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7章 對牛彈琴

  朱慈烺基本滿意,尤其是經過這么多天的觀察,他發現楊軒身上并沒有勛貴后代慣有的奢靡驕橫之氣,日常也不喜歡和其他勛貴后代往來,膽子大,不怕受苦,除了玩槍再沒有其他愛好,雖有些冷傲,但卻也是性情中人。最最重要的是,楊軒有一腔建功立業的赤誠熱血。

  總結以上幾點,朱慈烺以為楊軒是一個可以大用的勛貴后代。

  用楊軒一來是給他機會,二來也省得那些勛貴背后中傷,說太子不喜勛貴,跟勛貴為敵。

  五百鳥銃兵演練結束之后,朱慈烺下令:兩千纖夫兵分一半交給楊軒訓練,待合格之后,再分到其他千總麾下擔任火槍兵。

  有兵可帶,楊軒滿是驚喜,但想到自己只是負責訓練,兵終究是別人的,心中又不禁有點失落。

  朱慈烺看出了他的心思,淡淡道:“你幫他們操練火槍兵,他們為你操練長槍兵,難道不好嗎?”

  楊軒這才大喜,單膝跪地,連連向朱慈烺謝恩。

  帶兵的六個千總中自己總算是占了一個。

  朱慈烺親手將他攙扶起來,望著他眼睛,勉勵道:“你先祖楊信乃一代名將,在邊幾廿年,威名赫然,虜賊畏懼,不敢寇邊擄掠,朝廷倚為西北長城。望你繼承你先祖遺風,勇于任事,嚴格練兵,未來在戰場上立下一番大功業,方不負你先祖的英名,也不負本宮對你的信托!”

  楊軒激動的臉色漲紅,眼眶也有點濕:“臣誓死追隨殿下,萬死不辭!”

  朱慈烺點頭笑,帶著田守信和李若鏈走了。

  等朱慈烺走后,楊軒方才想起一個問題:兩千纖夫兵一半交給他訓練,另一半交給誰呢?

  這個問題朱慈烺早已經想好,那就是交給神機營千總魏闖來操練。

  楊軒和魏闖都是年輕后起之秀,不過一個是勛貴后代,一個是平民子弟,倒要看他們兩人練出的鳥銃兵誰更厲害?

  同一時間,李國禎和吳襄正在帳中小聲說話。

  李國禎靠在椅子上,一臉無奈:“《孫子兵法》是給高級將官們看的,百總只是下級軍官,學這個是不是早了點?”

  吳襄老臉陰沉:“殿下的命令,不能不從啊。”

  這個時代的舊軍人都將操兵練陣之法當成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保密著呢,除非是自己的兒子或親從,否則絕不輕易傳授,現在可好,皇太子居然命他將幾十年戎馬生涯、尸山血海的爬出來的寶貴經驗,毫無利益的傳授給那幫百總,吳襄豈能愿意?

  他心里已經打定了主意,隨意應付一下就完了,反正皇太子也沒有辦法考核。

  李國禎嘆口氣:“那些百總字都不認識幾個,又如何能聽懂孫子兵法?不過是在對牛彈琴罷了。”瞟一眼吳襄:“老將軍您的任務可比我艱巨啊,我照著《孫子兵法》講就可以,您可是要講遼東戰事的經驗和教訓啊…”

  聽到此,吳襄臉色更不好看了。

  遼東敗多勝少,吳襄本人更是鮮有戰績,給百總們講解遼東戰事,那不是自揭傷疤、自曝其短嗎?那些百總聽了那些丟人的戰績和過往,還能對他這個老總鎮生出尊敬之心嗎?

  而此時,朱慈烺已經帶著田守信和李若鏈,在武襄左衛的護衛下,騎馬快速奔出大校場,往神機營而去了。

  神機營正在西山腳下的一片曠野中野營操練,只所以神機營野訓在西山而不是在城外大校場,乃是因為大校場方圓有限,周圍有很多農田,一旦炮兵演練失誤就有可能殃及到農田和農夫。

  西山就不同了,山上都是荒野,朝著某一處山坡隨便亂轟也不會出什么漏子。

  朱慈烺來到神機營時,已是日影西斜,光線暗沉。

  神機營副將李順帶著魏闖等三名千總連同炮兵教導官焦勖急急出營迎接。

  野營一月,李順原本白白胖胖的圓臉變的清瘦黝黑了許多,整個人精神不少。

  不止他,朱慈烺穿營而過的時候仔細觀察,發現神機營的將士不論鳥銃手炮手都是一臉疲憊。由此可知,神機營的操練并沒有偷懶。

  進到神機營中軍帳,李順匯報近期操練情況。

  經過一個月的苦練和篩選,神機營一共精簡掉一千老弱,三千兵變成了現在的兩千兵,其中鳥銃兵一千五百人,炮營五百人。李順著重介紹了炮營的操練情況,有內監的小太監掃盲,又有焦勖傳授科學測算瞄準術,炮兵對火炮瞄準術終于是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不過要想徹底掌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李順匯報的小心謹慎,在太子面前,他絲毫不敢大意。

  朱慈烺基本滿意,尤其是對焦勖的科學測算更是多加贊譽。科學不止是生產力,更是戰斗力,有精良的火炮,訓練有素的炮兵,未來不管是中原戰場還是遼東前線,大明都可以在硬碰硬的戰斗中立于不敗之地。

  等李順和焦勖匯報完成,朱慈烺將隨身攜帶的望遠鏡賜給神機營不是賜給個人,而是賜給整個神機營。

  這個時代望遠鏡還是一個非常稀罕的物件,雖然在1623年,湯若望就翻譯了《遠鏡說》,介紹了望遠鏡的制造,并帶來了望遠鏡的實物,崇禎七年,由大明制造,湯若望監制的望遠鏡大功告成,崇禎帝親臨觀看,不過其體型過大,不易于攜帶,需要“筑臺”,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無法在軍中推廣。

  同一時期,意大利威尼斯的工匠已經能制造短筒望遠鏡了,但因為望遠鏡是戰略產品,威尼斯國不輕易對外出售,加上明廷財政困窘,無力購買,所以大明軍中沒有望遠鏡。

  作為一個穿越者,朱慈烺比任何人都知道望遠鏡的重要性,尤其炮兵和偵察兵更是如此,上一次和西洋三國商人見面時,他向三國咨詢過威尼斯望遠鏡,但一問價錢把他嚇了一跳。除非大財政危機緩解,否則就算威尼斯商人送上門來,大明也是買不起。

  朱慈烺現在賜給神機營的就是一支產自威尼斯的短筒望遠鏡。時人稱“千里眼”。

  李順大喜,捧著千里眼,對朱慈烺連連拜謝。

  有了望遠鏡,加上火炮瞄準專用工具:銃規、銃尺、度板、火炮瞄準精度一定會更加提高。

無線電子書    崇禎十五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