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52章 同船渡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秦會之本不認識此人,一聽他的職位在湖北豈不正與李綱打交道,再看他比自己大有七八歲卻一臉的恭敬,便自來熟的說,“噢!噢!原來是萬提刑,秦某常聽呂相爺提到你,說你是個人才,想不到在這里遇見。”

  萬俟禼道,“不瞞秦相爺,呂相對卑職多有看顧,曾極力舉薦卑職出任刑部主官,怎奈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卑職這才去的湖北。”

  秦會之沉吟道,“可惜了人才啊!只缺個強伯樂便伏櫪至今。”

  這個萬提刑竟然同時和李綱、呂元直兩個對手有瓜葛,大船過來了,秦會之道,“萬提刑你要何往?”

  萬俟禼說,“小的在湖北正好沒什么事,想回刑部述職。”

  秦會之斟酌著,像是剛剛作了個重要的決定,說道,“那我們同乘一船路上搭個伴,還有共同的話可說,興許這回秦某合呂元直之力,可以扶君再上一程!”

  萬俟禼連忙稱謝,能和首相連上關系正是他的期待。

  首相把鞭子主動朝他遞過來了,他就有了馳騁的希望,一般人沒這個好機會。

  可是秦會之很親昵的攏著嘴,低聲在他耳邊道,“只是萬提刑你千千萬萬記著,可別和李綱說你見過我。”

  萬提刑點著頭也不問為什么,他在湖北和李綱相處的很和氣,至少沒矛盾。

  秦會之又拿他才能聽到的聲音,拿著戲謔的語氣,半真半假的和他說,“他上輩子和秦某有仇啊。”

  萬俟禼不由的看秦會之的眼,笑瞇瞇的,玩笑的花朵下埋著有毒的蜂針,便也低聲道,“李相爺只問拉車不看道路,誰跟著他也沒前途啊!”

  秦會之耳語道,“但你要和他保持必要的聯絡,不要提你我一見如故,切記。”

  萬俟禼鄭重點頭,“相爺請放心吧。”

  秦會之朗聲道,“百年修得同船渡,請上我的船!”

  萬俟禼屈身道,“卑職哪敢比相爺閣佬先登!相爺先請!”

  時光流逝,天邊騰起的紗屏一樣的水汽和飄浮的云霧提示著季節的轉換,南北大地萌生朦朧的綠意。

  河淮。

  謀衍的馬匹可以啃一啃草芽了。

  宋國在河淮送糧的船只紛紛扭頭南下,看上去毫無留戀,在他的干擾下,河淮幾座集散糧食的宋國大城,也不得不中斷了往各縣分運糧食。

  王貴一觸即走,率部往淮西退卻。

  他每戰接謀衍的銀錘過不了三下,再撐兩下非丟命不可。

  這正合謀衍的意圖,他一面攆王貴,一面命令另外四路金軍在運動中向他本部集中,他的大目標就是去淮西接應大勃極烈和四太子,估計此時那兩個人該跑出大別山了。

  他接到消息,燕京兩萬金軍正驅趕著王德和楊忻中過了黃河,又在汴梁城下纏斗,王、楊兩支宋軍人少,謀衍對身后不怎么顧慮。

  留在山西的人馬只要固守不動,劉平叔和曲端、吳晉卿屁招沒有。

  謀衍此時此刻就有一個擔心:宋國的空糧船一旦回到長江里,用不了半旬,岳飛又該殺回來了,那才是致命的威脅。

  他預計,接上了大勃極烈和四殿下以后,這些人往回跑都要晝夜兼程,丟掉所有的累贅,不和任何人糾纏,這樣興許能在過黃河前甩開岳飛。

  海陽關。

  它是燕京回上京的首選,金國二、四、八王妃回上京也走過這里。

  一大列滿載著金銀細軟、文物典籍、珍珠翡翠、瑪瑙珊瑚、象牙玉雕、存世孤本、精絹細綢、銅錢玉佛像等等值錢東西的車隊,在路上排出六七里遠,浩浩蕩蕩向海陽關進發。

  等燕京金軍在河淮再搶一大筆無論什么好東西,據說兩年之內不會再來海陽關以南了。

  燕京暫時不要了,收縮回海陽關里過兩年苦日子以圖再一次暴發,發財,大攝政王給燕京下了死令。

  在海陽關下,駐軍熱情的接待了他們,因為他們是開疆拓土的先驅,碩果累累的回來了,關下設著一溜茶棚,豬肉燉白菜,有烈酒。

  海陽關要將所有的車輛登記造冊,載來的是什么,貴重的優先通過。

  風塵仆仆的押運者都理解,這也是一次展示成就的機會,車不到上京這些數目會提前到達,大攝政王和小皇上沒準親自來接他們。

  敵情離著太遠,到了海陽關就和到了老家一樣了,防務有人負責,極度放松。

  建康。

  趙鼎因為抗戰重回御史臺,重點督辦軍糧。秦會之臨時不在,他就和呂元直抓緊修復關系,呂元直表示他更看不上秦會之,為了共同的大目標他愿意和趙鼎合作。

  道君更加重視樞密院,常和張德遠個別商議軍事,呂元直和趙鼎團結在張德遠的身邊,各種的政務令人可喜的展開。

  秦會之一到建康,便向道君舉薦萬俟禼,荊州人員構成復雜,多虧了萬俟禼在湖北提察典刑,夙夜不寐的做事,使荊州秩序井然。

  不然李綱墾荒不可能這么順利。

  眼下進入百里荒原,極目一望全是平坦的沃地,新建的村鎮星羅棋布,白發垂髫都愉快的有事可做,請太上放心,出不了大問題。

  呂元直也附議了萬俟禼的事,萬俟禼上次離開臨安的身份是刑部的比部員外郎,這次出任了刑部侍郎,在管過玉璽的刑部尚書陳去非手下做事。

  陳去非是趙桓在位時定的刑部人選,其實當時道君就看好萬俟禼,認為萬俟禼行事更周密,滴水不漏。

  但出于對陳、萬兩人新的資歷的考慮,也出于對長子的深切緬懷,道君即使意識到了,他對陳去非和萬俟禼兩個人的安排將能力擺在次位,有可能稍微影響一些刑部的政務,但他仍不打算讓萬俟禼取代陳去非了。

  因為萬俟禼的舉薦和任用,趙鼎和呂元直又生齷齪,但戰場的大勢是一股洪流,掩蓋了支流里的細微波瀾。

  面子不但是個人的,有時候也是一個階層和一個國家的,在這個時候兩個文官大員鬧矛盾對雙方都沒好處,抗戰極為堅定的道君官家,一定會產生雙方都不好的印象,只能便宜了一力任賢的秦會之。

  上京城東寓所。

  完顏宗干只以三百人看住五百宋軍,向眾人表現他對局面的掌控力,表達對宋軍的輕蔑。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