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國家大學與銀行

無線電子書    不可思議的山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奚仲渾身激動,大白天的熱血沸騰,仿佛渾身血液也都和蒸汽機里的水一樣翻滾起來,于是開著鐵皮車一口氣犁了一千畝地。

  他來自薛部落,到洪州這里已經有十年,開了車廠,當了廠長,半個洪州的車輛都是出自于他的手里,而且還遠銷于周邊各個部落,各個地區,遠到東南,南到嶺南,北至中原。

  現在,奚仲終于可以仰天大喊,表示自己的造車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雖然義均是主要的設計和制造者,還有丹朱等其他工匠的鼎力幫忙,但是車輛本身的制造與安裝,和他是離不開關系的。

  “這就是我這一輩子所制造車輛的巔峰了,從太古的玉山部落,到現在薛部落的所有人,他們的技術都遠遠不如我!”

  奚仲早已在南方擁有很大的名氣,但是在中原,他的老家部落,薛部落在車輛生產上成為他的有力競爭者,尤其是番禺大人,表面上是妘載的粉絲,背地里卻在偷學洪州的技術。

  你發明了好車,我轉頭就進行仿造,質量好不好另外說,總之先把價格打下來,搶占周邊市場。

  但是現在,這個蒸汽鐵皮,就算是把番禺大人的褲子扒下來,把薛部落所有車匠的頭發都拔光,也不可能被仿造!

  這就是獨家專利,告訴你怎么造,你都不會造!

  雖然北方也有蒸汽機廠,但是才剛剛起步,等他們什么時候有了能用的大氣蒸汽機,再說蒸汽機車的事情吧!

  奚仲開了大半天的車,屁股都顛爛了,也依舊渾然不覺,始終沉浸在天下第一老司機的光榮快感中。

  鋼鐵之物,沒有心,它總是忠實的執行著人類的命令,接受著來自人類的正確指令。

  拖拉機試驗成功的消息,隨著廣播,人們的口口相傳,抵達了洪州的大街小巷,乃至于四方的邊僻山野。

  對于蒸汽機的幻想,也在每一個洪州人的腦海中生根發芽。

  創作能力極強的孩子們,被那一日的情景所震撼到,他們很快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而羲叔布置的關于蒸汽機討論的作業,也得到了大量的興奮回應,這也是孩子們第一次不是愁眉苦臉的做作業。

  炎融放學回到家里,書包一丟,開始拿出紙筆來。

  士敬詢問他,今日怎么如此積極的寫東西,炎融興奮的描述了那天看到蒸汽機的景色。

  “真的,那天我沒有去,畢竟還有活計要做。”

  她有些恍惚,聽說蒸汽機終于有了重大突破,不久之后,就可以應用在各種類型的器械上,她對此也興奮了起來。

  新生產工具的出現,對于洪州的民眾來說,每一次都是一場重大的變革。

  但至少目前為止,沒有出現壞的方面,這是因為人口基礎,還達不到產生壞問題的那種情況。

  炎融畫出了一副畫來,上面是一艘大船,也從木頭變成了鐵皮,有一個高高的煙囪,里面噴吐著煙霧與蒸汽。

  對于人們來說,置換與代入是最容易的行為,木頭的犁變成了鐵的,木頭的車變成了鐵的,那么木頭的船也變成鐵的,這有什么不合理的呢?

  工廠內,蒸汽機車早已放置在那里去,學徒工們一直對它進行檢查與保養。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那就是耗費的燃料,相比土地耕耘的面積來說,還是少了點。

  但有缺點就能改進,總比找不到缺點要好很多。

  妘載對諸多首領道:“我很快要回到北方,那邊還有事情要處理,但是我覺得,現在的情況,已經不適合在加工廠中進行這類東西的研究了。”

  “我們要成立一個新的工廠,就以義均的這座廠子為基石,所有的人都定期來到這座廠子中,進行新器械與理論的研究,而且,要向整個社會,要向天下,廣泛的吸引人才。”

  “正好,就以夏至時期,那場煉氣士大會,為契機吧!天下的古老人物們,聚集到這里,無數的思想,會在這片土地上流傳繼承!”

  “我們,將在這座新的工廠中,詮釋這這個世間的萬種道理,再把它們全面的,完整的,系統的傳承、傳授下去。”

  “國家大學,在此成立了。”

  已建成奇觀,洪州大學!

  已獲得思潮,諸子百家!

  此時代,誠為太古以來,亙古未有之大變局也!

  “諸位!”

  妘載笑對眾多首領:

  “期以歲月!”

  在洪州定居的移民,隨著新器械的出現,隨著這消息的廣泛傳播,也開始多了起來,外來的人們到達登記處,想要在這里謀求下半輩子的生活。

  有人口當然是來者不拒,洪州首領們恨不得把這些人口全都丟出去開發據點,把這片土地上那些荒山,全都變得繁榮興盛。

  當然,落戶簡單,可在洪州居住就要遵守洪州的法律,洪州的法律也是眾所周知的繁瑣,畢竟有皋陶的兒子作為法律的制定者,在強力監管之下,本地居民會嚴格關注那些外來民眾的一言一行。

  最大的隱秘情報機構,上古版本的朝陽群眾出現了。

  隨著往來之人的增多,另外一個新的項目也就啟動。

  在洪州最繁華的中心區域,臨近于幾個市場的地區,出現了一座新的建筑,其實它是一座老建筑更改而來的,這巨大的石屋,原本是洪州的第一座大糧倉,當年妘載他們還在這里躲過風暴。

  現在這里,則是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國家銀行。

  最早的類似銀行的機構,出現在古巴比倫地區,但是現在,這個最早的名頭,被洪州得到了。

  它不僅經營貨幣兌換業務,還經營貸放、信托等業務,同時對銀行的管理與監督也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為此,大業連夜起草了簡單的銀行監督法案條例,他頭上的頭發,至少掉了十幾根。

  銀行對商人們進行開放,很多的區域還在裝修中,但是這擋不住外來人的熱情。遠道而來的商人們,尤其是走洪州這條路線的,現在發財的人并不少,而洪州推行了中原的契刻,這是天下人都熟悉的一種東西,中原的商人,用原始的竹木契刻來作為購買貨物之后的憑證。

  但洪州的契刻不同,它是鋼做的。

  請:m.dldtxt

無線電子書    不可思議的山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