朝難免被人傳出去,畢竟又不是什么國家的機密,這種事就算這兩人不說,朱允炆也會暗自授意別的大臣說出去。

  要著手開始培養正反兩方的敵對情緒了。

  但朱允炆哪里知道,此時的天下還需要他這個皇帝用這些小伎倆來挑火?

  早打開花了。

  方孝孺在求是報上直眉瞪眼的駁斥許不忌的觀點,斥責后者是溜須拍馬之徒,直接把后者氣炸了肺,當晚就與府內挑燈夜戰,抱著如山似海的古籍青史開始逐字逐句的窺探大世,最終斷章取義的寫下了一篇‘曠世大作!’

  隨后,這位不第的舉人公還煞有其事聯絡了當地的縣令王雨森,兩人在常熟縣還煞有其事的來了一場大明版的‘移動演講大會。’

  而他們演講的核心內容,就是許不忌之前挑燈夜戰創作出來的那篇曠世大作。

  在許不忌的這篇錦繡文章之中,漢、唐、宋三朝的黑歷史都被許不忌悉數扒了出來,完后就是無休止放大、抹黑,并且在字里行間開始巧舌如簧的鼓動讀者的情緒。

  方孝孺的名聲在常熟縣還是很響亮的,加上他的身份,自然是天然的擁有了極多的擁躉支持。

  但這些擁躉才剛剛在茶余飯后的閑談中嘲笑許不忌的無恥,反手就被后者這一招打了個目瞪口呆。

  鼓動民意,這不是玩賴嗎?

  許不忌站在由縣衙出資搭建的臨時擂臺上,先是大肆鼓吹朱允炆的豐功偉績,然后又是聲淚俱下的控訴自己那篇文章發表后自己遭受到的委屈,待民情洶涌之后,馬上咬牙切齒的開始鼓動起來。

  “所有無視皇帝功績的人,其祖上莫不成都是當年暴元時期達魯花赤家里的奴才不成?這是最大的無恥!他們都是出賣民族的漢奸!”

  臥槽!

  本來一直想要保持中立的王雨森直接傻了眼,忙拉住已經完全陷入到亢奮狀態中的許不忌:“文暹,冷靜啊,你這戲太過了。”

  這許不忌哪里還聽得進去,看著這常熟縣舉凡識字的商賈百姓都因為自己的話而大聲附和,他感覺他找到了他人生的出路!

  而當這件事通過蘇州府的錦衣衛千戶所傳進宮里的時候,朱允炆也是傻了眼。

  “是個人才,而且是頂天的大人才!”

  在乾清宮里來回踱步的朱允炆興奮不已,對著御階下的楊士奇指示道。

  “他的文章不僅要拿到通政司刊出去,還要派人暗中把他保護好,告訴他讓他按照這種路線給朕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大明朝竟然也有善于演講的人才?

  真是民間多奇士啊。

  朱允炆還在操心日后事情鬧大之后,靠誰來引導民憤,他這個皇帝總不可能親自下場,現在倒好,還真就蹦出來了一個。

  楊士奇也是嘿嘿一笑:“陛下,這第四期的刊文內容,是不是也應該平衡一下了?”

  求是報迄今發了一共三期,第一期是朱允炆的告新年天下百姓詔,第二期就全是摘選的肉麻文章,而第三期則是以方孝孺等反對派的駁斥文章。

  現在朱允炆的態度就是要讓兩派吵起來,所以第四期的刊文自然是要正反兩派觀點的文章都登上去。

  “發!”

  朱允炆一揮手:“你去辦吧。”

  等楊士奇離開之后,朱允炆的臉色突然陰翳起來,喚過雙喜。

  “讓你西廠的人去常熟。”

  老百姓的民憤再大,終究骨子里是宋元犬儒熏陶出來的溫順,他們不敢殺人啊。

  但是見了血可就不一樣了。

  人只要見了血,那就會紅了眼,什么事都做得出來!

  請:m.lvsetxt

無線電子書    日月永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