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七章 許攸獻策

  “趙龍自稱冀州牧,在鄴城屯兵,準備北上常山與并州胡馬交戰。”

  “報,有一個自稱是許子遠的人想要進城。”

  周亞夫正在與杜如晦商議偷襲鄴城,守城的士兵向周亞夫匯報。

  “許子遠?莫非是許攸?”

  周亞夫記得這個袁紹的謀士,曾經得罪過他的主公。

  是否要收留他,還是一個問題。

  杜如晦稍一沉思,對周亞夫說道:“如果主公在場,為得到冀州,除非與許攸有深仇大恨,否則定會收留之。將軍可打開城門。”

  周亞夫聽杜如晦的分析,于是揮手:“帶許攸前來見我。”

  很快一個謀士被士兵帶過來,還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渡口已經被你們兗州的兵馬占領,我欲南下,請行個方便,讓我與家人回到南陽故里。”

  杜如晦盯著許攸:“許子遠為大才,豈會甘心隱居南陽故里?現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莫非許子遠不愿做出一番事業?”

  許攸說道:“袁本初與部下交惡,兵敗被擒,現在趙龍主張冀州,重用河北世家。我一南陽人,遭到排擠,恐怕不會被重視。我意闌珊,欲隱居田園。”

  杜如晦仍然似笑非笑地盯著許攸,眼神似乎看穿許攸內心的想法,許攸心底不禁一驚。

  杜如晦作為唐太宗的兩大謀士之一,其能力恐怕還要在田豐、沮授之上,許攸簡單的搪塞,根本無法瞞過杜如晦。

  杜如晦現在的智力已經到了96,識破許攸的想法,并不困難。

  “子遠勿要誆我,想必子遠已經有投靠新主之意,所以南下。”

  杜如晦的眼神讓許攸知道沒有必要繞彎子,杜如晦是楚天重要的謀士之一,無法在他的眼前隱瞞什么。

  許攸答道:“我與曹阿瞞為舊時好友,打算投靠于他,混個溫飽。”

  “曹孟德現于兗州牧麾下擔任偏將軍,子遠與其投靠曹孟德,不如直接投靠兗州牧,將來仍然不失謀主之位。”

  “兗州牧與我有間隙,又重用徐州世家,豈會用我?”

  “兗州牧胸懷天下,如無容忍之心,那么青州趙公子、兗州曹孟德,豈不是全部為兗州牧所處死?兗州世家程昱、滿寵,管理兗州之事,豈有偏頗徐州世家?請不必懷疑。”

  杜如晦的一席話打開許攸的心扉。

  他與楚天似乎也不是什么解不開的仇恨,以前各為其主,相互針對,只要楚天可以容忍他,仍然可以得到重用。

  至于重用河北世家的趙龍,為了盡快清除袁紹內部的派系之爭,似乎有些操之過急,導致許攸外逃。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許攸也是一個人才,否則袁紹也不會以之為謀主之一。

  “兗州牧何在?”

  “正攻打豫州。”

  “可惜,可惜啊…”

  許攸不禁直呼可惜。

  周亞夫在一旁問道:“為何可惜?”

  許攸答道:“趙龍新任冀州牧,軟禁袁本初,北上與胡馬爭霸,人心未定。如兗州牧已得豫州,發兵三四十萬,則冀州唾手可得,河北可到手矣。”

  杜如晦說道:“豫州乃是心腹大患,又有荊州軍北上,如果主公率領主力渡過黃河,與河北諸侯爭鋒,則中原必定為豫州軍、荊州軍所取。此所為舍本逐末也。”

  許攸搖頭:“這正是可惜之處。”

  突然,許攸眼神一亮:“趙龍集結兵馬北上,與胡馬必定會有一戰。為何這位將軍不率領兵馬,攻打鄴城,使趙龍腹背受敵?”

  周亞夫答道:“正有此意,只可惜無人引路。鄴城為冀州之要害,與邯鄲互為犄角,攻鄴城,則邯鄲必救之。攻邯鄲,則需分兵包圍鄴城,否則鄴城必救之。我之兵力不足,難以同時破兩城。”

  許攸焦急地踱步。

  如果他決定投靠楚天,那么就要立下功勞,獲取楚天的信任。

  杜如晦仍然像是一只老狐貍,似笑非笑,耐心地等待許攸獻計。

  杜如晦終究沒有來過冀州,對冀州的了解僅限于情報。而許攸不同,他跟隨袁紹在冀州打拼已有三年。作為袁紹的謀主之一,許攸不僅有一些能力,而且熟悉冀州的地形要隘、人情世故,如果許攸提出攻略冀州之策,說不定比杜如晦還要實用。

  “將軍可嘗試攻打鄴城。冀州麥子將要成熟,將軍實在無法攻拔,則可分兵收割小麥,運回黎陽。此般一來,不但黎陽可獲得糧草用以固守,還可令鄴城以及趙龍大軍陷入缺糧之困境。”

  “其二,可堵塞淇水,開鑿運河,使其流入白溝,增白溝水量,以便大船自兗州向冀州運輸軍糧。”

  “其三,劫掠周圍村鎮人口,增加黎陽人數,或遷移至黃河以南,此謂絕戶之計。”

  “其四,遣人前往黑山聯系黑山軍張燕,令其起兵響應,則可獲得黑山軍十萬,攻打鄴城,大事可成矣。”

  “其五,令斥候于鄴城散布消息,謊稱冀州兵敗,必定人心惶惶,或有叛徒獻城而降。”

  許攸在周亞夫兵力劣勢時,仍然向周亞夫獻出五計。

  杜如晦認可許攸的五計,絕糧、絕戶、拉攏黑山軍、擾亂鄴城人心、以及開鑿運河打通運糧水路,可謂是取冀州的良策。

  “子遠獻策有功,將來必定會為主公所重用。”

  杜如晦為了盡可能拉攏知曉冀州之事的許攸,稍微夸獎許攸。

  許攸見楚天的謀士對自己稱贊有加,心里暗道,楚子謀的謀士不過如此,楚子謀若能取冀州,都是我許子遠的功勞啊。

  盡管這么想,在沒有真正攻下鄴城之前,許攸還不敢自傲,而是向周亞夫問道:“這位將軍始終沉默寡言,不知道許子遠的計策如何?”

  周亞夫沉吟:“等趙龍率兵北上,可依此行事。”

  “如果兩位聽我良策,則大事可成,冀州可得,你們也會受到兗州牧重用。袁本初便是不依我計策,導致趙龍勢大,才會功高震主,自己釀成大錯。”

  許攸此時還是不由自主流露出技高一籌的姿態。

  杜如晦暗中搖頭,許攸會謀事,但不會謀人。換而言之,許攸過于自傲,而且為人貪婪,個人品行不好,終究難以出相入將。

  不過楚天攻下豫州以后,下一步就是平定河北,因此杜如晦必須要為楚天留下許攸,哪怕是暫時滿足許攸的性格缺陷。

  至于攻下豫州,許攸顯得不那么重要以后,再看許攸是否會做人吧…

  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下限,而性格,決定上限。

  杜如晦私底下讓周亞夫將許攸奉為幕僚,自己甘愿擔任守勢軍團的第二號謀士,同時將部分戰利品分為許攸和他的家人,滿足許攸對于名利的渴望。

  許攸大為滿意,他從鄴城逃出時被亂兵搶走不少財產,杜如晦的慷慨,讓他對楚天勢力萬分滿意,感受到了楚天的誠意。

  實際上,這只是杜如晦的獨斷。

  房謀杜斷,杜如晦的決斷能力極強。

  換而言之,即使沒有楚天的命令,他也可以根據形勢作出判斷,哪怕是對于人事的決斷,杜如晦同樣判斷準確。

  現在的許攸一來到黎陽,就被杜如晦穩住,認為楚天已經盡釋前嫌,求賢若渴,而他許攸就是楚天缺少的人才。

  從取冀州的戰略目的來看,許攸還真是楚天必須要拿下的人才不可。

  “黎陽位于河北,主公軍勢位于河南以及徐州,如若趙龍擊敗胡馬,南攻黎陽,則黎陽隨時可能被攻陷。子遠之家人,應當送至兗州…不,將來即使是兗州,也不安全。不如送至徐州,避開戰亂。徐州已經多年沒有戰事,百姓安居樂業,可保子遠家人無憂。”

  杜如晦提出將許攸的家人送至徐州避難。

  雖說是避難,更像是人質。

  目前曹操的族人,全部在夏城居住,同時被監視。

  許攸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已經被杜如晦的一系列舉動所打動,再加上作為人質之事,并不罕見,于是同意將家人送至徐州,由周亞夫派出一支小隊護送,南渡黃河。

  杜如晦目送許攸的家人離開,知道許攸只能為楚天賣命,否則他會失去家人。

  不僅如此,杜如晦還修書一封給楚天,提議對許攸許之以高官厚祿。

  周亞夫則開始整備部隊,準備奇襲鄴城。

  鄴城,趙龍率領一隊文臣武將,看向黎陽的方向。

  黎陽被周亞夫占據,成為了河北的釘子戶,讓趙龍如鯁在喉,難以下咽。

  “劉備、田齊同意出兵,但要求在擊敗胡馬以后,獲得更多的封地。否則,他們不愿出兵。”

  出使劉備、田齊勢力的一個大臣回來,向趙龍報告出使之事。

  趙龍徘徊,最終下定了決心:“如果可以擊敗胡馬,我可給劉備河間國,給田齊清河國。使他們有兩個郡國之封地招募兵馬。將來若是入主中原,則可封其為異姓王,他們現在的領土,就是以后的封國,決不食言!”

  趙龍為了盡快彌補與楚天的差距,只能選擇向劉備和田齊妥協。

  劉備和田齊有可能會倒向楚天那邊,唯一可以拉攏他們的就是更多的封地。盡管這樣的做法極其危險,但趙龍不得不行之。

  投靠楚天,楚天不會裂土封王,任何被楚天吞并的諸侯,基本有名無權,唯一一個有權力的曹操還被衛青壓制,同時指揮的本部兵馬數量不多。

  趙龍卻可以容忍劉備和田齊擁兵自重。

  這就是劉備和田齊還在他的陣營的緣故,因為他們的領土全部在河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楚天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勢力之內還有未完全屈服于自己的諸侯。

  這是趙龍和楚天最大的不同。

  當然,趙龍也知道自己的做法相當危險,一旦劉備和田齊背叛,他就是下一個袁紹或者下一個袁術。

  劉備不可能甘心被楚天完全吞并,所以趙龍不擔心在給予劉備兩個郡國的前提下,劉備會投靠楚天。

  唯一的變數在于田齊。

  田齊如果是劉備式的人物,那么他會堅持到最后一城,如果是張魯式的人物,那么很有可能在楚天的大軍抵達河北以后,立刻投降。

  因人而異。

  兩個郡國,應該可以暫時穩住田齊。

  對于失去的領土,趙龍從袁紹和胡馬那里奪回來。

  只要他在河北保持霸主地位,可以指揮幾個小弟即可。

  沮授說道:“許子遠為河南世家,此次消失,定當是投靠河南的楚子謀。如此想來,黎陽兵馬必定會偷襲鄴城。”

  趙龍點頭:“我已料到,此次留高颎(隋朝宰相)、審配二人守城,再以韓擒虎為將,鄴城可保無恙。許攸背棄我等,他多半參與刺殺于我,怕我降罪。”

  趙龍將刺客事件的罪名全部扣在袁紹和許攸身上。

  許攸不辭而別,袁紹被軟禁,冀州世家們均認為袁紹和許攸謀劃刺殺功高震主的功臣趙龍。許攸離開,證實了這一點。

  因此,趙龍竟然獲得了冀州世家們的好感,因為趙龍清除了袁紹帶來的河南世家,河北世家獨大。

  平原,劉備得到趙龍的承諾,在擊敗胡馬以后,可以獲得河間國與渤海國,兩個郡國,作為容身之所。

  劉備使用了從國戰帶回來的隨機招募令,獲得一個謀士,與異人謀士陳溪并列。

  現在的劉備謀士和武將集團開始膨脹,在暗中積蓄力量,他還不甘心放棄匡扶漢室、逐鹿中原。

  “天下大勢未定,陳溪所言甚是,主公可暗中結交冀州士人。以主公的魅力,禮賢下士,則渤海、河間士人皆會跟隨主公而走。或許冀州還不是主公的立身之所。”

  新來的謀士這般對劉備說道。

  劉備奇道:“我生于北方,自當以冀州、幽州為之重,天下之大,哪里還有我劉玄德的容身之所?”

  那個謀士說道:“不然。主公帳下人才濟濟,武將百員,卻缺少機遇。不妨暗中積攢力量,廣交四方諸侯。北方多虎,南方孱弱,如果將來無法在北方立足,何不到南方一試?只要時來運轉,主公必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劉備思索良久:“景略所言甚是。”

無線電子書    網游之全民領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