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九章:和尚也有大抱負

無線電子書    日月永在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朱允炆一直對姚廣孝這個和尚充滿了好奇。

  歷史上記載的姚廣孝,是朱棣的首席軍師、至交好友,也是因為姚廣孝的存在,朱棣才毅然決然的決定起兵造反。

  甚至有很多人發現,在朱棣造反的過程中,也是有很多時候打過退堂鼓,但支持朱棣堅持不懈繼續下去的,也恰恰是這個和尚。

  姚廣孝為什么一心要攛掇朱棣造反呢?

  朱允炆便是帶著一肚子疑問見到的姚廣孝,后者是跟朱棣一起進的京,這是朱允炆沒有想到的,他沒有想到朱棣會來南京,難道他不知道來南京意味著什么嗎?

  與姚廣孝一同來南京,意味著明告天下人,他朱棣有罪而且自愿認罪!這是自絕于天下,所以朱允炆震驚了,像朱棣這么一個人物竟然會選擇投降。

  當朱棣在乾清宮跪下的那一瞬間,朱允炆甚至有些沒法形容自己的心情,開心?驕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成祖永樂大帝,輸給了自己這么一個后世穿越而來的小小秘書,這難道不值得自己驕傲嗎?

  朱允炆的虛榮心在一瞬間爆棚,但也在下一秒煙消云散。

  自己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又有著諸如郁新、解縉、楊士奇這樣的明初賢相輔佐,戰勝朱棣,本就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并不足以說明自己就要比朱棣更加的強大。

  “四叔。”

  朱允炆攙扶起朱棣,緊緊握住后者的手,“去歲別時,四叔英姿神俊,是睥睨北疆的戰神,今日,何以衰老至此。”

  朱棣勉力一笑,“待罪之臣,日夜心神煎熬,來京請罪之前,夢見先皇斥臣不忠不孝,既恐且悔,讓陛下笑話了。”

  朱允炆把著朱棣的胳膊,親自攙著朱棣落座,“四叔切莫言罪,咱們是一家人,骨血相連的至親。”

  說著話,朱允炆瞥了一眼還跪在不遠處,一臉平靜淡然的姚廣孝,后者倒是夠拉風,明知南京是葬身之所,仍然一身拉風的黑袍,臉上古井無波,一副超然物外的得道高人神情。

  “寧王叔給朕遞了奏本,說了順天府里的一些事。”

  朱允炆接過雙喜遞來的茶壺,為朱棣斟上,“有奸佞宵小之輩,大放厥詞,以致悖逆風言起于北京,此舉無過是想要離隙朕與宗親之間的關系,四叔久在軍伍之中,偶有失察,朕可以理解。”

  朱棣苦笑,拱手,“直至此時,陛下還愿意護臣的名節,臣感激涕零,但對錯不容混淆,臣所作所為,天地有眼,不敢虛表,今日臣二人此來,便是領死來的,請陛下給臣一個機會,自戕于金殿百官之前。”

  朱允炆不以為然的輕輕一笑,沒有回到自己的位置,反而是喚過雙喜搬來了一個小凳子,坐在了姚廣孝的面前,“今日殿內,只有你我三人,燕王是朕的血親四叔,有什么話,大家倒是都可以敞開了說。”

  朱允炆目視姚廣孝,“我此前常常疑惑,你,到底是個什么人?今天,勞煩姚先生,為朕解惑。”

  姚廣孝平視著朱允炆,嘴角微微挑起,“能讓貧僧盤膝答話嗎?”

  說完,姚廣孝也不管朱允炆同意不同意,直接變跪為坐,他本就是奔著死來的,還在乎什么恭敬不恭敬,什么帝王,此時都不在他眼中了。

  “貧僧本是閑云野鶴一散人,數年前夜觀天象,見帝星北移,乃天地易主之像,所以北上順天,面見燕王。”

  姚廣孝仿佛在說故事一般,“早年貧僧學過些占星算卦的本事,略通相術,看到了燕王帝王之相已成,所以鼓動燕王,萬千罪責,皆系貧僧一人,今日事發,還望陛下慈悲為懷,只殺貧僧一人,燕王身系九邊防務,是大明之重將,念此,寬赦一二吧。”

  “陛下。”朱棣騰的起身,又跪到了姚廣孝的身邊,“圣人言持正守心,若非臣自己心有邪念,又哪里會輕信他人,是臣自己心懷不軌,與姚先生無關。”

  “你二人到都是有情有義之人。”朱允炆啞然失笑,“這般田地,還念著替對方辯解。”

  說著,朱允炆的語氣便加重許多,“朕很好奇,為什么你一心想讓這江山易主呢?”

  姚廣孝還是一副混不吝的無所謂表情,“燕王有帝王之相...”

  “哈哈哈哈。”朱允炆怒極而笑,突然一伸手抽了姚廣孝一個耳光,這一下,姚廣孝臉上終于換了表情,一臉的驚愕,便是朱棣都懵了起來。

  皇帝動手打人了嘿,有沒有人管啊。

  “帝王之相,嘖嘖。”朱允炆是真的生氣了,甚至一度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狠狠的扇了姚廣孝幾耳光,“你是和尚是吧,你念了幾十年的佛經都進狗肚子里了?嗯?你就因為所謂子虛烏有的帝王之相,就要造反,要看到江山易主,你難道不知道刀兵一起,萬民遭殃嗎?”

  朱允炆指著姚廣孝的鼻子,“你們出家人的慈悲為懷呢?”

  姚廣孝臉皮抽了抽,倒不是聽進了朱允炆的話,主要是朱允炆年輕,手勁大,現在臉都開始流血了。

  “貧僧是逆元至元生人,至正八年出家。”姚廣孝開口回憶道,“貧僧年輕時曾周游天下,求佛問道,學五行陰陽奇術,也曾到訪過皇覺寺,夢十八羅漢。”

  朱允炆頓時變了臉色。

  民間奇聞,太祖皇帝在皇覺寺做和尚的時候,曾經夢到過十八羅漢,十八羅漢說太祖是天生人皇,寺廟容不下真龍,恭恭敬敬的把太祖駕到肩膀上,扛著太祖離開了皇覺寺。

  后來夢醒,太祖便離開皇覺寺,一路化緣乞討為生,直到奔投郭子興的義軍,參與抗元大業。

  “你還有資格夢十八羅漢?”

  姚廣孝聽到朱允炆的嘲諷,不在意的笑笑,“貧僧自然沒有資格承天命,貧僧夢到的羅漢可不像對太祖那般客氣,夢中,他們可是要殺了貧僧。

  羅漢說貧僧是擾亂天地的罪人,要打入地獄,貧僧驚醒,心中自然不忿。”

  姚廣孝扭頭看了一眼朱棣,“論才能,貧僧通曉天文星象,五行八卦爛熟于胸,一眼識天機,一言斷吉兇,百家學說,貧僧皆有涉獵,不比當年太祖要強的多嗎?憑什么太祖就被羅漢禮敬,貧僧反而成了罪人呢。”

  姚廣孝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朵奇葩,此人是真的有能耐,比劉伯溫不遑多讓,人家姚廣孝也是實打實佐助朱棣,以北京一城,寥寥幾萬兵,逆襲做了江山主宰,這本事不得了吧。

  但朱棣做了皇帝之后,神奇的事情出現了。

  朱棣對姚廣孝的感情那是沒得說,“天下萬物,先生自取。”

  什么意思,就是這天底下,你看重什么,除了皇位、我自己的老婆之外,你要啥給啥,你說當個王爺也好、還是宰相、國師,都行。

  姚廣孝啥也不要,功德圓滿,就要了一寺廟,又回去當和尚去了。

  你說這玩意圖個什么?怕功高震主,所以急流勇退?他一和尚,又沒后代,造反成功之后都七十了,他還怕死?朱棣腦子抽風才會殺他。

  所以后世在分析姚廣孝之余,認為姚廣孝就是為了證明一件事:丫的有屠龍之術,他什么都不要,就為了證明自己牛逼。

  他能改天換日。

  “你的自信是誰給你的?”朱允炆哈哈大笑起來,“你還比太祖強?你有什么資格跟太祖比肩,朕告訴你,你在太祖面前,連蚍蜉螻蟻都算不上,卑微如塵埃罷了。”

  太祖起自寒微,他能有什么家底?最初連名字都沒有,他的家庭能留給他的,只有幾具尸體讓他來安葬而已。

  這種真正的一窮二白,靠著順應大勢,靠著自己的能力、人格魅力聚斂人才,一步一步在蒙古人肆虐中原的時代背景下,趕走蒙古人,復華夏民族的衣冠,做了至尊無上的皇帝。北伐沙漠,一路打穿到貝加爾湖,全殲整個北元王庭,當年雄霸歐亞大陸的大元帝國轟然倒塌,這才分崩離析成為瓦剌和韃靼部。

  只不過吃虧在無法統治草原,打完不得不再次撤回中原,但自唐安史之亂后失陷與游牧民族之手的河套、高句麗王朝的遼東、自五代之后便讓給異族的河北祖宗之地全部收了回來,這種助民族重生、對國家統一的功績,鮮有人敵。

  “朕告訴你,你死定了。”

  朱允炆指著姚廣孝,“不要以為你有才,朕就會留你的命!”

無線電子書    日月永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