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67章 寒冬中的難兄難弟

無線電子書    開局一條小漁船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歷史上那些吃S裝瘋賣傻的名人,當然不是因為S好吃,那就是為了求活命,是戰忽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顧鯤當然能分得清,某些跪舔大洋國的個別特定文科專業,他們存在的價值、不停發論文叫囂的價值,就是讓大洋國人相信華人民間有多么親洋,說不定能多拉點外資,多增進一下全球化貿易。

  這就夠了。

  蘭方又沒有那方面的需求,他怎么會自找麻煩設那些搞笑專業呢。

  所以這場答謝酒宴,注定不能是所有人都滿意了。不過顧鯤還算有涵養,他始終對那些推銷失敗的頂級名校的理工科專業保持了敬畏,這一點是不會改的,他答應捐的專項科研經費,也還是會捐的,只不過會派人嚴格監督,確保用在顧鯤愿意捐的專業上。

  “小顧,你脾氣見漲啊,這么跟呂校長說話,雖然我知道你不怕得罪人。”在顧鯤這邊消停后,母校的徐校長表情略微尷尬但又期待地走過來。

  顧鯤微笑著說:“我也沒得罪他本人吧?只是把利益說開了,呂校長本人的專業我還是很欽佩的,他也是到了那個位置上,不得不爭取,我跟他沒有私人恩怨,我相信他不會記恨的,還會繼續跟我合作。”

  真實世界就是這樣,沒有那么多臉面和恩怨。

  尤其當丟人不是當眾丟的情況下,成熟的統治者都會假裝自己沒丟過臉,不可能跟玄幻那樣非得魚死網破分個是非。

  答謝宴會順利結束,幾天之后,“蘭方交大”的校名就先豎了起來。作為一個事業法人,在蘭方國內得到了正式注冊。

  蘭方那邊立刻開始推進各項建設,這事兒有顧鯤的交代,所以地皮的劃撥早已完成。三通一平的土地基礎開發,也早就在顧鯤這邊敲定之前,就并行搞起來了。

  雖說是要建設一座每年招生1200人左右的精英大學,但考慮到蘭方的高中畢業生規模都要三年后才達到巔峰期,所以蘭方交大只要在2004年實現1200人每屆辦學規模就可以了。

  而且大一到大四四個年級都塞滿1200多人、全校達到5000人規模,那都是2007年的事兒了。畢竟04到06年高年級都還空著呢。

  這就給了顧鯤充分的建設時間,校園建筑這些不用一步到位,今年9月份的時候,先找個兩棟現成的教學樓、湊個500名學生的規模,把第一批班湊起來就行了。

  到時候從蘭方今年的500多名高中畢業生里,招200個大一新生,再從華夏國內招200名大一留學生。再跟滬江交大弄個交流生項目,把包括朱悠然在內的100個大二學生挪到蘭方交大去委培、將來發雙校聯名的交流生文憑,這事兒不就成了么。(也就是辦學第一年就有400個大一新生,100個大二交流生)

  第一年需要的老師也就七八十人的規模,非常好安置,大學老師屬于高級人才,他們如果想入蘭方國籍的話,顧鯤也會讓蘭方的有關部門特批的,將來這些人也可以享受蘭方的國民高福利。

  料理完這些,時間已經是4月中旬,顧鯤覺得差不多該回國了。

  “我最后陪你幾天,就該回去主持建校和市容城建、昭明宮博物院這些事兒了。好好念書,別總是想我,每天可以打電話的,7月份暑假你就能回來了,還剩兩個半月而已,以后就可以在蘭方讀完剩下的三年了,我們就可以一直在一起。”

  臨行前的最后幾個夜晚,顧鯤當然也要賣力安撫成親才兩個月的新婚妻子,讓朱悠然忍一忍。

  “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正事兒要緊。”朱悠然非常懂事。

  第二天,起床吃早餐的時候,顧鯤就吩咐女秘書沙拉諾娃,去聯系一下本地的空管部門,申請航線,看哪天浦東機場能夠分配出航線和跑道資源,讓顧鯤的專機過來接機。

  顧鯤當初買“朱森號”游艇的時候,就一并買了那些邁巴赫豪車與空客A330的豪華專機,A330的交付時間其實還比“朱森號”早一些。

  畢竟A330當時已經是空客賣了七八年的成熟機型了,只要找一架產線上剛下來的新貨、做點內部裝修就能交付,周期自然短。

  只可惜,顧鯤出國常年還是靠“朱森號”游艇,A330卻幾乎在冷宮里吃了一年的灰,這主要是為了安全——從國際法上來說,船舶與航空器是一國領土的延伸。

  他呆在自己的游艇上不上岸,去挪威去澳洲他們就不能拿顧鯤怎么樣,不能上船搞事情。飛機呢,終究是續航待機的能力不夠,油沒了就得停,又不方便連續多天吃住在飛機上,顧鯤也就只有來那些安全友好的國家時才用專機。

  當然這次來的時候坐游艇是意外,誰讓他要度蜜月呢,回去的時候就可以專機伺候了。

  沙拉諾娃聯系了一下之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報:“親,空管那邊說還要兩天后才能給航線和跑道呢,我們加塞太倉促了。您要是不滿意,我再想辦法找資源托關系…”

  顧鯤拿餐巾抹了抹嘴:“不用搞特殊,那就再過幾天吧,我就當多陪陪悠然。要是急的話,前幾天我就關照你了。”

  說完后,顧鯤抿了一口烏龍茶,補充了一句吩咐:“對了,這段時間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有沒有什么生意上的伙伴找過我?我抽空處理幾個吧。”

  顧鯤知道他只要來大陸,肯定是有人會找他的,別的不說,那些接受過他風險投資的互聯網企業老板,肯定希望他過去蒞臨視察,而COSCO、華海油這些合作伙伴,肯定也會有需求。

  無非是顧鯤不想處理,都丟給身邊人處理了,那些考察被投資對象的事兒,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做了無非安心點,更好地掌握對方的動向,放置不管無非也就是增長發展方面野性一點,沒有投資者約束。

  顧鯤喜歡放置。

  “好的我這就幫您整理,這些天邀請函郵件其實早就堆滿了,我按照重要程度優先級排給您吧。”莎拉諾娃干練地答應,一看就是有事秘書干的好苗子。

  不一會兒,顧鯤吃好早餐換好正裝,莎拉諾娃就把清單拉出來了,顧鯤仔細瀏覽了一遍。

  果然,如今距離互聯網泡沫徹底破盡、進入“絕對寒冬”已經有半年了,他投過的幾家公司,明顯都在去蕪存菁、自我調整,徹底轉入了降低資金燃燒率的過冬狀態。

  阿貍巴巴的馬風邀請顧鯤去方舟市考察一下公司的最新情況,似乎也不排除讓顧鯤按照原估值再追加點錢儲備過冬的意思。

  第一次邀約是一周前就發過來的,當時莎拉諾娃跟顧鯤隨口提了一嘴,顧鯤下意識吩咐了回復方式:在郵件里表示“信任和安撫”即可,不想見。

  主要是顧鯤自己也不是太懂電商創業和經營,他不想改變歷史,只給馬風信心,就是最好的選擇。

  誰知馬風被拒了之后,過了一周又發了要約來了,說他會來滬江這邊的總部,并且考慮把這邊的公司經營場所、辦事處這些都關了,節約資金,與此同時,想“主動順便拜訪一下投資人”。

  這次不是邀請顧鯤去方舟市,而是馬風親自到滬江來,不用耽誤顧鯤多少時間,再推拒不見貌似有點傷交情。

  顧鯤也依稀記得,歷史上阿貍巴巴最初創業的時候,確實是在方舟市馬風自己位于湖畔花園的房子里搞的。

  但是后來隨著拿到了孫正意的兩千萬美刀投資后,一度意氣風發想要做大的馬風,也稍微飄過一陣子,在寒冬到來前在滬江這邊也租了辦公場所,考慮過雙總部甚至把總部搬過來,覺得“搞電子商務就是要在滬江這樣的一線國際化大都市,方舟市那種小地方沒前途”。

  只是這邊租了辦公裝修了之后,寒冬很快就來了,熬了兩年發現在滬江不受待見,馬風才灰溜溜又回老家了。如今這一世,孫正意的錢變成了顧鯤的錢,但對于歷史軌跡似乎沒什么影響。該走的還是要走,而且似乎變得更加果斷、更加早走了。

  馬風這次來,應該還會順便就“雙總部決策失誤、浪費了錢”的事兒道個歉吧。

  看完了馬風的求見郵件,顧鯤繼續往下拉,梳理了一下之后,發現還有一個比較迫切的需求。

  是之前投資的眾聯游戲的鮑老板想見一見,找顧鯤拉點錢,想在寒冬中逆勢而上開新項目。

  “互聯網寒冬這么猛烈,他一個做免費棋牌游戲平臺的公司,開什么新項目?靠,不會是看別人做賣點卡的網游賺錢了,他眼紅吧。罷了,也見一見吧,實在不行就敲打敲打。”

  顧鯤沉吟了一下,還是覺的給個機會見一下。

  眾聯游戲的鮑老板,之前顧鯤都沒怎么見,只是搞財務性投資為主。顧鯤手上的眾聯股權都是99年盈科數碼崩盤時,匯豐銀行強制執行拍賣會上分來的。

  不過顧鯤也知道鮑老板這人的一點底細,他是東海省本地人,在方舟大學念的本科,所以跟馬風也算是老鄉了。雖然眾聯游戲注冊在京城,但鮑老板在方舟市還是有不少辦事機構的,來滬江也很方便,大家都是一個派系。

  “莎拉,明天我在‘朱森號’上請客,人不多,就倆。”

  “好的我這就安排。”

無線電子書    開局一條小漁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