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0章 輕松跑路(東南亞金融危機部分劇情完)

無線電子書    開局一條小漁船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還清所有杠桿后,顧鯤在場內只剩下了400億美元規模的籌碼,總算是比他最高位的時候瘦身了一大半。

  實現這一步之后,他就再也不怕什么新的國際空頭反應過來,然后做空對賭爆他倉了。

  不過這最后的400億美元籌碼,也是最難出貨的,至少今年之內是不可能跑了。

  網絡電訊傳媒股的板塊,捏到99年互聯網概念泡沫高峰時才能走,幾乎是必然的了。不過這部分捏久了好歹還算是有好處,因為到時候肯定能比現在的泡沫還大。

  顧鯤目前手頭的400億籌碼里,網絡電訊股累計是140億美元,地產股和其他雜碎加起來260280億。

  按照歷史的發展,明年這時候光是香江電訊一只股票就能價值120億美元(但顧鯤并沒有收購到香江電訊的全部股份,因為這個股票沒有私有化,顧鯤也不想退市。他目前只是舉牌的第一大股東。)

  盈科數碼歷史上峰值能到5800億港幣,折700多億美元——不過顧鯤倒是沒指望盈科數碼這一世還能被炒到那么高。

  因為原本歷史上的盈科數碼之所以資本運作那么狠,完全是因為那是李家人烘托的泡沫。如今顧鯤已經把流通股市場上的盈科數碼買得差不多了,李家人手上剩下的只是那些非流通股,所以李家持股比例比另一個時空少了好幾成。

  這種情況下,顧鯤很清醒,他知道李二公子或許依然會拉升盈科數碼套現,但絕對不會有原本歷史上那么死命賣力。

  畢竟拉高了之后顧鯤也能跟著喝幾口湯,李家人干活顧家人拿錢,天下哪有那么好事?

  充其量只會不花本錢地拉一拉。

  但不管怎么說,顧鯤估摸著,他手頭這批現值140億美元的網絡電訊股,明年市值虛高時可能能到300億美元以上,哪怕套現賣出至少也能賣200多億。

  所以這部分只要解決了杠桿強制平倉的問題,那就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最后真正的硬骨頭,是那260280億美元的地產股。

  這些東西是真正的老大難。

  因為雖然它們目前確實是值這個價的,但顧鯤知道香江的房地產未來起碼低迷五年,這個行業總的來說沒有前景。

  即使五年之后,房地產如歷史慣性那樣重新回暖,但因為房價太高,香江的樓市永遠不可能恢復流動性了,屬于典型的“有價無市”,價格很高,成交量很萎靡,沒人買得起。

  同理,別看后世某些香江首富的地產公司市值很高,那個同樣是比較虛的,是靠賣不出去的高價地產存量在撐著賬面財富。

  所以,地產股是必須跑的。

  或許不是今年下半年跑,因為今年下半年市面上所有的熱錢都被顧鯤其他容易跑的板塊吸走了,這時候再強賣地產股容易把股價打崩得不償失。

  但明年上半年,其他板塊跑完之后、網絡電訊尚未開跑之間,這半年多的時間差里,顧鯤必須利用起來,盡量把香江地產公司的股票統統賣完。

  管你什么和記黃埔還是長江實業,通通不要。

  硬骨頭再硬總得啃,老板搞不定就讓被委托人想辦法。

  梁勁松對于顧鯤“年底開始要準備加速跑掉地產股”的布局,也是頗覺一個頭兩個大。

  因為梁勁松畢竟是香江本地人,他對香江的很多產業是有慣性的感情的。

  98年這個節骨眼上,雖然香江房價比去年剛回歸的時候下跌了一成多,但大多數人并不覺得這會是一個房地產就此萎靡的轉折點。

  相反,包括梁勁松這樣的金融財政精英,到李老板鄭老板那些地產大亨,都反而在幻想著一種“薄利多銷”的前景。

  沒辦法,誰讓歷史從來沒有這方面的先例呢。

  “薄利多銷”在任何其他經濟領域都是適用的,價格下跌的時候銷量肯定會上去,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常識。

  至于曰本人在五六年前,倒是經歷過一波“價格暴跌后,成交量也暴跌”的例子。但98年的香江人從來不把曰本人的經驗為普遍法則,反而認為那不過是“房地產泡沫總體崩潰”后導致的個案。

  而香江的地產可不存在“泡沫被瞬間刺破”的問題。大家都認為,如今的房價下跌,不過是回歸之后當局每年可以賣的土地數量漲了幾倍,是正常的“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跌”,是健康的。

  人民還不應該趕緊來買買買?

  98年的房地產市場,除了曰本這些崩盤型的之外,確實少有“房價跌了就不買”的先例,大家看不明白也沒辦法。

  可顧鯤是什么年代回來的?他是最了解“房地產剛需從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別說什么買房是剛需!丈母娘逼買房是剛需!都是扯淡!

  充其量只能說“有房子住”是剛需,但“買”這個動作絕對不是剛需!

  只要房價看起來會跌,一堆兒曾經信誓旦旦說是剛需的人,都會瞬間選擇只租不買。

  反正又不會漲,買個屁啊!

  房子的消費屬性,只在住和租這兩個環節存在。而到了買這個動詞,別懷疑,絲毫消費沖動都不含,100純粹只是投資。

  所以,顧鯤知道,“泡沫沒破,只是理性下跌”的樓市,也是會沒人捧場的。

  他在這一點上比梁勁松堅定,比其他香江投資大亨堅定,就足夠占到很大優勢了。

  這至少能讓顧鯤在撤走的時候,決心比別人大好幾倍。

  “…反正不管你怎么想,我就是要地產股按照這個速度跑掉!你可以做的,不是幫我糾正我的決策,最多只是告訴我,如果我堅持這么干,會損失幾成市值——也就是說,你的職責,是讓我用盡可能少的損失,把錢套現出來。”

  不管梁勁松是否理解,顧鯤把上述道理拐彎抹角說清之后,就直接這樣死硬下命令了。

  梁勁松只能無奈地聳聳肩:“好吧,既然你愿意為這個決策承擔一切后果,我幫你執行就是了,不過,你要有心理準備。

  我們按照最簡單的算法,您當初建倉這些地產股的時候,普遍是在七八千點的點位。而現在還剩一萬三,我們平均來算,我能夠把這260280億市值的地產股,變現150170億美元,那就是極限了。也就是說,最壞的情況下,那你要做好損失110億市值、把股票變回錢的打算!

  相當于你在地產股領域,只是白白進來賺了一圈,稍微賺了點辛苦錢而已。沒什么重大的收獲,無非是快意恩仇了一把,干掉了索羅斯。”

  嚴格來說,哪怕只是不賺錢或者微賺,但是能確保干掉索羅斯,那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

  而且,顧鯤也不是真的不賺,只是生意掰開了揉碎了看,有一部分不怎么賺罷了。

  他在香江的航運金融股和科技股方面,都是已經賺到了錢,或者很穩確保即將要賺。而地產股則是作為斷后阻擊追兵的,跑路的時候讓戰友先跑。

  哪怕是戰神,也不能要求部隊的每個部分,戰損交換比都比敵人高吧。撤退時斷后部隊的犧牲,那也是為了全體大局。

  只是因為梁勁松素來以“香江一流基金總裁”的身份自居,所以要求高了點,覺得僅僅打成這樣有點丟人。

  雙方具體討論了好多草案,也沒什么太好的思路,始終覺得要撤走,減計百億市值是免不了的。

  最后,實在逼急了的梁勁松靈光一閃,一咬牙一跺腳:“要是實在不行,我們只能‘勇士殺了惡龍,然后自己也長出鱗片’了,大不了,我們干掉索羅斯之后,就學習索羅斯唄。”

  顧鯤眉毛一挑:“什么意思?說具體點兒。”

  梁勁松嗤笑著聳聳肩你:“還能有什么意思?很明顯了。比如,我們明年上半年計劃要集中撤出資金的時候,再想辦法誘導一波匯股聯動,找誘因誘使銀行降息、債券降息、把更多圈外熱錢引進股市,然后我們跑唄。”

  嚴格來說,梁勁松的這個逆向思維,跟索羅斯還是不一樣的。

  因為索羅斯是誘導加息壓低股價、然后做空。

  梁勁松拍腦門的這個計劃是誘導降息抬高股價,然后趁著別人做多時跑路套現。

  而且他顯然更發散,不一定要銀行降息,債券也行。

  總之就是“找一個降低香江本土金融市場上,其他品類的吸引力,變相顯得股市吸引力高”罷了。

  很常見的思維。

  顧鯤想了想,點評道:“要多市場聯動、吸引熱錢進股市啊…思路倒是很中規中矩,但是我們滅了索羅斯再學索羅斯,有點丟人。同樣的招數再來,招的仇恨也太多了,我多年建立起來的好名聲敗壞了不說,效果還容易被人警覺提防…

  我看不如這樣吧,既然你想到了匯股聯動債股聯動,咱就不如直接搞房股聯動好了——房價繼續下跌,而且下跌幅度變大,這個預期在香江投資界持有的人很少,如今幾乎只有我持有。那咱就貫徹到底,到時候制造一些對房價泡沫的恐慌,把炒房資金吸引到炒股市場來。

  如果李老板他們不希望房地產市場恐慌,不希望地產股恐慌,就讓他們自己股權質押融資弄更多錢來托盤好了。”

  房股聯動,這在后世華夏內地是屢見不鮮的老招式了。每次房價滯漲利空的消息來時,閑不住躁動的錢就會往股市涌,然后股票就會迎來一波普漲。

  這也算是一種未來華夏特色的金融聯動了,連房子都能和債匯股一起,成為一種純金融品聯動起來。

  梁勁松有些懵逼:“唱衰房地產來唱多房地產股?你不是開玩笑吧?臥槽…好像還真有可能。唉,我們華人太喜歡存錢了,沒辦法,錢閑不住啊。這一手讓我琢磨琢磨,說不定到跑路的時候,真能少割幾十億美元的肉。”

無線電子書    開局一條小漁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