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魯馬拉·德瓦·拉亞,這是三歲新國王的名字。
德瓦,是開國君主的姓氏,即前文所說的印度教落難王子。拉亞,是篡位權臣的姓氏,因為此人娶了公主,在本姓之前加“德瓦”,由此取得國家的合法繼承權。
這個王朝,開創至今僅四十年,還是靠篡位得來的,就可以理解為啥全員二五仔了。
二五仔們吃了排槍,接著便輪到國王支持者。
這些支持者,已經被權臣殺了一批。寧搏濤又挑選其中影響力大的,舉族再滅掉一批,家族男性全部殺死,家族女性分配給大明士卒。
王城擁有五十多萬人口,必須依靠舊有體系治理,否則連語言都不通。
活下來的王國支持者,紛紛升官,管理民政。
投降的數千騎兵,升官的升官,賜田的賜田,但全部轉為步兵。他們的戰馬,被強行移交給大明士卒,寧搏濤打算自己訓練騎兵部隊。
此時,大明水師已經占領三分之二國土,但沒有選擇再繼續北伐。
因為雨季就快來了。
寧搏濤派出使者,以新國王的名義,勒令勤王主力部隊立即投降。
數萬精銳大軍,在半路上接到消息,瞬間變得不知所措。將領們向使者打聽消息,有的得知自己家族都被滅了,立即嚷嚷著誓死不降。有的聽說自己族人做了大官,催促著趕緊回去升官發財。
這支大軍的統帥那維薩,正好是被滅族的一員。
他招來將領們商量計劃,突然刀斧手齊出,將投降派全部殺光。但是,這貨又不敢回去,一回王城大軍必然失控,就算把首都搶回來,他孤家寡人一個,也會被其他家族奪權。
于是,原路返回,誓師北伐。
北邊的巴赫曼尼蘇丹國,被上代雄主生生打成屬國。后來干脆把國號取消,更名為戈爾孔達國,強行宗教信仰自由,國王不得再自稱蘇丹。
那位雄主一死,北邊的國王再稱蘇丹,于是盡起大軍前往征討。
精銳大軍一走,權臣就開始爭權,最后鬧得這般模樣。
走投無路之下,大軍統帥那維薩,帶著部隊一路劫掠,沿途又裹挾數萬平民,殺入再稱蘇丹的戈爾孔達國。雙方激戰兩月,戈爾孔達國宣告覆滅,這位統帥居然自己做了國王,并帶著部隊皈依綠教成為蘇丹。
寧搏濤也沒工夫管北邊的事情,他正在犒賞大軍!
隸屬于天竺棉會的一萬二千士卒,在王城附近的盆地平原獲得土地,并且分配一個白人女性做老婆。白人女性不夠怎么辦?殺一批高種姓便是,不但女人有了,還能弄到許多土地。
三千大明水師,也都應該獲得土地,但他們的家室在南洋,等雨季過后就要回去,因此土地全部折現為金銀。
到時候,只剩天竺棉會的一萬兩千部隊,明顯是有些不夠武力統治的。
那就轉化賤民!
三萬多隨軍賤民,被拉到城外集合,全都黑乎乎的如同非洲兄弟。
寧搏濤騎馬游走在這些賤民之間,身后跟著幾個帶路黨。他說一句,帶路黨就翻譯一句:“我得到了毗濕奴的眷顧,是來解放你們的,你們今后將擁有轉世的權利。我會給你們每個人都賞賜土地,并讓你們得到種姓。現在,所有軍官都站出來!”
三百多個賤民軍官,快步跑到前方。
寧搏濤抽出繡春刀,指著天空說:“今天,我以毗濕奴之名,賜予你們姓氏。從今往后,你們都姓‘寧’,可以做軍官,當為吠舍種!”
純粹瞎搞,生造印度姓氏。
印度四大種姓,可簡述如下——
婆羅門,白人貴族,可學習、傳授《吠陀經》,主持祭祀,可布施,可接受布施,主要掌管宗教事務。
剎帝利,白人貴族,可學習《吠陀經》,可祭祀,可布施,主要掌管世俗權力。
吠舍,白人平民,可學習《吠陀經》,可祭祀,可布施,主要從事商業、農業、工業、畜牧業。
首陀羅,有色平民,主要從事服務業、手工業、農牧業(很少)。
賤民,沒有種姓,不可接觸者。
另外,首陀羅階層,可細分為上千個種姓,以所從事的工作進行區別。比如鞋匠,他的姓氏里就有鞋匠之意,如果不出意外,世世代代皆為鞋匠,鞋匠嚴格來說也是一個小種姓。
它有些類似于大明的戶籍制度,每一個種姓階層,都把工作分配得死死的。除了賤民,所有人都是種姓制的維護者,生怕種姓制度崩壞,同階層或低階層會搶他們的工作。
原則上,高種姓如果貧困,可以從事低種姓工作,但必將經歷社會性死亡。
低種姓不論如何富裕,都不得從事高種姓工作。若有違反,國王剝奪其財產,并立即予以放逐。同時,國王有權抬升某人種姓,但種姓抬升只存在于白人內部。
寧搏濤給這些賤民抬種姓,首先必須賜姓,然后必須給予工作,否則等于啥都沒干。
別說賤民,就算是首陀羅,都不允許做軍官,沒有既定的姓氏賜予,寧搏濤干脆把這些賤民軍官賜姓為“寧”。
從今往后,低種姓或賤民只有姓寧,才能越過膚色障礙成為軍官。
寧搏濤又對賤民士兵說:“我以毗濕奴之名,賜予你們姓氏。從今往后,你們都姓‘濤’,可以做士兵,當為首陀羅種!”
三萬多賤民跪地叩拜,他們終于有姓氏了,以前是不配有姓的。
寧搏濤說道:“你們只能跟著我打仗,一旦我離開這里,你們是被四大種姓所不容的,你們將重新變為賤民!現在,向我效忠吧。”
三萬多賤民再次跪拜,用各種語言宣誓效忠。
這些都是最真誠的誓言,他們必須一條路走到黑。一旦大明官兵被趕走,他們不但會失去土地,失去工作,甚至會失去姓氏。
寧搏濤又把十多個帶路黨叫來,這些家伙全是吠舍階層的商人。
寧搏濤手持繡春刀指天:“我以毗濕奴之名,賜予你們姓氏。從今往后,你們都姓‘追隨者’,可以做大臣和收稅官,當為剎帝利種!”
這些家伙,都是東南部沿海商人,他們擁有足夠的金錢,卻世世代代皆為白人平民。想成為貴族,比中五百萬大獎還難。
白人平民商人,才是寧搏濤的統治核心。把他們升級為剎帝利,讓他們擁有做官的權利,這些帶路黨將成為最忠實的狗腿子。權力是會讓人上癮的,他們做官之后,寧死也不會放棄,并且徹底不容于其他高種姓。
十多個白人平民商人,從吠舍一躍成為剎帝利,寧搏濤的屠殺再次展開,而且是貴族們主動送上腦袋。
屠殺的起因,是三萬多賤民抬種姓,消息傳開激起所有人的不滿。
一些家伙趁機串聯,目的不是把寧搏濤趕走,而是逼迫寧搏濤取消賤民的種姓。
寧搏濤趁機舉起屠刀,把國王的支持者全部殺光,冊封那些死忠商人為貴族大臣。接著又就地挑選白人平民富商,一下子把上百個商人抬為剎帝利,全都賜姓“追隨者”,然后扔去地方做民政官。
不服者,皆殺之!
擁有絕對武力,就能打破種姓束縛。比如歷史上,有個叫喜穆的吠舍軍官(還是印度教首領),起兵反叛打敗莫臥兒王朝,當國王之后自己給自己抬種姓,還自稱“超日王”。
賤民也是想過正常日子的,兩百年前,印度次大陸幾乎全盤綠化,就是因為大量賤民紛紛加入綠教,以擺脫以往那種不能做人的生活。
寧搏濤占領的地方,是如今印度僅剩的印度教國家,早已被綠教國家團團包圍。
殺死貴族,商人為官,賤民為兵,寧搏濤暫時把地盤控制。
接下來,便是一連串的叛亂,地方小貴族不服商人官員。第一批派出去的商人官員,被地方小貴族殺了一大半。
留一千大明士卒、三萬賤民士兵,鎮守在王城。
其余一萬四千大明士卒,分散成十四股,由第二批商人官員帶著,前往各地鎮壓小貴族叛亂。所過之處血流成河,叛亂貴族男性皆殺,女性留著給移民做老婆,順便搶走他們的財產和土地!
看似局勢很嚴重,其實沒什么可怕的。
因為印度教社會的主要人口,是從事手工業、服務業的首陀羅。而寧搏濤抬升的種姓,只搶官員和士兵的工作,連掌管宗教的婆羅門都沒有侵犯。
只要你別搶這些人的工作,手里又拿著屠刀,隨便怎么抬種姓都可以。
拉攏一小撮,打擊一小撮,無視大部分人,那大部分人只會選擇隔岸觀火。
這種套路,是大明水師多年總結出來的。他們以前出兵的錫蘭島、占城國等地區,也都是以印度教為主,太清楚這些印度教徒的想法了。
也只有遠道而來的西方殖民者,才被五花八門的種姓所迷惑,不知道該朝哪些人下手。最后雖然弄清了,但也懶得再改,因為印度殖民地的管理體系已經建立。
請:m.vipx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