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三章 訣竅

  至于張士慧和邊建功,同樣對寧衛民的問題起了好奇心。

  要是不提還好,就寧衛民這么一說,他們也能明顯感覺出來了。

  沒錯,“張大勺”的拍黃瓜就是滋味兒與眾不同。

  不但吃著比別人的回味足,而且極為清爽。

  而那炸花生,難點在于油溫火候并不好掌握。

  一般人做的不是易糊,變黑變焦,就是外熟里不熟。

  往往發皮偏軟,還帶著點土腥味。

  但桌上這盤卻大不一樣。

  顏色發淺,脆香入味,外表不焦不糊,絕非一般水準的炸花生仁兒能比。

  可這是為什么呢?

  “張大勺”到底有什么訣竅,讓這么兩盤簡單的小菜變得出類拔萃,非同凡響呢?

  盡管張士慧和邊建功嘴里又塞滿了吃食,根本說不出話來。

  可他們無不蹬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熱切地巴望著“張大勺”能把其中的秘密揭示出來。

  一點不夸張,這個時候,哪怕“張大勺”提出要把訣竅標價出售。

  張士慧和邊建功都會心甘情愿把身上的錢都掏出來。

  不為別的,關鍵是拍黃瓜和炸花生米與老爺們的生活聯系太緊密了。

  只要是個男的,幾乎喝酒都離不開這兩樣。

  要真能得著這個法子,他們自己也能做出這樣的小菜來。

  往小了說,今后能多點酒桌上跟別人顯擺顯擺的能耐。

  往大了說,事關他們日后幾十年的酒桌兒幸福啊,那是終生受用不盡。

  所以他們真的應該慶幸,“張大勺”作為一個耍手藝的人,身上沒有奸商的潛質。

  老爺子盡管也吊別人胃口,但差不離兒就得。

  很快就在他們可憐巴巴的眼神里獲得了心理滿足,把包袱給抖開了。

  “拍黃瓜拍黃瓜,吃的是個清爽勁兒,最緊要的訣竅也盡在這一拍之中。一般的情況下,廚師都是用鐵刀拍黃瓜、拍蒜。那不行,這么干就沾上了鐵腥味。所以我從不用鐵家伙拍,只用木板拍,清爽就留住了,最關鍵的差距就在這兒了。”

  “另外,調料上也有不同。鹽沒什么可說的,只是一般人放的是油潑辣子,我撒的是干辣椒粉,而且還比別人多來了一小勺冰糖水。這樣拌一拌,既免了油膩。用冰糖水來代替油起亮色,還多了層回味。”

  “至于這炸生米,一定要酥脆咸香。通常一般人炸完了,都會發皮面生,甚至半生不熟。那是內外濕度不同,水汽不盡的緣故。”

  “我有個獨到的法子解決問題,就是在炸之前,把花生米倒入盆中,滴上幾滴白醋,加上清水浸泡。晾干之后再小火慢炸,一定得涼鍋涼油的時候放花生米啊,等鍋里沒響動了也就炸好了。一放涼再吃,那就不一樣了,絕無回潮。”

  “還有這鍋燉肉,誰都知道放五香八角之類的,但沒人懂得,真正的關鍵,卻在鍋蓋上。燉肉不蓋鍋蓋,肯定比蓋了的差。金屬塑料鍋蓋,肯定比木鍋蓋差。一般雜木的鍋蓋,肯定比水杉木的差。水杉木的新鍋蓋,肯定遠不如用了一輩子的老鍋蓋。”

  “就我這鍋肉,不但是老湯熬的。那熏香,也全在這我老鍋蓋的木質里藏著。熱氣蒸騰,被鍋蓋壓著倒逼回去,那調料的香,才能深入肉里。要用讀書人的話說,叫什么…什么病入膏肓,反正就這意思吧…”

  行家一開口,就知有沒有。

  “張大勺”談起做菜,出口成章,完全是一副指點江山的揮灑自如。

  他說的訣竅也很簡單,但可操作性卻極強。

  對張士慧和邊建功來說,這無疑是太實用了。

  而且原本,他們只是想知道拍黃瓜和炸花生米的竅門就夠了。

  有關燉肉的竅門兒,對他們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茅塞頓開的倆人登時就樂開花了,一邊牢牢記住,一邊忙不迭把嘴里的東西咀嚼咽下。

  然后就跟東北的二人轉似的,一唱一和,開始對著“張大勺”大唱贊歌,以報解惑之恩。

  “哎喲,張師傅,我今兒算明白了,要不說您是咱們廠工資最高的大師傅呢,您這辦法太講究了。這真是和老百姓的做法不一樣啊。您要是不教給我們,我們就是吃一輩子這兩道菜,也想不出來還能這么做…”

  “就是,我以前就知道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愛米飯,還有什么‘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后來跟著衛民掙了點錢,滿京城的下館子,才知道什么是大菜,什么是烤鴨,什么是西餐,算是了解點正經的廚藝了。可問題是大飯莊子也做不出您這樣的菜啊!您這手藝叫什么?就叫超凡脫俗…”

  馬屁!絕對的馬屁!

  但無論說的人,還是聽的人,都沒感到有什么有不對勁的。

  因為除了倆小子臉皮厚度可觀之外、

  相對于大多數馬屁的華而不實,他們這番馬屁可是貨真價實的心聲。

  既然說的是事實,那自然無需不好意思。

  不過即便如此,無論張士慧和邊建功再怎么輪流上陣,賣力鼓吹,還是抵不過寧衛民更能投“張大勺”所好。

  區別就在于寧衛民不但知禮、懂事,他的話還言之有物,能切中要害,自然能輕易博得老爺子的歡心。

  “張師傅,說真的,我覺得咱們國家飲食文化的精深,其實全在這些細微之處。您的辦法看似簡單,但全是難得的寶貴經驗,可以說是獨門秘方。您肯告訴我們,可太慷慨了。我得代表在座的哥兒幾個一起謝謝您…”

  “哎喲!可別介,不就是兩道小菜兒嘛,什么秘方啊?也值當你這么夸我?”

  “張大勺”說這話時,別看一個勁擺手。

  可眼睛樂得都快瞇上了,分明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寧衛民瞅在眼里,心里明鏡似的,態度上也就更顯認真。

  他鄭重其事,一臉正色地強調。

  “哎喲,您不當回事的東西,對我們那可不一樣。首先能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今后我們要能時常用這樣的小菜下酒,那就是莫大的福氣啊。何況哪天我們要是生意不行了,還能用您教的這兩道菜開個小酒館呢,大概生意也能比別人好上不少。您這相當于給了我們一個生計當后路啊…”

無線電子書    國潮1980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