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十戰一輔

無線電子書    我在三國加個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此言一出,張飛倒還好,關羽和劉備兩人俱是一驚,劉毅將他們的表情看在眼里,他呵呵一笑,趁熱打鐵:

  “我原本并未想告訴你們此事,可是我剛才思慮了一陣,既然我決意辟你三人為掾屬,自然應當以誠相待,給予你們信任。”

  這一套說辭可是劉毅此前精心思考過的,即可以刷一波好感,又解釋了為啥剛才關羽提問之后他要想好久。

  畢竟按照他的說法,他對于征兵五萬的后果是早有預料,完全不應該還想半天才回答。

  劉毅一面在心里給自己的說辭點了個贊,一面在臉上堆出了一抹職業化的微笑,用“誠摯”的目光看著面前的三兄弟。

  果然,在刻意觀察之下,劉毅發現了面前的三人都有些微微動容,他還沒來得及自得,便看到三兄弟互相略一對視,接著就同時起身行禮,恭身道:“謝府君。”

  嘖......

  劉毅在心里暗道:“年輕就是好,還沒見識過那么多騷套路,好感度刷起來就是快。”

  他看著面前似乎有被感動到的三人,心里一時間還有點小愧疚,感覺有一種無良男人沒花多少代價就哄騙了小姑娘初夜的既視感。

  劉毅不禁暗生感慨。

  對比一下歷史中曹大胡子連送兩匹絕世坐騎都沒有留得住涉世已深的關羽的心,現在涉世未深的三兄弟真的廉價的讓人有些心疼......

  不過......

  劉毅一邊雙手虛按,說著“毋需多禮,快快入坐”,一邊在心中暗道:

  “我喜歡這樣的單純。”

  關羽三人見劉毅讓他們坐下也沒客套,紛紛依言入坐,接著便用探詢的目光看著劉毅,等待他的回答。

  而劉毅也見好就收,沒再搞什么幺蛾子,他輕咳一聲,身體前傾,改為跽坐,用一種嚴肅的語調說道:“之所以要征募五萬眾,目的可不是為了徐和,而是為了在不久的將來,對付會再次叛亂的羌人!”

  “羌人?”關羽忍不住重復了一句。

  關羽凝眉思索了一陣,雖然他知道劉府君應當不是無的放矢,但是他想了一會還是毫無頭緒,最終只得疑惑的問道:

  “府君,韓遂邊章不是才被擊敗么?應當是羌人擔憂我大漢對他們追剿才對,怎么會在短時間內再次進犯?”

  劉毅聞言嘴角微勾。

  韓遂邊章被擊敗的事情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早就傳遍了整個大漢,關羽有此疑問很正常。

  現在的關羽還不是以后那個一人面對曹魏豪華天團的關云長,現在的關羽受限于眼界閱歷,想不出其中的關竅很正常。

  劉毅輕笑一聲,開始背誦《劉宏遠論羌》。

  “邊章韓遂之流本為漢臣......必將取北宮伯玉而代之......”劉毅看著面前頻頻點頭的關羽和劉備,最后語調一揚,說出了結束語。

  “因此,邊章韓遂,必將再次寇邊以謀招安!”

  原來如此!

  關羽和劉備只是閱歷和眼界不夠,確不是蠢,他倆都立即明白了劉毅的意思,心中同時生起了一個念頭:

  “不愧是名聲在外的劉府君,盛名之下,名副其實!”

  劉毅眼看著兩人先是恍然大悟,隨后滿臉欽佩,自忖已經將他們搞定,就笑著說道,“如此,云長可還有什么疑問?”

  他其實已經覺得該說的都說到位了,之所以提這么一嘴,完全是照搬的前世那些領導開會后話“大家還有什么補充的?”。

  他前世開過那么多會,就沒見誰真的有補充的,他說這話也是照搬照抄,原本就是客氣一下罷了,卻沒想到關羽還真的拱了拱手,說道:

  “府君,羽尚有一事未名,還請府君示下。”

  呃......

  劉毅眉頭微微揚起,一邊在心里嘀咕著,“這套路怎么到我這就不靈了?”,一邊擺出一副和藹之色,笑著說道:“云長但說無妨。”

  關羽得了劉毅的許可也不墨跡,直接就問道,“府君此前所說的戰兵,可是指敢戰之兵?”

  嗨......

  原來問的是這個。

  劉毅扯了扯嘴角,他一時疏忽把前世的言辭給帶了出來,卻是忘了,戰兵現在還是個專有詞匯,意思是“以戰斗決勝”,而不是指戰斗的士兵,更是沒有什么“戰兵、輔兵”的說法。

  ......難怪關羽有此疑問。

  關羽是讀過書的,他聯系上下文還是大概猜出了劉毅想表達的意思,但是出于謹慎,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劉毅。

  劉毅現在也是領過兵的人,已經知道了所謂的“戰兵輔兵”之分現在還沒有。

  確切的說,中國古代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輔兵”概念,所謂的“一戰十輔”更是以訛傳訛,錯的離譜。

  如果硬要說個戰輔比的話,那么視情況不同,戰輔比差不多是五比一到十比一之間,輔兵只是那個一。

  例如明代孫承宗的車營,編制共約8500人,其中步兵3200人,騎兵2400人,車炮兵1600人,軍車兵30人,輜重車夫500人,各級軍官,侍從,傳令,雜役兵共800人。

  這八百人的雜役兵中還有300人是負責運送后勤的,運一次,夠萬人大軍三天軍需。

  這也是為啥斷后勤之計非常毒的原因,只要切斷了補給線,三天后就要斷糧,即便不崩潰,六天后也會喪失戰斗力。

  算起來輔兵才不到800人,只占了全營的十分之一。而征用的民夫更少,只有五百人。

  這還是因為孫承宗的車營是火器部隊,有大小佛朗機共256挺,各種火炮例如神飛,滅虜等88門,需要很多車來拉,否則連輜重車夫都要不了多少。

  可是即便如此,非直接戰斗序列加起來也才1300人,只占了六分之一。

  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就覺得很正常,古代作戰后勤補給代價極大,怎么可能供養那么多所謂的輔兵,更別提“一戰十輔”,這個伺候比例可比很多小地主都高了。

  而如今在漢代,更是沒有輔兵的說法,只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除了民夫,就連輜重兵,都會配發兵器甲胄,承擔押運的作戰任務。

  劉毅知道自己鬧了個小失誤,讓關羽產生了誤會,他琢磨著,既然關羽已經聯系上下文腦補出了一個差不離的含義,就順著他這個意思承認即可。

  他想到這里,就放棄了解釋的念頭,直接點頭道:“這戰兵之言是我家鄉俚語,意思正如云長所想。”

無線電子書    我在三國加個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