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33章 但是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單個金銀錢與銅錢的份量一樣,所耗金銀料稍低于幣值,換句話說,就算有人把一枚金幣熔回金子,把它賣出去也出不來三百文。

  邢秉懿在信中說,以后再也不會有人偷著熔錢了,熔錢反倒虧,而且這是個新鮮物,民間似乎還樂于接受。

  秦會之對邢娘子的這個建議大加贊賞,說道,“太公!金銀幣一旦流通,有利于國內大額錢款的撥付,再也不必死沉死沉的了。太公你看——兩枚金幣加上三枚銀幣便可按一緡算,而且金銀幣的發行,必將極大的提振廣大軍民對我大宋長治久安的信心。但是,”

  道君心情很好,問道,“秦愛卿又怎么了,又但是。”

  秦會之剛剛不動聲色的阻止了呂元直入朝,他暗示道君,江北戰局不明,萬一揚州出現了問題甚至威脅到建康,那可就是道君臨陣換帥、從揚州抽走呂元直的毛病。

  從見到呂元直的那一刻起,秦會之便在暗暗的想主意,他覺著阻止此事的風險大不到哪里去。

  首先理由很充分,他是為了大戰,此事即使傳到呂元直的耳朵里,秦會之也不怕呂元直惱火,但趙鼎知道了可就大不一樣,趙鼎絕對能和秦會之站在一起。

  看來道君依然不愿擔這個責任,秦會之的目的達到了。

  對于伴駕來建康的大好機會他不能不充分利用,朝廷不得不重視兵、工、戶三部,秦會之做了禮部侍郎還是個小媳婦。

  揚州的呂元直他惹不起,臨安的趙鼎他也惹不起,但夾縫中的秦會之必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點點滴滴中不斷壯大自己。

  邢娘子的來信又給秦會之擺出個課題,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比呂元直的事更要謹慎,因為邢秉懿的身后站著康王。

  直覺也告訴他這件事必須要推遲一下,凡是他插不進手的事情,秦會之都要盡量的不叫它占據道君的主要思維。

  秦會之很謙恭的說道,“太公,建炎年號已經到了第四個年頭,這還是康王在位時使用的年號,小臣感覺太公既然重掌國祚,我大宋不論在戰事上、經濟上都在與金國重新展開較量,新年號總該換一換了,不然將來勝了,史官們怎么記事?”

  道宗微微的點著頭,沉吟著,不覺間急行幾步往前走去,好像不愿意被秦會之見到他臉上的表情。

  看來這又是道君的一個小小的心病。

  秦會之忍著胯下撕筋般的疼痛,追了兩步道,“小臣對邢娘子鑄造金銀幣的意向極為擁護!此事應該盡早施行起來,不過金幣銀幣流入市面必將受到萬眾矚目,難道上邊還要刻著‘建炎’兩個字?”

  道君駐足,扭臉看著秦會之道,“會之慮事周密長遠,是百年罕有的可造之材!老夫以父親用兒子的年號是有不妥,而且也去信安康提過此事,但康王或許是軍務繁忙,并未回復我,你怎么看這件事?”

  秦會之道,“紹興兩字是小臣同趙史臺仔細推敲過的,太公你看它多么的吉祥,再有一個月就是年底,小臣以為康王殿下再忙,我們耐心的再等一個月總能有回音吧,那么等明年年初定了新年號,再輔之以嶄新的金幣銀幣流通,便是兩個新氣象了,不知太公以為如何?”

  道君說,“有理…!給秉懿的回信便由會之替朕擬來看。”

  秦會之連忙應承下來。

  他算好了,建炎年的母幣和模子都是現成的,此時鑄幣就差道君點下頭,而改了年號可就麻煩的多,要做出新模子至少又要一個月。

  建康的新大內比天眷大宅氣派多了,道君總算有些做皇帝的感覺。

  聽秦會之說,“太公北狩猶勝過勾踐臥薪嘗膽,其堅忍,其困難程度,和偉大的意義自古少有君主可比呀!”

  趙佶有些自嘲的說道,“那倒是,一般人早就窩囊死了,脾氣暴烈而不懂堅忍的恐怕要跳井了,因為他看不到柳暗花明。”

  當年趙佶在去燕山的途中就跳過井,想自殺。

  秦會之說,“疾風才知勁草,板蕩方識忠良,不過正是太公之堅忍不拔,才給了貴人們等待下來的信心,小臣以為太公駐蹕建康,欲控全局必先安內…”

  趙佶說,“會之的意思是?”

  秦會之說,“喬貴人往下許多的閣分們也許正在盼望,北狩歸來這是人之常情,又完全是太公的宮內之事,不必問誰。”

  趙佶定定的盯住秦會之好一陣,目光中看不出喜怒。

  秦會之暗吃一驚,是不是自己操之過急了,任何一位做君主的都不喜歡被人操心家務事,他連忙把頭一低,說道,“小臣惶恐,知無不言,如果說錯了還請太公諒解我。”

  趙佶說,“你去擬信吧。”

  等秦會之走了,趙佶看到鄭皇后、韋皇后、喬貴妃幾個人正在指揮著內侍們布置家俱,人人都很忙,他單獨對韋娘子招招手道,“韋娘子請來一下。”

  韋皇后趕緊過來問道,“官家有何事?”

  趙佶領著她進了寢殿,就兩個人。

  他以商量的口吻對韋娘子道,“秦會之執掌禮部,他向朕上奏提請喬娘子的事也不屬份外,朕知道你和喬娘子最要好,因而先來問問你。”

  韋娘子一直想著這件事,喬娘子也許也在盼望著,兩人早先都是鄭皇后的侍女,拜過姐妹,韋娘子并不反對喬貴妃再進一步。

  只是這一階段全都是大事,她還沒騰出機會提出來,突聞被秦會之搶在了前面提出來,韋娘子有些不樂意。

  如果此時喬娘子升了后位,自然要打心里感念秦會之,可是就顯得韋娘子對姐妹名分還不如秦會之上心了。

  在道君的后宮中,感覺底氣最充分足的就是韋娘子,誰也別忘了所有人都是她的兒子康王和吳芍藥從韓州救回來的。

  趙佶拿著升后的事單獨和她商量也說明了這一點,因而稍稍推遲一下此事,韋娘子比誰都有這個膽量。

  她說,“今日明日后日,哪一日升個閣分還不是憑官家一句話,但是官家來建康是為鼓舞軍民斗志,連殿寢都沒安頓好呢,便先急著確定這個,似乎不妥!”

無線電子書    小宋騰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