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海軍的極力爭取,復興十二年四月二日,大明第二批帝國級戰列艦開工,而且一次建造三艘。
如果不出現意外,在一年之后在第二批戰列艦下水之后,新的一批將會立即鋪設龍骨,數量也會增加到六艘。
確保開戰前大明帝國級戰列艦的數量達到十艘,而且以后每年以不少于十艘的數量開建,一直到大明完全勝利。
同時建造三艘帝國級戰列艦,對于天津造船廠來說已經是超負荷的運轉了,整個天津造船廠不得不提前進入戰時狀態。
三班倒,人停機器不停,戰列艦建造所以物資供應的優先級為最高。
而明年的六艘帝國級將會有四艘在天津造船廠建造,一艘在金州造船廠一艘在膠州造船廠。
為了整個造艦計劃能夠順利推進,大明將建立第四第五兩個造船基地,分別位于秦皇島和葫蘆島。
本來海軍部打算選址在松江和珠江口的,因為那里造船業發達,工人和機器都容易采購,材料也能就近獲得。
能夠快速的建成投入使用,甚至完全可以購買有大船塢的船廠進行改建,加快建造效率。
即使將來戰爭結束轉產,這些地方因為靠近市場造商船也容易銷售。
不過朱慈烺直接給否定了。
大明軍工企業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出渤海灣,這是朱慈烺對于整個軍隊控制的關鍵一環,不容破壞。
即使這樣的布置不合理,不經濟,甚至浪費資源,那也必須這樣布置。
船廠不夠,那就從渤海灣選址新建,秦皇島和葫蘆島之后,渤海灣還有登州和威海衛這些地方也能造船。
本來膠州港建立造船廠就是朱慈烺接受的極限了,現在軍部還想搞到長江和珠江去,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而且大明的高精尖科技都在京津地區,秦皇島和葫蘆島都是京城往海參崴港鐵路線的沿線城市,又是沿海城市,海運陸運都非常方面。
那邊臨近深海,又深居渤海腹地安全性上更有保障。
這兩個船廠規劃的是用來建設護衛艦后期也會具有建造巡洋艦的能力。
至于戰列艦,就不至于再開新船塢了,大明天津造船廠,加上膠州造船廠和金州造船廠能建造五萬噸級船舶的船塢有二十個。
足夠支持大明整個造艦計劃的需求,即使大明軍艦再向前邁進一代,這些船塢依舊能夠容納。
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蒸汽機馬力的提升,建造更大商船的需求,這些船廠也有規劃十萬噸級的超大型船塢。
只不過以大明現在的龍門吊機水平,還有各種機械機床的制造能力還不足以支撐五萬噸以上的商船建造。
除了戰列艦加快建造之外,大明新一代巡洋艦的建造也被大大提速了,三個造船廠,同時開工十條。
因為新式建造法的研究,以后每四個月都會開工十艘,也就是說大明一年將會有三十艘巡洋艦下水。
經過海軍的評估,大明的巡洋艦已經足夠應對奧斯曼帝國的戰列艦,即使面對歐羅巴的戰列艦那也是一挑三以上的優勢。
再加上帝國級戰列艦,如果兩年多以后真的開戰,那么大明海軍至少在艦船質量上能形成碾壓優勢。
現在朱慈烺擔心的只是大明進攻奧斯曼帝國需要的時間,以及歐羅巴各國能夠從這一戰學到多少,對他們的造船和各種武器研究產生多少影響了。
按照軍部的規劃,整個作戰時間將會分成三個階段三年到五年完成。
這個時間的彈性最終取決于蘇伊士運河拿下的時間。
有了帝國級戰列艦之后,大明對于蘇伊士運河的要塞進攻計劃信心立刻倍增。
測試之后發現,奧斯曼帝國在蘇伊士運河要塞安置的最大口徑要塞炮,在他們布置的位置,很難擊穿在蘇伊士運河中航行的帝國級的側面裝甲。
而大口徑要塞炮的射高有限,根本不能夠到帝國級的甲板。
除非出現兩發炮彈同時落在同一個位置的極端情況,帝國號的側面裝甲才有可能被擊穿。
這個概率不到十萬分之一,也就是說整個要塞攻防戰期間奧斯曼帝國的蘇伊士運河堡壘群可能都拿帝國號無可奈何。
帝國號解決這些重炮陣地,在蘇伊士運河中,那就是一炮一個的樣子。
參謀部隊整個蘇伊士要塞戰局最樂觀的估計是七天擊毀所有要塞,半個月完全占領堡壘群,并且恢復通航。
甚至有些參謀建議,打通蘇伊士運河之后,直接主力艦隊圍攻伊斯坦布爾,迫使奧斯曼帝國無條件投降。
只不過大明要的不是奧斯曼帝國的投降,大明要的是占領,是完全的征服,所以速勝也就意味著后期的維穩壓力巨大。
還不如直接一點點把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消滅干凈,把所有反抗者擊殺在戰場上,這樣后期維穩壓力就小的多了。
隨和兩年半的推斷被朱慈烺同意,整個大明的戰爭機器運轉明顯加快了。
按照計劃,今年開始大明就會延長士兵的服役時間,明年開始新兵招募會更多,所有軍隊都會保持滿編狀態。
而各軍工廠也會在今年陸續進入戰時狀態,為這一戰儲備武器彈藥和物資。
戰爭準備加快,最難受的就是吳啟晨跟朱姬潤了,兩個人一個掌握內閣預算,一個掌握內庫預算。
軍隊準備加速,那就意味著軍費飆升,內閣不得不提前撥付今年的預算優先供應軍隊,而差額的部分則由內庫撥付。
到了四月底的時候,吳啟晨和朱姬潤就因為撥款問題大吵了三次,小矛盾更是每天都有。
終于到了四月中旬的時候雙方因為夏糧儲備問題鬧的不可調和,跑到了朱慈烺面前。
現在大明糧食儲備一直都是皇明糧號負責,皇明糧號是大明最大的糧食收購商也是最大的銷售商,要是算上各墾殖公司的股份,他甚至是大明最大的糧食生產商。
朱慈烺知道一個道理,民以食為天,所以從朱慈烺掌握皇明糧號開始,大明的稻米和小麥精糧出售價格一直維持在一兩銀子一石,收購價也是在六錢到七錢之間波動。
請:wap.shuq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