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瞇著眼睛:“包括從前年開始的各種工程,大明灑出大量錢財,動員了超過三千萬民夫進行各種工程水利道路河流溝渠建設。
這可是歷代都沒有過的規模,比起暴秦和隋煬使用的民役都要多得多,大明因此耗光民力了么?百姓因此揭竿而起了么?
不僅沒有,百姓反而因此活命,大家不僅有吃有穿,生活甚至比豐年還要稍微好了一點?
這是為什么?就是因為,大明用民力是付錢的,百姓沒有白出力,所以自然不存在虛耗民力一說。
以后這樣的官方投資行為拉動經濟促進百姓增收,將成為大明新的國策。
大家也看到了,不僅僅是百姓富裕了,國家的稅收也增加了,而錢放在國庫里,大的不會生小的,放到發霉生銹,也不能給百姓帶來一絲好處,國家稅收也不會增加。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錢不是財富,提高生產力,儲備的各種物資,百姓富裕這些才是財富。
大明以后奉行的將是量入為出的預算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掙多少花多少,把掙到的錢要么投入改善民生的事業,要么投入能增加百姓收入的行業,這樣才是最好的經濟模式。
時代變了,政策變了,你們不能在用老眼光老思維來看待今天遇到的問題。
就像這次戰爭,不是說朝廷說不打就不打的,錢已經花了,不看到收益,你拿什么給百姓交代,各位也有不少人買了債券吧?作廢了可好?”
下面的人都不說話了,辛辛苦苦買的債券,等著掙錢呢,憑啥作廢,其實有不少人都有小心思。
朱慈烺也知道下面有人琢磨著既然莫臥兒那邊大明取得大勝,西北還看不到收益,就算看到也絕對不會比莫臥兒那邊收益大。
那么反對出兵葉爾羌,把這兩億兩的國債轉到莫臥兒這邊支付,這樣豈不是賺的更多!
朱慈烺聽到這個冷笑一聲,這些人是在想屁吃!打仗的時候不出錢,打完了都想老摘果子!門也沒有!
莫臥兒地區是皇家出錢打下來的疆域,朱慈烺不好好的賺一筆絕對不會把他交出去。
就算將來交出去,那也是一些殘羹剩飯的邊角料,那些核心產業,有價值的礦山,各種城市房產都將會是內庫財產。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那么剩下的與其討論打不打還不如討論一下該怎么打,莎車城距離大明太遠了,尤其是莫臥兒帝國被偷襲了國都之后,葉爾羌也不敢把軍隊全部都投入到吐魯番地區。
那么大明想要再次重現斬首戰術難度無疑增加了不少。
其實對付葉爾羌大明最擔心的不是對方有多強,而是擔心準格爾參與,準噶爾參與之后沙俄在插一手,那么本來只是西北的一場小戰,搞不好成為西北和北疆持續戰爭的導火索。
這兩年大明在北疆執行的是防守策略,就是不希望多線開戰導致兵力不濟。
再加上西北和北疆這邊打仗,大明的陸軍步兵優勢不能充分轉化成戰斗力,騎兵方面雖然裝備精良但是也不至于形成碾壓優勢。
質量上沒有絕對優勢,數量上也沒有,這就很難辦了。
滿打滿算大明只有六個騎兵師能投入西北戰場,十八萬騎兵而已。
且不說葉爾羌自己咬咬牙就能湊夠這個數量,準噶爾也行,沙俄也能組織其十幾萬哥薩克騎兵。
不僅兵力上不占據優勢,地域也太廣大,朱慈烺也不怕打不贏,主要是拖延的久了,大明不得不再征兵,擴大騎兵規模。
到時候西北戰事會影響大明接下來的計劃。
西北地區的戰爭投入并不比海上底,兩億兩要是撥給海軍,海軍都有信心把西班牙趕出美洲大陸了!
這一對比就更顯得西北戰事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本來打葉爾羌一開始只是滿足朱慈烺收復漢唐故土的雄心,讓大明的地圖看著更完整。
如果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擴大戰事,在朱慈烺看來是非常不劃算的。
所以快速消滅對方,防止準噶爾和沙俄插手是這一戰的關鍵。而大明對莫臥兒戰爭的勝利確為大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那就是從莫臥兒方向攻擊葉爾羌,莫臥兒的西北邊疆距離葉爾羌的莎車城只有數百公里,如果從那邊出兵,數天時間就能打到葉爾羌首都,比起嘉峪關要快的多了。
但是從莫臥兒出兵跟從高原出兵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帕米爾高原,想從莫臥兒出兵必走帕米爾高原,想從高原出兵帕米爾高原也是重要通道。
所以大明和葉爾羌之戰的前哨戰并不是在嘉峪關外的吐魯番,而是在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是是波斯語的稱呼,平屋頂的意思,朱慈烺更喜歡稱呼其為蔥嶺,或者不周山!
當年共工撞倒不周山的那個不周山指的就是這里。
所以明明是華夏的神山怎么能落入外族之手!
其實從周遇吉的東線兵團跟高原師會師之后,高原師就撤回了高原,開始往不周山這邊移動。
不過因為當地已經數百年沒有見過唐人,早已經忘記了唐人曾經是這里的統治者,所以當地人對與伊教,莫臥兒和葉爾羌的認識度比起大明來要高。
高原師在那邊進度并不順利,高原師又不是全騎兵師,但是葉爾羌的并確是,所以在本來后勤供應就不順利,地形又不熟悉的情況下,高原師也不敢冒進。
大明可沒有師級編制被殲滅的先例,高原師距離最近的支援部隊都要一個月的路程以上,要是自己在情敵冒進,被包圍了,那基本上只能靠自己。
而一個師三萬人還不足以滅掉一個以騎兵為主的汗國。
當初所謂的一個師滅一國,指的是沿海那種國家,面對這種內陸的擅長騎兵國家,大明新軍還沒有這么飄。
而不周山作為比大明高原還要高的地方,那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大明就是有這個心,沒有能適應的軍隊,拉過去非戰斗減員比起戰斗減員還要多。
不說人受不受得了,平原上的馬也受不了高原的氣候啊!
所以兩個高原師就是大明能拿得出手的全部戰力,再編練戰后這樣的高原師太多又沒有啥實際作用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