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三章 三百七十八

無線電子書    我在三國加個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子義已經整訓完畢,準備進攻安丘…這倒是被比下去了。

  劉毅收起太史慈派人送來的傳書,感覺不愧是太史子義,短短二十天就能把降兵整合起來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起碼朱虛這里至少還要個十來天才行。

  他是忘了,平昌縣那是三千多的郡國兵混雜不到一千的降兵。而朱虛這里是一千多的郡國兵摻到兩千的降兵里面去,難度系數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若是他真的能在一個月左右整訓完畢,其實完全不亞于太史慈。

  劉毅覺得沒必要讓太史慈浪費十來天的時間等自己,便直接派人傳令允許他對安丘縣發起進攻。

  從距離上來說,平昌縣到安丘縣,要比朱虛縣到都昌遠上不少,太史慈部即便是明日開拔,抵達等安丘起碼也是十五日后了。

  但是朱虛到都昌只有六日的路程,算起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兩邊應該是可以同時發起進攻的。

  劉毅感到時間有些緊迫,他決定把需要縣令處理的俗務壓一壓,緩一緩。

  總不能被子義比下去太多….要把全身心放在督促訓練上了,他無意識的摩挲了一下自己的胡茬,發現又長出來了不少。

  最近忙于事務,連胡子都沒空刮…

  劉毅一時間猶豫以后是不是也要蓄須。此時蓄須才是主流,剃須的人很少,畢竟現在可沒有專門的剃須刀,都是用的一種小巧的匕首,用起來不僅不順手還頗費時間。

  而且有胡須看起來會顯得更加成熟穩重一些,身為人主,這個好處對他還是有一些誘惑的。

  可是剃須畢竟是劉毅前世很多年養成的習慣,而且他還習慣在思考的時候摩挲下巴上的胡茬。

  算了,還是不蓄須!

  劉毅猶豫了一下就下定決心,他認為在有“知道大勢”、“清楚大部分著名人物生平秉性”以及“有個系統”三大金手指的情況下,還需要靠外表實在是有些掉價。

  再者說,他現在衣食住行都已經向此世的風俗習慣靠攏,不蓄須勉強算是他唯一的堅持了,他不想完全去掉前世生活的影子。

  十一日后,劉毅感覺已經整編完畢,剩下的就要靠實戰來檢驗,就點起三千人整軍出征,按照他和太史慈之前傳書的約定,平昌,朱虛各留五百人駐防。

  因為這兩城距離極近,又可以互相策應,短距離能對兩縣產生危險的又是正要被他們攻打的安丘和都昌,所以沒必要留下太多人手。

  急行五日后劉毅已經率部出現在了都昌城下,此時都昌早已城門緊閉,嚴陣以待。

  沒辦法,大隊行軍速度慢動靜大,相瞞都瞞不住,不過短時間內倒是不用擔心黃巾有援兵,因為賊寇來援最快也要十日左右。

  但是換而言之,如果十日內沒有拿下都昌,劉毅就要開始擔心援兵的問題。

  不過劉毅自忖他此刻在北海地面上也算是薄有威名,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黃巾賊肯定不敢貿然以一縣之力來援,算上他們集結援兵的時間,劉毅估么著應該能有一個月的攻城期。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一個月,若是一個月攻城都沒攻下,他帶的這點人估計也死的七七八八,已經自己灰溜溜的滾回去了。

  而且在外面人吃馬嚼的,損耗也不小,劉毅打算速戰速決!

  他看了看在都昌城頭探首探腦向下窺視的黃巾賊,冷哼一聲,下令道:

  “傳令!”

  “安營扎寨!埋鍋造飯!”

  畢竟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等陣仗擺開來說不定都天黑了,攻城方要是主動打野戰守城方恐怕牙都要笑掉,而且勞師遠征,先休息一晚恢復精力才是正確的選擇。

  劉毅想了一下,又吩咐道:“傳令今晚巡夜的曲加強戒備,防止蛾賊襲營。”

  在敵方長途跋涉后疲憊不堪之時進行偷營是很多將領愛干的事,雖然劉毅覺得城中的黃巾頭領應該沒這個膽量,但是這種事還是要防備一下的。

  因為古時候軍隊容易夜驚,就算沒被敵人攻擊都有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兵噩夢中的大喊而引起營嘯。

  而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攻擊更容易炸營,要是城中黃巾乘機出來偷襲,即便是沒有偷營成功,也有可能引起炸營。他這支隊伍又是剛剛整編過的,一旦炸營他自認為控制不了局勢,所以只能防患于未然。

  不過劉毅沒有猜錯,城中的黃巾賊確實沒有敢出城偷襲,但是劉毅認為這種事寧愿做十次無用功都不能存有一次的僥幸心理。

  翌日一早,在吃過早飯之后劉毅就在琢磨接下來該做什么。

  其實本來按照兵法里面的套路,應該是在酒足飯飽體力充足的時候開始攻城才對,然而他知道在剛飽食反而不宜劇烈運動,不然可能會腹痛。因此他就在飯后到攻城前的這段空隙里做他臨時加上去的一項工作。

  募集先登。

  他傳令召集各屯長,要求募集先登之士,并且明確說明,先登之士由他親自率領,如果破城,應募先登者,全部計一功,先登城者,提兩級。

  此時軍隊攻城最先發起進攻的部隊有三種,第一種是排個順序,各部曲輪流上,這種情況就是看主將的心意了,為啥說得罪主帥死得快,就是因為會被很大可能會被排去率先攻城。

  第二種是讓麾下將領帶著親衛先上,干這種事要么是對手下將領很信任,要么是想讓他送死。還有一種是由先登部隊先進攻,這先登部隊又可以分為常備精銳部隊和臨時募集的敢死隊兩種情況。

  劉毅本來打算用第一種,但是現在他忽然有了新的想法,改變注意打算用第二種和第三種的混合版,自己率領臨時募集的敢死隊。

  因為他忽然想到,此時他的麾下有不少被擼成小兵迫切想要立功的黃巾降兵,這些人中有不少是原本擔任什長、隊率、乃至屯長的,都已經練出了真氣,還不如將他們這些人集中一下發揮作用,死了也就死了,沒死他也不吝于兌現他的承諾。

  在劉毅心中其實還是帶有一些偏見的,不怎么希望見到應募追隨自己的郡國兵去參加這種殘酷的攻城戰。

  小半個時辰過去,各屯長回來復命,應募先登者三百七十八人,其中練有真氣者,兩百九十二。

無線電子書    我在三國加個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