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三章:戰略方針

無線電子書    無上昏君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回到洛陽之后的趙長青,正式昭告天下,冊封妲己為麗妃。

  地位只在后宮四妃之下。

  妲己不求什么尊卑,只想著陛下他能給自己一個名分便就心滿意足了。

  冊封大典結束之后,趙長青便一直埋頭處理政務。

  諸葛亮這幾日也沒有閑著,回到京城之后,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比如說,戰后的撫恤金、堆積成山的政務等等,都得一一查閱。

  他們二人在宣政殿里從早忙到晚,幾乎沒有怎么休息。

  期間,除了皇后禾寧過來探望,送來了一些吃的喝的之類的以外,便沒有任何人前來打擾。

  因為先前趙長青便就三令五申,但凡是自己在宣政殿里處理政務時,除了皇后與太子之外,任何人都不得前來看望。

  在深夜,趙長青正在看一遍奏折,是兵部尚書徐明寫的,大意就是,各地招募兵力以及守備軍支援大戰的詳細情況。

  這篇奏折大體上沒有什么不對之處,只不過,有幾個錯別字而已。

  “這個徐明,今年多大了?”

  趙長青合上奏折,問向諸葛亮。

  此刻,后者也正在翻查大量近日以來的奏折,未曾有絲毫懈怠,聽到皇帝的問話后,他微微一怔,暫時放下手上的奏折,喝了口茶,想了想,說道:“應該已至花甲之年了吧?”

  “嗯,該退休了,頒布一道旨意,賜他黃金千兩,回家養老去吧。”

  趙長青驀然說出的一句話,讓諸葛亮感覺有些錯愕。

  該退休了?

  這么突然的嗎?

  “不知陛下,為何突然做出這個決定?”諸葛亮憂心忡忡的詢問道。

  這個徐明,一生從未有過貪污歷史,也算得上是一個清官。

  而且擔任兵部尚書多年,與很多軍界大佬關系都不錯。

  不給出一個理由,怕是很難服眾。

  “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不讓位,后來者如何居上?都快成一個糟老頭子了,這個時候,就得學會明哲保身,他會同意退位的,下去頒布旨意吧。”趙長青已經做出決定。

  諸葛亮點了點頭,去起草圣旨了。

  圣旨都寫了,人家即使不愿意,又能如何?敢抗旨?

  太初一朝,還真沒出現過敢抗旨不遵的人。

  寫好之后,拿來給皇帝看了看。

  趙長青覺得沒有什么太大的毛病,便將這份圣旨蓋上了玉璽。

  圣旨奏效,傳到兵部尚書家中時,徐明淡然接旨。

  心情舒暢。

  終于能夠離開這個官場了。

  不容易啊!

  看來,故意寫的幾個錯別字,謊稱老眼昏花,還是很有作用的。

  還白白獲得千兩黃金。

  賺了。

  徐明反正是看透了,自己就算是做到死,也只能是一個兵部尚書。

  倒不如急流勇退。

  人家曹操作為一個晚輩,業務能力都比我熟練了。

  還賴在這個位置上做什么?

  做到死也賺不來這千兩黃金。

  宣政殿里。

  圣旨已經發布下去了。

  兵部尚書之位空缺,得找人來補上。

  “陛下,這尚書之位,您打算讓誰來擔任?”

  之前,趙云在洛陽的時候,倒是掛了一個兵部尚書的虛銜。

  這個尚書沒有實權。

  這個時候,水到渠成的,應該是讓趙云入主兵部。

  但是趙長青另有打算,“朕知道你想的什么,子龍擔任兵部尚書,朕也考慮過。但是現在子龍手里已經有了兵權,等過幾年,國家緩過勁了,肯定是要征討唐國的,到了那個時候,子龍作為五虎上將,肯定是要隨軍出征,這樣想來,他不合適。”

  諸葛亮點了點頭。

  趙長青繼續說道:“讓兵部侍郎曹操擔任尚書吧。對了,你可還記得戚定遠老將軍?”

  曹操擔任兵部尚書,完全沒有問題。

  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

  仗著曹參的余威,和軍中打交道,曹操會輕松很多。

  “那位配享武魂殿的老將軍?”諸葛亮反問道。

  趙長青點了點頭。

  諸葛亮已經想起來了,“記得,為何陛下突然說起他?”

  趙長青揉了揉自己的腦袋,說道:“他有一個兒子,叫做戚繼光,在大戰之中,立了不少功勞,一直在充當朕的親衛,但是這有些大材小用了,朕打算,讓他去兵部磨煉磨煉,以觀后效,要是不行,就讓他到陳慶之麾下任職。”

  諸葛亮作揖道:“陛下圣明。”

  皇帝把話說的已經很滿了。

  他實在是找不出理由來拒絕。

  只不過,他有些不太信任,剛初出茅廬的一位將軍,能否擔任國家的機要任務。

  別人不知道,趙長青是知道的。

  讓戚繼光擔任兵部侍郎,才是真的大材小用。

  只不過,目前的各個職務都沒有空缺,只能先就這么辦了。

  “關于涼地的事情,朕思來想后,打算扶持項羽,讓他和陳慶之一起共同治理北涼。”

  趙長青又說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

  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雖說,這幾年的打仗,讓北涼地界的年輕人十不存一,但是,民風畢竟擺在那里。

  若是讓陳慶之與項羽其中一人,完全節度北涼,這個事情,就是有些大了。

  諸葛亮明白皇帝的顧慮,出言道:“這件事情,微臣完全支持,只不過陛下打算扶持項羽將軍?”

  “這個簡單,朕封他北涼節度使。”

  趙長青話剛說完,諸葛亮便就明白這樣安排的用意了。

  項羽做了北涼節度,擁有大部分兵權的陳慶之,就不能插手北涼地界的政務了。

  “現在將錦衣衛的主要精力,放在對唐國的監管上。朕聽說,因為這場大戰,唐國境內的財政也出了大問題?可是后來,宋國給了唐國一筆銀子?”趙長青問道。

  諸葛亮答道:“這件事情,目前并沒有被證實。”

  “八成是真的了。”趙長青冷哼一聲,道:“想要平定唐國,朕粗略算了算,估計至少需要有兩百萬兵力,依照我們大魏的實力,何時才能夠籌集到兩百萬大軍出征所用的一切物資?”

  諸葛亮皺眉思索道:“至少...怕是需要五年的時間。”

  “五年?”

  時間是有點長。

  “三年!”

  趙長青斬釘截鐵道。

  諸葛亮嚇了一大跳。

  五年,還是最短的時間。

  那可是兩百萬大軍,光是輜重、所需軍餉、撫恤金,就是一筆巨大的財政輸出。

  “陛下,三年時間....”諸葛亮欲言又止,顯露為難之意。

  “你是我大魏國的丞相,朕知道你會有辦法,現在我們魏國的疆域,已經是幅員遼闊至極,三年的時間,足夠了!”

  現在光魏國的領土疆域,就已經是趙長青前世華夏領土疆域的數倍不止了。

  坐擁這么龐大的領土,之所以財政還會時常面臨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政策。

  魏國對現在的楚地、晉地的方針很寬松,主要是為了避免戰亂后發成不必要的禍端。

  如果兩地按照和魏國同樣的稅收,三年足夠了。

  看來陛下這意思,是不打算繼續采取一國兩制的方針了。

  大的戰略方針已經定下了,那便是持續擴張軍事力量。

  一統天下,只拼朝夕,時不我待。

  “對了,這幾日辛苦一下,幫朕留意朝中大臣中,有沒有待字閨中的小姑娘。”趙長青吩咐道。

  諸葛亮突然來了興致,“陛下又想納妃了?”

  “是弘吉。”趙長青搖頭一笑。

無線電子書    無上昏君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